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成斌
摘 要:发生碰撞后,车身变形较为严重,在车身的维修过程中,车身数据的测量、车身拉伸修复及应力消除是在钣金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汽车在不幸遭遇交通事故,产生碰撞损伤后,受碰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车身结构和理论参数总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损伤的变化都使受碰撞车辆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汽车钣金维修工需要及时去修复,以免带来其他更大的影响。
关键词:车身变形;车身数据测量;拉伸修复
引言
为适应汽车行业的经济性、环保性的需求,各种汽车的车身钢板重量越来越轻,钢板厚度越来越薄,材料的合金成分越来越复杂。汽车钣金是对整部车的定位骨架,钣金就是像我们楼房的柱子,骨架变形那么就对车的安全性产生很严重的后果,特别是碰撞之后,会隐藏很大的弊端,带来不良的后果。
1 故障问题分析
故障问题:2012年8月份,在某个4S店接到一部丰田凯美瑞轿车,此车被追尾尾部严重变形。此车才行驶2万躲多里,车况良好了,车主把车开到4S店进行维修
故障分析和修复
2 编写车身拆检报告
首先,用工具先把尾门、右后侧围内饰板、车尾后部装饰条和地毯拆了下来。由于右侧有油箱口,防止在修复钣金的时候引起火焰着火,所以必须要拆除油箱,以保证安全。同时车身前部注意遮蔽,把后部校正有妨碍的部件如后桥、后悬挂系统等机械部件拆卸。防止在拉的时候损坏。并用吹风枪吹干净油管里残留的汽油,工作现场放置好灭火器等消防工具,以确保车身修复时的安全工作。所有拆卸零件检查,确认需更换的零件报单购买。
3 车身测量校正
3.1 使用轨道式量规测量出后行李箱仓和左右车门框的变形量后对照车身数据图测量找,各部位变形方向和变形大小,制定校正方法。
3.2 根椐测量变形数据和踫撞受损的受力分析制定好维修程序和校正方案。我将车身通过主夹具牢牢固定在校正平台上,为了防止拉伸时二次损伤应再加固二至三个固定夹具以确保校正安全。
3.3 校正左右侧后纵梁和后地板,校正时的基本原则即按与碰撞力相反的方向,在碰撞区施加拉伸力,校正时拉伸力过大时用多点拉伸并且反复拉伸,通过多点和反复拉伸时,还不断锤击左右后纵梁以便释放应力,使左右后纵梁恢复原来形状,纵梁尺寸数据达到标准数据,用测量工具测量其长度、宽度和高度是否达到标准数据要求,所有测量数据要在标准数据正负2豪米以内,并通过轨道式测规检测数据是否正确。
3.4 部左右纵梁校后,再进行后尾地板校正,我通过夹具夹住地板施加拉力使地板折皱部分展开,凹凸板件通过垫铁和小锤锤击使钢板晶粒击活消除内应力恢复原来标准尺寸,有断裂的部份可通过二氧化碳焊机来焊接后,用角向磨光机打磨平整来修复,地板加强筋线条可用鉴子修复成型,后部轮胎位圆弧修复圆顺并用轮胎放置检查,地板修复后用测量工具检查地板尺寸数据长度、宽度和高度是否符合标准。
3.5 后部纵粱、地板校正好后再对后挡板和后叶子板进行校正,采用复合拉伸多点进行校正,校正的重点要求后行李箱后仓测量数据正确,后挡板变形的部位可用车身外形修复机修整,通过加热和锤击消除内应力。其次对后叶子板进行,也可以多点同时拉伸修复,施加相反拉力后保持用林块锤击起皱处使死皱变形活皱,再进行修复。同时对右后轮罩板进行校正修复,并依后门框数据尺寸图检查尺寸时否到位,使其粗校正完成。
4 车身后盖、左右后叶子板修复
4.1 左右后叶子板和后尾灯框位置经过我校正后要求达到基本平整后,再次测量各部件之间尺寸以达到符合标准数据和要求,同时检查左右后门与叶子板的间隙以配合为标准上下门间隙一致,均匀无误差。粗修后左右后叶子板表面有些不平,我采用鈑金面板小修复维修工艺修整,先选用60号砂纸用钣金单动打磨机去除板件上旧漆膜,打磨到钢板为止并且表面无一点旧漆膜,再使用修平刀和木锤把稍大一点的凹坑修复平整一些,小凹坑不平部位可用车身外形修复机修整,使用介子或三角焊头焊接表面利用惯性锤拉平,板件有延展导致忽高忽低的部位,轻微的用车身外形修复机的电极头加热进行缩火,加热点由最高点向四周进行加热。严重变形的还要用碳棒进行加热并同时进行锤击并用风枪吹风进行冷收缩从而使延展变形部位恢复原来状态,加热点由四周向中间进行加热,修复完板件的表面能承受指压为2公斤的压力,平整度要求达到最低1豪米以内,决不允许有高的部位。左右后叶子板的线条修复后要求流畅与后门的线条无高低,线条棱角突出,平面要直、弧面要顺。板件修复好后,我将表面焊点和缩火时氧化层用120号砂纸彻底清除,没有损伤的部位和损伤位处使用双动打磨机配240号砂纸打磨出羽状边,要求羽状边的宽度达20至30毫米左右,则叶子板修复完毕。
4.2 后盖可采取不分解修复工艺修复,后盖四周去除砂板胶并用二氧化碳焊机来焊接,采用定位焊大约十几公分点一点焊,以防止修复拉伸时后盖外板和内板分脱开,变形严重部位可用钣金专用千斤顶校正恢复原形尺寸,再利修平刀、车身外形修复机进行修复整形,使其外型尺寸和形状达到标准车门状态,后盖外板修复方法与左右后叶子板修复工艺一样。
4.3 后杠因碰撞而导致变形并有裂纹,先用热吹风枪加热后杠变形处,使加热处感觉烫手为标准,然后用胶锤将变形凸起处向下按、凹处向上顶使其恢复原来形状,接着用水喷哂在加热处使其冷却成形。有裂纹处先在裂纹终点打上小孔用小铁线缝补以防止裂纹扩散,从后杠的表面检查后杠是什么材料组成,如是热固性塑料可使用黏结方法修理,此车是广汽丰田凯美瑞,后杠是热塑性塑料可以用焊接方法修补,选择必须和保险杠材料一样具有兼容性,这才能达到与原来的塑料件相同的硬度、强度和挠性。于是用塑料焊枪定位焊头将受损部位焊接定位,然后在进行焊接,焊接时要透、焊接表面积要大,这样黏合力越强,焊完后喷水使其冷却成型,用240号砂布进行打磨,如果修理部位有小孔或空隙,则将该部位的边缘处理成斜面,再次焊接,然后再次打磨直到修复合格为止,再次确认后杠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5 装配调整,校正修复
首先,装上后盖、后尾灯、后仓密风胶条安装上,通过开启后益采取目测对位法,检查后盖和后仓胶条密风状况,可通过气或用水来检查,再检查开关松紧,并检查两边与左右后叶子板间隙是否均匀,有无高低。门锁天关和左右后灯间隙配合时否正常,通过校正整修和调节采使其达到规定要求。再将后杠及支架安装后,检查后杠与后尾门的门隙配合是否一致,间隙大小与标准要求一样,后杠两边和左右叶子板配合是否一致,高低、缝隙、是否符合技术标准,一定要确认无误。
6 结束语
车辆在事故维修过程中,能修复的尽量修复,不能修复的需要采取更换,特别是在事故碰撞严重的,性能也比原来的较差,修复意义不大,一般采取更换的方式处理,这样车的安全性能也可以取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邹群.汽车维修钣金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王玉东.汽车钣金维修技术培训教程[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