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及思想教育方法

2015-05-30 16:35张继勇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0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思想教育贫困生

张继勇

【摘要】贫困生是高校中存在部分,他们性格孤僻,学习和生活压力大,自卑,从而产生人际交往困难,诸多压力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极易产生心理上的疾病,严重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于贫困生的帮助和思想教育亟待解决,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 贫困生 思想教育 问题解决

在高校的学生群体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学生,他们在在学校的中属于特殊的弱势群体,并且那一支付高额的学费、杂费和生活费。他们大多来自贫困地区,学校刻苦努力,吃苦耐劳,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贫困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沉重的心理压力,致使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愤世嫉俗、自闭、情绪暴躁,甚至自暴自弃,产生自杀的念头。贫困生的问题的解决,不仅关乎到他们自身的身心发展,也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这类群里要着重关注,并首要解决。

一、贫困成因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农村大学生贫困生居多。我国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统计显示,贫困生有81.74%来自农村,可见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是高校贫困生的主要来源。

2.家庭贫困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竞争机制的完善,一部分社会成员由于一定原因处于社会经济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久而久之这部分社会成员开始向社会低层流动。因为缺乏竞争实力,长期生活在社会低层,他们的子女一旦进入大学,昂贵的学杂费会让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负担更加沉重。另外,父母的下岗,技能水平不高难以再就业,家庭的突变,例如火灾、地震、婚变、车祸、破产以及重要家庭成员患病,亡故等,都是城镇学生变成贫困大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3.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和扩招凸显了贫困大学生问题。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以前,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由国家供给,改革之后,高等教育成本实行分担制,由最初的国家单独承担转向由国家、社会、个人分摊。降低大学门槛的同时一些学习并不优秀的富家子弟也进入高校,富二代普遍的张扬生活态度也激化了贫困大学生问题。

二、贫困学生的问题分析

1、物质压力

贫困生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学费和生活费的来源问题,根据国家的政策,有的地区可以申请生源地贷款,在手续齐全,情况属实的情况下,得到政府的帮助,但是后续的问题也相继而出。首先,生源地贷款有额度限制,基本能满足大部分贫困学生的学费问题,但是有相应的部分高校的学费高于贷款额度,这就使那些入不敷出和出现意外变故的家庭无力承担,各高校有出台各种帮扶政策,例如学费的缓交等。

2、自卑心理的产生

自卑的意思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 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长时间的自卑,不但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也会导致生理上出现亚健康状态,具体的危害在于会使人心理上情绪低沉,郁郁寡欢,常因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人来往,只想与人疏远,缺少朋友,顾影自怜,甚至自疚、自责;自卑的人,缺乏自信, 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抓不到稍纵即逝的各种机会,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等。而在生理上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从而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

3、学习压力

这类学生在高中期间成绩一般都很优秀,非常珍惜上学的机会,但是到了大学,这种优势就没有那么显而易见了,全国各地的精英齐聚一方,以前的成绩在对比之下没有那么的突出,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勤奋刻苦都是白费,在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上也很不适应。但是贫困生特别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把成绩当作拜托困境唯一的出路,而且能获得奖学金和助学金缓解物质上的压力,并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而学习不好的贫困生,他们感到愧对父母兄弟,这给他们巨大的打击,生活在极度的焦虑当中。过度的焦虑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久之就会产生心理疾病,行程恶性循环,有的学生会自暴自弃,产生自闭心里,最终走上歪路或者退学。

4、人际交往

贫困生大多性格内向,由于经济的拮据,无力承担各种交际的费用,致使他们不善于与人交流,不与人主动的交往,独自来往。他们穿着一般,没有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自惭形秽,怕被别人看不起,这就造成了他们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趋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沟通。由于缺乏沟通,他们基本没有知心朋友,没有倾诉的对象,有了困难自己要独自面对,为了自己的自尊心不愿意接受被人的帮助,,使得他们害怕与人交往,这就是他们性格孤僻、交往困难的原因。

三、思想教育方法

1、经济援助

高校中对于贫困生这类群体的经济资助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解决了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来源问题,解决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安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顺利毕业。

国家的政策当中有对于贫困生的资助规定,每年有计划的申报助学金,给予最需要的学生及时的帮助,各高校也初步建立“奖贷助减免”的资助体系,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结合学习成绩、思想动态和日常生活等诸多表现作为评定标准,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最优先的资助。贫困生的自尊心很强,在发放资助时要尊重他们的隐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避免给他们造成更大的伤害和心理压力。

高校积极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在学校成立勤工俭学部,为那些贫困的学生出份力,让他们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充实自己,更好的体验劳动带给他们的收获。提高就业能力和自强自立的精神,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减轻家庭负担,让他们了解不劳而获的事情是没有的,做好思想的监察,这有利于缓解他们心理上的压力,摆脱依赖,自立自强,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2、人文关怀

在经济援助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关注此类学生,以情育人,尊重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尊严和价值的体现,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他们最基本的需求出发,从情感上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不论他们在哪儿都能得到平等的待遇。公平对待,这样他们会慢慢的减少自己心里的负担,融入到大家庭中。开心快乐的度过大学生活。

3、心理疏导

从物质上的帮助远远是不够的,心理的干预更加重要,正常的心理状态是贫困生学习和生活的根本,消除心理危机,也是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中的心理干预机制还在进一步的完善,学生很少主动去找心理老师,而老师也缺乏主动性,其中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很难兼顾到每个人。

学校应加大对于贫困生群里心理健康的普查,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困难,积极鼓励他们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学会自我疏导不良的情绪,摆脱心理的自卑阴影,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学会自我摆脱贫困,提高自信心,勇于克服和战胜困难,发掘自身潜力,不必因贫困感到自卑和羞耻,用贫困来磨练自己的意志。

贫困是暂时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大学生。只要相信自己。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思想教育贫困生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