王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运用幽默是创设愉快教学情境的一种方法,它能使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使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并能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幽默的功能
1.吸引学生注意力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让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需要5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教学的导入阶段,精彩的导入有助于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例如,首先在幻灯片上投出以下内容:
请说出以下古文反映了哪种地域差异: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时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位诗人,加上生动的表情动作还有“标准”的朗读(尽自己最大努力),正常情况下学生会为教师精彩的表演鼓掌。还可以请一位参加过朗读比赛的学生表演一番,效果不错!
学生的注意力在欢声笑语中集中起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好奇心。教师也就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为进一步教学定好基调。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应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如,在讲解自然带时,地球表面按照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受其影响下形成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类型进行划分的自然地理区域叫自然带。
为什么自然带名称要以植被类型作为标志?(有些学生认为各自然带的动物也不一样)解释:植物相对土壤来说要比较容易辨认,相对动物来说不会移动(从出生到死亡都没挪过地方),可动物就不一样(它们会迁徙),如,冬天候鸟到南方过冬。当我们现在发现一群大雁出现在天空时,能不能说我们到了西伯利亚?(大雁老家西伯利亚)。再说西伯利亚的植物是针叶林,主要是云杉,它们那里冬季很冷,最低温度-70°。这些云杉开了个会说:“兄弟姐妹们,这里太冷了,不是树待的地方,咱们到温暖的南方过冬吧。”学生马上说:“老师,树是不会移动的。”我接着补充说:“如果那样的话统治地球的就不是人类,而是植物类。”同学们在欢快的气氛中理解了这个概念。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自觉地思考问题,能很快意识到老师所讲解内容的重点,经过思考理解的问题,自然记忆会更加深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低沉和郁闷时,则思路阻塞,动作迟钝,无创造性可言。如果此时教师可以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会更好。
如,长白山从16世纪开始,曾经有过三次喷发,时间分别为1597年、1668年、1702年。这三次喷发的共同特点是爆发式喷吐,间歇性活动。从目前情况看,尚不能说是死火山,因为仍有内热外流现象。不仅温泉多,而且泉水温度高,压力大。因此在长白山天池的鸡蛋比其他地方都贵5~10元/个(美其名曰温泉鸡蛋),原因是:长白山温泉属于高热温泉,多数泉水温度在60摄氏度以上,最热泉眼可达82度,放入鸡蛋,顷刻即熟。
4.师生之间较为融洽,学习效率较高
幽默性语言含蓄深刻、轻松自然,给人以温和友善之感,这对于缩短教师应用教材与学生心理之间、情感之间的差异和距离是比较有益的。学生如果对这门课的老师比较喜欢,那么自然而然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上课比较认真听课,效率自然比较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5.有利于学生乐观习惯的培养
教学幽默作为教师高雅情致的流露,得力于教师豁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态度。教师在教学中的幽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格,使学生具有乐观豁达的气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但老师一副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学生看了就比较容易沟通,更容易受到老师情绪的影响,渐渐地也会改变思维方式及面对困难时的心态。
二、培养幽默感
1.博览群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与不同的人在各种场合接触就会胸有成竹、从容自如。
2.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乐观的信念
一个心胸狭窄、思想消极的人是不会有幽默感的,幽默属于那些心胸宽广、对生活满怀热情的人。
3.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比喻
多参加社会交往,多接触不同性格的人。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也可以使自己的幽默感增强。
4.换位思考的幽默
幽默是因为“出人意料”“匪夷所思”,或夸张,或奇怪。这无不是换位思考的结果。换位思考,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出其不意,让人有意外的惊喜,让人哭笑不得。
5.“走极端”
把一件事、一个人、一样东西,用夸张的词语、不协调的语句表达出来,将其夸张到极致,便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人感到好笑。
教学中所体现的幽默是形神兼备的,其形是幽默,其神是教育。教学是积极的价值引导活动,教育性是它的灵魂,幽默诙谐绝不能脱离教育性。让学生在相对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张莹瑞,佐斌.幽默的心理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4).
编辑 郑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