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 谁都输不起的教育大变革

2015-05-30 10:48阮晓东
新经济导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变革课程

阮晓东

慕课所传达的开放与变革精神,为中国教育的对外开放和参与竞争铺垫了道路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正在以跨越时空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帮助众多院校推动一场课堂教学革命的进行。这种教学方式在优化、整合了众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真正把学生推到了教学双边活动的主体地位。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种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教育模式,还起到了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2014年,慕课所传达的开放与变革精神,为中国教育的对外开放和参与竞争铺垫了道路。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借助互联网平台运作的慕课平台,将对教育资源从生产、供应到组织、消费模式进行彻底改造,并冲击沿袭数百年的教育运行体制和模式,并催生出新的文化和商机。

事件

汤敏出新书《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

2014年12月7日,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聚教未来:人文与科技》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汤敏发布了他的新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

作为国内知名的学者,汤敏讲述了他自己对慕课的感受。

汤敏表示,目前中国教育有三大问题:首先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比如对于我国的贫困地区的来说,现在好不容易赶上应试教育,新的内容又出来了,对他们永远教育公平是最大的问题;其次是创新的问题,在一个创新的世界里头,我国的教育还在一种死记硬背的模式中循环,跟发达国家相比,创新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教育太过注重于校园的教育,对那些在校学生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终身学习、继续教育这一部分,我们远远还没真正开始,而这个问题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掉的。

正因为如此,当他开始接触并了解慕课的教学方式后,及认为这种大规模公开在线教学的方式,非常有可能为解决中国的教育公平的问题提供路径选择。

“在人大附中的同步教学实验中,我们在130个贫困省的、贫困县的、贫乡一级的学校,把人大附中的课直接录下来,这些学生直接上人大附中的课。去年一年时间,平均的分数增长的20分,最好的一班增长40分以上。”

可以说,“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一经面世就受到世界强烈地关注,并迅速得到全球学习者的青睐。与此同时,一场开放教育对封闭教育的挑战,一场教育资源重构和优化的“革命”,也正在迅速往前推动。

背景

信息时代人们学习方式的剧变

进入21世纪,人类正在加速步入信息时代。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知识更新的速度更快,人们的学习方式也正在急剧改变。

“慕课”真正缘起于一位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

201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斯朗在一次TED大会上知道了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这是一个通过网络提供一系列免费教学影片的机构。斯朗认为“这件事太有趣了”,于是便与同事合作,用一块白板和一台摄像机录制了一门叫做“人工智能”的课程,并发布在网上。出人意料的是,斯朗在网上第一次教授人工智能课程的那年秋天,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学生在网上注册了这门课。而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随即快速被很多教育工作者捕捉到,于是,Coursera、 EdX、Udacity、Udemy、Futurelearn、Canvas Network、Open2study、Khan Academy等几十个著名的“慕课” 平台纷纷建立起来。

得益于互联网时代一种共享和共赢的理念,慕课受到了学生的热捧。

在这背后,则是慕课从根本上挑战了以往强调“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很难组织讨论式教学,师生之间基本上没有交流,学生仍然是一种个体学习。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慕课”具有规模大、打破时空限制、网络互动性强、开放程度高等特点,特别是“慕课”视频中除了教授讲解,还有互动讨论和小测验,以及学生同时安排的教学注册、课表安排、随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以及结课后的证书等环节,所以又与传统的网络课程有所区别。

慕课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吸取了以往教育中各种模式的优势。目前,各个慕课课程都采取了诸如PPT、音频、视频、对话、现场操作多种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仅丰富学生接受知识的感官渠道,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对这些要素进行组合从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教学方式。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课堂、在线等多种方式获得所需知识,而且可以参与知识的创新过程。学生的积极互动一方面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更新,“教学相长”就这样很自然地完成了。

所以,慕课堪称一所无形的开放式名校。它在沿袭传统大学教学管理流程的同时,也让知识的传播越过了大学围墙,越过了国度界线,而且完全免费,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学习力。

对于“慕课”, 持乐观、观望、怀疑的观点者均有。但毋庸置疑,世界教育界越来越关注“慕课”的大趋势没有变。美国的一位反对Edx等最大的几个“慕课”平台的知名学者,也创设了自己的“慕课”课程。究其原因,是因为慕课这种线上线下学习的有效结合,确实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

幕课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成千上万个学习者通过教与学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线上虚拟教室。透过幕课,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可以成为现实;优质教育受益范围可无限扩大;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可以迅速提高。这似乎也预示着在世界范围内,一场教育大变革正在到来。

焦点 对传统教育产生革命性冲击

“慕课”借助互联网平台,对教育资源从生产、供应到组织、消费模式进行彻底改造。可以肯定的是,它对教育资源要素进行了重新的排列组合,提升了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冲击了沿袭数百年的高等教育运行体制和模式,将催生教育领域的变革。

有教学学者认为,幕课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正在加速教育的全球化竞争,引起教育机构的新一轮重新洗牌,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洗牌,未来还有可能撼动全世界的高等教育格局。

幕课的爆发趋势,让美国的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非常紧张。因为“慕课”平台提供一流课程资源,并以低廉乃至免费模式向所有学习者开放,大学原有的定位格局将遭受严重挑战。一位学者称“未来50年内,美国4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

同时,慕课对高校甚至整个高等教育都会产生重要而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慕课平台中,这股浪潮将改变人们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期待。其次,慕课的变革将会影响大学的教育生态系统,自然也会影响到大学的管理。再次,慕课带给高等教育的一大“破坏性”变革,是其对现行教育运行体制的冲击。

2014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召开地区负责人会议,宣布了“面向未来宣言”(Future Ready Pledge)。根据该宣言,EdX(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建)将向学生提供美国多所学校的免费先修(A-level)课程,向全国教师提供10多种免费培训课程。2015年,另一家Coursera将向全美教师提供为期两年的职业发展认证的免费课程,让他们更好地通过Coursera完成职业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奥巴马在发言中还称,21世纪全球经济背景下最有价值的技能是学习能力,必须给从幼儿园到高三(K12)的孩子们提供“全球课堂”(globle-class)的教育理念,不断改善学校教育,让学生的学习实践适应未来工作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慕课”是全球化的产物,对中国高等教育造成冲击也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中国的广大学习者将以极低的成本和灵活的方式享有世界教育资源。“慕课”浪潮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的对外开放和参与竞争。“慕课”平台在更广泛的空间突破大学围墙的藩篱,构建汇聚整合世界顶级教育资源的“超级大学”,并为全球教育需求者服务,将提高知识生产的效率和效果。“慕课”模式下,即使原先较好的大学也有可能沦为“慕课”的辅助课堂和研讨课程。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慕课巨头已经集体将矛头对准中国的教育市场。

2014年12月除,英国慕课巨头Future Learn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优质慕课(MOOC)课程。在签约当天,Future Learn行政总裁西蒙·尼尔森对这所以外语教学见长的知名院校提出了一个基本意向:希望上外能与其联手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因为今后会有众多留学生来华学习。

正因为如此,汤敏在介绍新书《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改变教育》时才表示,慕课,确实是世界各个国家谁都输不起的教育大变革。想象一下在慕课时代,可以随时借助平板电脑、手机等工具,实时接入互联网,弥补陌生知识点;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持有者和学界的权威,因为快速的知识传播和交互式沟通早就让学生在课前就已经知道课堂讲授的知识。此时,学生从原来的“逃课”变为“淘课”,很多中国学生可能坐在教室里面,学习的却是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名校的网络公开课。

面对幕课浪潮,目前世界各国反应不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界对此反应非常激烈。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者预期,在“慕课”浪潮的冲击下,“强者愈强”的局面将会出现。在未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和新一轮的洗牌之后,将会出现一批世界级霸主型的高等学校。这些学校将会主宰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水平,具有评估、检测和管控其他高校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霸权,高度垄断全球的高等教育资源,世界高等教育将会重新洗牌出现目前无法预料的局面。目前,中国的绝大多数大学还是活在我国固化的教育体制之中,中国大学必须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加速吸纳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破除传统教育模式的藩篱,提前应对“慕课”浪潮的冲击。

启示

期待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竞争力的教育

幕课对于教育的启示,绝不仅仅是在高等教育层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以及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展,一个个“虚拟学校的” 的出现,将彻底打破教育体制内外的藩篱。在新的时代,人们更期待这种变革,无外乎两种变量的存在,一是原有教育模式的日渐没落,另一个就是世界对教育期待的提高,因为在这样一个讲究创新的时代,人们更希望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竞争力,而不是仅仅拿到了一纸文凭。

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变革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一直在不温不火地进行。

彼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曾直言不讳:“中国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全盘接受,他们的导师根本就不喜欢学生的想法与自己有稍稍相背之处。学习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和考证,他们以拥有丰富的知识而自豪。”由此看来,“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定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有着不可推卸的关系。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与我国科技部联合发表的《中国创新政策述评》指出:“中国现行教育体系是以被动学习和基于应试能力为导向的,中国教育体系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考、创造力及创业能力的培养。”诚哉斯言,如果学生不把自己看成学习的主体,不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去学习,遑论培养创新人才。

时至今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大学老师仍在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显而易见,这一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只能起到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和应考能力的作用。以教师为中心在维护了教师绝对权威的同时,把学生当成被动的客体;以课堂为中心的弊端在于满堂灌,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社会;以课本为中心致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束缚了学生阅读和思考。按照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和竞争力。

斯坦福大学教授特龙(Sebastian Thrun)教授曾表示,慕课课程打破了人们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教师效能与学生成果评价的教学神话,而代之以基于证据的、现代的、数据驱动的教育方法论,这种变化一定会带来教育的根本性变革。今天,中国也在持续跟进幕课的普及浪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中国多所一流大学,都迈出了自己的慕课第一步。教育部也在联合重点高校,结合在线教育模式,开始尝试推动大学之间的联盟,包括推动学分的互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则表示,面向未来,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将推出五大推进计划。包括在爱课程网共享3000余门优质课程,利用幕课探索和开发新型的资源共享课;大力推进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的共享与应用,不断完善课程共享系统和积极探索建立在线教育管理制度。

我们也希望国家在政策层面加大对教育体制的完善和重构力度,使得慕课不单单是对传统教育体制进行解析,还有更多的重构。也希望借助幕课的东风,为中国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和竞争力的人才。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变革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变革开始了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