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生良
摘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方法引导,使学生学有所获。
关键词:化学;学习效率;体会
随着近几年高中扩招,生源大战愈演愈烈,全国各个地区普通高中优质生源流失严重,留在普通高中真正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少,学习的风气不好,学生普遍厌学,我校学生表现尤为突出。我通过反思、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体会,我认为提高普通高中学习效率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
1.精心设计高中化学第一堂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进入高中第一堂课要让学生感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例如,我在高中第一堂课就演示了高中化学中的几个有趣实验,如“魔棒生烟”“红色喷泉”等实验,并且告知学生这些实验就是今后高中化学的部分内容,学生对这些实验很感兴趣并渴望获知原因。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效果就更好。
2.讓实验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奋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运用好实验这块阵地促进学生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如,讲原电池实验:先把锌片、铜片直接插入硫酸铜溶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再用接有电流计的导线把锌片、铜片连接起来观察现象,再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水果做出水果电池,最后用音乐集成块转换为动听的音乐。这样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3.合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便于学生理解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在讲乙酸的化学性质时运用Flash动画演示乙酸体现酸性及发生酯化反应的断键过程,可将抽象问题转化为直观问题便于学生理解。又如,讲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时,用计算机设计多种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这样展示既直观,又立体,另一好处是学生在学习同分异构体时就不会写相同的结构式了。
二、方法引导,使学生学有所获
1.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加强初高中知识衔接
学生知识的获取,应当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些知识以前出现过,只是未加以深化。如,高中化学必修1实验教学主要是复习初中化学重点实验操作,进一步学习蒸馏、萃取分液等实验操作,这就是由浅入深的过程。又如,学习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之前,复习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电离,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相关知识,只有掌握好这些必要知识,逐步引入新知,才能学好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再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之前,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化合价规律及化合物中化合价的判断,氢气还原氧化铜,并从得失氧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先复习上述有关知识,然后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等方面揭示其实质,从而全面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学生刚进入高中,面对的学科比较多,学习缺乏紧迫感,竞争意识不强,许多学生坚持自己原有的学法,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独立作业、复习与总结等。特别是复习与总结不够及时,再加上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课堂内容吃不透。有的知识印象不深,日积月累,在自己头脑中所留很少,知识缺乏连续性,造成部分学生的成绩下滑,学习信心不足,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首先,让学生确立学习的目标,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增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其次,指导学生运用教学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并做好疑问标记,认真参与学习和讨论,提高课堂的有效学习。再次,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做好知识要点的总结与归纳。
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一些学生从未接触过、难度较大的、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分散难点,将抽象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如,高一化学中物质的量的概念,学生不易接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如何称出一粒米的质量、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等形象的事例由浅入深,分散难点。同时通过对比教学,可用学生所熟悉的物理量“质量”,单位为“克”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量”也是一个物理量,单位为“摩尔”,再由测得的“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将宏观物质与微观微粒联系起来,逐一突破,让学生轻松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又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被氧化和被还原、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这五组概念容易混淆。教学中让学生记住所含元素有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简记为:“升、还、氧”,这样学生记起来就不容易忘记。当学生对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还是得到电子化合价升高不理解时,也可让学生想象杠杆原理失去的一端轻就会上升,这样便于学生理解知识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所述是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深刻体会,供同类普通高中化学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博文峰.提高学生高中化学学习效率的几点策略[J].学园:教育科研,2013(02).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