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学生开启自信的“窗口”

2015-05-30 18:15:28李振庆徐立华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0期
关键词:窗口徐悲鸿信心

李振庆 徐立华

自信,是孩子进步的强大内驱力。学生学习的暂时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垮塌和自信心的丧失。当学生认为自己一无所用时,就会走向自暴自弃,那便是教育的失败。只要学生保持着自信,就是希望,就有进步的立足点。

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第一步,设法发现并开启学生自信的“窗口”。古诗云:“天生我材比有用。”事实上,人的才能是各种各样的,很少有“全材”,更多的是“专材”、“偏材”。如:有人善于学习,有人善于组织,有人善于文体,有人善于手艺;在学习上,有人擅长形象思维,有人擅长抽象思维;有人擅长计算,有人擅长语言。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发展他们的特长弥补他们的不足。在他们遭到挫折的时候,一方面鼓励他勇敢的站起来,另一方面也告诉他们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能的,你在这个方面失败,并不意味着在其他方面也不行。而一旦学生作成功了某件事情,我们就应该对他进行赞扬,这样他听到的表扬、接受的鼓励多了,自信的“窗口”也就开启了。

其实,说破了,鼓励是简单的。有时甚至仅仅是一句话,一个赞美,一次交谈,一个短暂的拜访,一个小故事。但是,这看似简单的一个鼓励,却显示出教师高超的教育艺术与博大的胸怀,更重要的是,能激发被鼓励者巨大的自信心。

李四光是我国成绩卓著的地质学家,他靠刻苦的探索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孤军奋战以刻苦的实践,确凿的事实,创建了崭新的理论,揭开了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一页,在1933年一次冰川问题辩论会上,他不怕中外权威们的质问、批驳,坚持真理,推翻了西方学者宣布的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理论,并在几十年的刻苦钻研、探索中得出了证实。他的成功无时无刻不伴随着自信,在这自信的背后又融注了无数的艰辛,融注了他对真理的执著的追求。

我国现代著名的美术大师徐悲鸿维护祖国尊严,争取为国争光的故事一直被传为佳话。1919年,徐悲鸿到法国留学,有各外国学生看不起中国人,曾经向徐悲鸿挑衅:“中国人愚昧无知,天生就是当亡国奴的料,就是把你们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材。”徐悲鸿听后怒不可遏,断然反驳道:“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祖国,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于是他废寝忘食,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用心苦学,第一年就受到法国艺术家佛拉蒙教授的好评。接着又在数次作品竞赛中,连续获得第一名。1924年,他的作品展出时,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他以中华民族的自尊,以艺术家的自信,向外国人证明了华人的才气,华人的志气。像这样的故事我们应该多向学生讲述,以鼓舞学生的志气,提高他们的信心。

第二步,就是要将孩子自信的“窗户”开多、开大。学生在某一方面领先了,证明自己不笨,又为什么不能在其他方面有所进步?一个自信的“窗口”开启,为什么不能开启更多的“窗户”?我们平时要密切关注学生任何方面的点滴进步,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及时的指出进一步提高的路径和方法。当然,进步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宽容孩子的反复和倒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发展的总趋势,这便是“窗户”的开大。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常常想起我上学时故事。我读中学的时候很贪玩,特别喜欢捣鼓半导体收音机,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如痴如醉。于是在一次考试中得了10几分,有位老师对我丧失了信心:你这样的还想考大学,做梦吧!这使我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挫伤。后来我遇到了一位姓王的老师,王老师善待一切学生,对学生的任何进步和一点点的优点都能抓住了来表扬,于是,“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读书变成了一件很快乐的事。所以,每当我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我都会跟我的学生讲述这个道理。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学生,他平时学习很认真也很卖力,但是,他很少问老师问题,因为他总是害怕出错。而且在考试的时候他非常的紧张,不自信,因此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这样一来,他更是愁眉不展。针对这些情况,我就主动找他谈话,了解他内心世界,不断和他沟通,像朋友一样鼓励他;上课时经常抓住他的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渐渐地他有了信心,课堂上也敢发言了,而且成了课堂上积极思考的活跃分子,这样一来,他的学习成绩也跟着上去了。

信心可以使你从平凡走向辉煌。当你满怀信心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这时,收获的季节离你也就不远了。信心,能使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人的潜能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他像宇宙一样无边无际,那么为什么会有些人在事业上贡献突出,而另一些人则碌碌无为呢?原因是多数人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总认为自己的见解无足轻重,自己注定没出息,自己的命运不好,自己注定了是无所作为的。这种自卑或自暴自弃的心理,正是消极的丧失信心的表现。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杰出人物,并非个个都是“天才”,而是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在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和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产生了信心。正是这种坚强的信心,使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自身处于一种最佳状态,把全部的能量都发挥在自己的行动上。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认识他们自己,树立坚强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不断走向成功。

《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一种自信,自信是青年对己的风度;厚德载物是一种宽容,宽容是青年对人的风度。

猜你喜欢
窗口徐悲鸿信心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信心和山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22 03:28:43
徐悲鸿&吴作人:爱徒,随我来便是!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26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 00:50:04
徐悲鸿与一幅古圆的悲欢离合
丹青少年(2017年2期)2017-02-26 09:11:03
感悟“窗口”的结晶
上海企业(2016年7期)2016-12-23 09:45:20
KX5的耐心与信心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38
MATLAB GUIDE程序设计参数在内部函数间及窗口间传递方式研究
软件导刊(2015年9期)2015-10-09 12:22:33
全域开放 释放“窗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