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电影市场倾向于高额投入以获得明星阵容和震撼的视觉效果,艺术影院虽然尚属小众范畴,但在满足喜爱艺术电影的观众需求方面也是用尽浑身解数。北京的艺术影院在培育市场多年后,去年再添新兵,观众群体也不断扩大,但这距离欧美国家将艺术影院商业化运营这种较为成熟的放映和盈利模式,还有不小差距。
艺术片也会一票难求
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钱冰对于那些正在上映的电影并不十分感兴趣。相对于到位于大型商场内的电影院排长队购票,然后捧着爆米花看一部娱乐片,他更喜欢去中国电影资料馆观看在国内外影史上留名的经典电影。“我已经看过很多遍《闪灵》,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大雪封山时的故事,让人看了感受到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感,封闭叙事的手法现在很多电影都在用,在电影院观看这部经典的惊悚片感觉非常过瘾刺激,提供了更开放性的思考空间。”说起去年在电影院能够观看到美国已故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这部代表作,钱冰仍显得很兴奋。
去年11月斯坦利·库布里克回顾展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除了《闪灵》,影展还包括《杀手》、《奇爱博士》、《发条橙子》、《大开眼界》等十部经典作品。对此影迷们抱以极大的热情,在影院门前排起了几百米的购票长队。此次回顾展也让资料馆创下了放映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据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介绍,影展期间十部电影在600人的放映厅总共放映了20场次,其中14场都爆满,每场上座率均在95%以上,观影人次超过一万人,仅这次展映活动的票房收入就超过了资料馆2007年全年的放映收入。
据了解,1996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开始对外开放影厅。近二十年来,这家隶属于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事业单位,放映的都是在国内主流电影院线不易看到的国内外艺术电影。经过数次改造,终于在2011年迎来了观众增长的高峰。电影排片也从早期的每周一次,增加到现在每周六天均有排片。去年位于北京东部的百子湾影院正式开放,由于此前资料馆在这一领域树立的良好形象、所放映的电影正对文艺青年口味以及新影院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便利,百子湾影院开业后上座率维持在30%-50%,高于主流院线平均15%的上座率。
不同于中国电影资料馆旗下的影院,位于香河园的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则是完全按照商业模式运营的艺术影院。2009年安乐影片有限公司总裁江志强在创立这家影院时,仿照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的模式,一直坚持放映品质过关、难以获得主流院线青睐的艺术电影。与此同时,在影院的排片表上也能找到所有档期影片,这里商业片的放映比例大约为90%,很多艺术电影都被安排在周末。目前影院有三个放映厅、一个小型电影图书馆和迷你放映区,以及影院旁边一家300多平方米的咖啡书店,方便定期举办讲座、讨论等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形成了“以商业片养文艺片、以影院养书店”的模式,同时通过会员制也吸引了很多长久关注艺术电影的观众。但相比于资料馆通常情况下10元至40元的亲民票价,百老汇电影中心的票价则高出一截,但每当放映在大屏幕上难得一见的优秀文艺片时,也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由于所属企业在全国拥有商业院线分布,因此便为这一艺术影院品牌在全国形成院线规模打下基础。
以上两家影院距离市中心较近,位于798艺术区内的尤伦斯艺术影院虽然位置偏远,但作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院对于国内原创独立电影的支持让很多电影迷甘愿坐上一小时的公交车前去观看。这座艺术中心由比利时尤伦斯夫妇创立的尤伦斯基金会出资建造,也是北京第一家由国外私人基金出资建造的大型公益性当代艺术机构,2007年落成开馆。虽然只有一个能容纳100多人的小型影厅,但通过常年举行艺术片首映、主题策划放映、影人对话沙龙、经典影片回顾、电影图书出版等活动,培养了大量关注国内独立电影以及国内艺术电影的影迷。除了这三家影响力较大的艺术影院,北京的许多文艺咖啡馆、图书馆以及一些驻华使馆的文化中心也经常举办艺术电影沙龙,共同形成京城艺术电影版图。
艺术影院注定无法盈利?
一般来说,艺术电影是指注重艺术性、而非商业性的电影,虽然有的是由知名电影公司制作,但大多为独立电影,以特定观众,而非大众为观影对象,这类电影通常具备重社会写实风格、呈现导演创作视野等独特元素。因此往往人们一提到艺术电影,首先便会产生严肃沉重的印象,但其实很多主流商业电影在看到艺术电影的某些拍摄或表现手法获得业界认可后,便很快将其借鉴,推向大众市场。尽管我国国产电影产量连年保持增长,但在光鲜数字的背后却有大量影片无法进入主流院线,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口碑不错或者在国外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小成本电影,像《一代宗师》、《白日焰火》这种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文艺电影,则少之又少。去年上映的《黄金时代》便因独特的拍摄手法和长达三小时的片长,让很多希望向艺术电影靠拢的观众感到不适应。
而对于艺术影院来说,除了放映发行有限的实验型独立电影作品,当代重要导演的影片、影史经典作品也被列在放映列表中,让观众在这里通过大银幕重温曾经带给自己感动或是震撼的电影。但对于影院来说,一旦专注于艺术电影,在目前看来想要盈利仍然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资料馆利用自身的三万多部馆藏电影胶片,除了每月固定主题的电影放映,还经常举办国内电影演员或者导演影展,让侯孝贤、谢晋、张国荣、夏梦等知名电影人的作品轮番上映。自2011年11月起每周三晚上影院增设国产片专场,票价仅为10元。2013年起周末也开始放映国内外优秀影片,形成一年之中小型影展不断,大型影展三四次的放映频次,逐渐将受众群体固定下来。由于承担着电影资料保管、电影研究和电影文化普及等职能,资料馆在片源、政策与资金支持以及市场影响力方面,都拥有别家不可企及的优势,加上自身的事业单位属性,人工成本核算也不同于商业机构。尽管目前已经实现阶梯票价,但比起主流院线,依旧很便宜,因此只能算是一项电影公益服务,若由商业机构来运作,必然赔钱。
但这已足够让百老汇电影中心羡慕,这家电影院曾有意购买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一部作品,根据国内电影审查部门的要求,要删去6分钟,但导演不同意这么做。影院一方表示,北京拥有2000多万人口,但只有寥寥几家艺术影院,显得势单力薄,况且一般的影院也没有那么多的艺术电影片源,若让一家影院单独购买不现实,也不是长久之计。而资金对尤伦斯来说,并不是难题,影院依靠尤伦斯基金的赞助,始终保持以低价或者免费向公众开放。
正在攻读媒介传播学博士的王莞晴是艺术影院的常客,她对记者表示,虽然商业电影强调票房,但自身也有艺术性,这同很多优秀的艺术电影也具有商业价值一样。她提到美国大约有1000块左右的银幕专门用来放映独立电影、外国电影以及重播经典电影,这些影院在运营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环境都注重在小规模内实现更加舒适,通常只能容纳50人左右,配套设置沙发、边桌以及餐饮,方便观众在放映前后交流讨论,以此在票房之外获得更多的收入。“虽然国内艺术影院目前还达不到这样的程度,但社交媒体的兴起,让原本这些不被关注的艺术影院通过新媒体平台上的口碑传播被人们熟知。”她认为北京的文艺市场已经较为成熟,艺术电影院的营销模式应该更有针对性,找准观众的心理契合点,虽然短时间内艺术影院不会规模化爆发,但局部突破仍有空间。
(文中部分图片拍摄: 王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