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

2015-05-30 12:49孙娇婷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中职

孙娇婷

摘 要:目前中职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仍是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单一式教学模式,由于强调理论的系统性,过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其结果往往是忽视知识的生成,学生主动参与少。因此,抓住财务管理学习的关键知识点,恰当运用教案学案一体化教学,是提高中职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效果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中职;有效性教学;教案学案一体化;财务管理能力

《财务管理》是财经类专业一门较难的专业课。中职《财务管理》教学必须针对中职生的特点,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中心,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教学。《财务管理》课程,不仅涉及会计方面的知识,还包含有大量的数学和统计知识的运用,从而增加了该课程的复杂性和学习的难度,而中职生对数理的理解能力普遍较弱,这导致《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难度很大,中职生“不愿学”(态度)和“学不会”(能力)是其中的两大难题。研究和探讨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不仅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要求,更是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方便学生,因人施教”的教学理念。

学生刚接触《财务管理》这门课的时候都感到新奇,从课程的题目中可以看出“管理”是个深层次的东西,都是一些管理层人员才能接触到的东西,我就以“CEO”“CFO”“COO”开头,让学生来理解这三个缩写,并且掌握它们的含义,引导学生对《财务管理》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使他们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乃至理解综合性比较强的知识点,激励学生以后也能成为领导层或管理层中的一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就感到枯燥无味了,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有的甚至连最简单的基础知识都理解不了,只能课后多花时间去记忆、消化。

一、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几大难题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内容

由于学生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掌握程度不够,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尚未完全掌握,以至于后面的综合知识学起来比较吃力,难以理解综合内容。例如,应收账款的管理这项内容,学生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学得不扎实,对坏账准备的计算掌握不够,导致学习这块内容感到生疏。

2.学生对财务管理不太感兴趣,感觉内容太深奥

财务管理属于综合性强的一门学科,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综合能力,但这些学生基础较差,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自然而然就不想去学这门课,没有了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再加上内容深奥,难以理解,使得学生不愿意去学这门课。

二、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

1.由浅入深的教学引导

我校学生一半都是通过会计基础类课程学习后,才接触财务管理课程的。他们有一定的会计基础,但对财务管理一无所知。如何让学生理解财务管理的真正含义,与会计核算有所区分,并产生浓厚兴趣,教学中开好头是关键。我并没有按常规教学上书本里总结的概念直接讲解,而是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它们的本质区别。学生熟悉的会计核算是对企业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客观的记录、计量、分析、总结的事后核算。而财务管理是对企业未来经济走向进行主观的分析、预测、对比、选择的事先预算。时间上的区别、人员的主观控制使学生很快找到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再利用时间价值在现金流量上的影响案例,很快就让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了个深刻而直观的认识,会计基础也成了财务管理学习的利刃,不再有畏惧感。我将学生组成运营团队,利用相似企业运营资料,鼓励他们用自己所学的财管知识来解决不同预算管理问题,既对比会计核算与财务核算处理方法的不同,由浅入深引导出财务管理的学习方向,又激发出他们的好胜心,提升了他们的团队服务竞争意识与学习管理能力。

2.全面系统的框架构建

大多数学生在财务专业学习中处于一种盲从的状态,老师讲什么,他就记什么,不注重知识框架的构建,章节与学科之间完全脱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时间一长,由于知识的不断积压,最终成了“填鸭式”结局,学生普遍感觉财务管理内容太繁多,思绪太杂乱,记忆分析能力逐渐丧失。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急于灌输各章节的专业知识及具体演算,而是优先搭建财管课程的知识框架体系。首先强调站在全局高度认识整个学科,再分析各章节之间的构成与联系,最后对学科进行分类,将知识细化。特别是投资与筹资环节,关系着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两者密不可分,这两个章节应收账款、期末现金流量在同一回款比例条件下处理核算方式都是一致的。而最初的企业资金预算环节对最终实现企业相关利益最大化后收益分配影响也逐渐浮出水面。如此一来我们就通过对比教学将首尾各个章节有效联系并进行分析解惑。教学中在每章节起始环节都先总结出一个基本原则,一条解题思路,随后的教学也会紧密围绕中心理论,合理运用各种案例演算验证它的真实性、科学性,使其万变不离其宗。依靠全面概括的认识,不断归纳总结,各章节知识得以全线贯穿起来,这样财务管理的一个完整、立体、緊凑的知识体系框架就搭建起来了。

3.化繁为简的教学理解

在财务管理的资金预算、财务决策、收入分配等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讲解,还涉及了大量的核算,不同的核算结果直接决定着企业管理的不同方向。这些核算公式中有的设置复杂,需要完成推导分析过程。有的计算起来灵活多变,有先后次序之分。各个章节的公式少则十几条,多则五六十条。学懂会用这些公式本身就有难度,何况还要求能够掌握并记忆下来,这是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记忆水平的巨大考验。在公式的教学中,我主要形成三种思路:首先要抓住重点公式,各个章节主要理论决定了重点公式内容,这些公式属于必须优先考虑的,掌握了这类公式自然而然能理解推导出其他附属公式,那么教学重心就落在重点公式学习上。比如,投资管理中经营成本的计算就是重中之重。其次是丢弃不合理的公式,有些公式在推导形成过程中没有经过简化变形,本身就显得非常庞大,既不利于核算,又不利于记忆,那就需要我们将它自我改良消化,变成自己的公式。最后按不同记忆方法理解公式。针对不同公式,我们在教学中分别采用联想记忆法、理解记忆法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理解记忆法,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理解得透彻。在理解的参与下进行记忆,记忆得牢固。比如,筹资管理中资本成本率的讲解就是理解记忆法的最佳诠释。

总之,书本上的知识是很局限的,更多的还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再回归到书本,用书上的理论去解决问题。“在知识高速更新的背景下,能力的获得远比知识的获取重要。”社会需要的是具备职业判断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只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实用型人才。我认为: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是教学方法不断改革深化的结果。这一方法的应用,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独立院校开展好财务案例教学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想达到案例教学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需要从多方面去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春玲,朱清香.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研究[J].教学研究,2013(05).

[2]陆卡娅.浅析高校职业化教育[J].高教论坛,2013(08).

[3]吴志伦,周洋.普通高校应根据自身优势开展职业化教育[J].教育探索,2013(12).

[4]赵长渝.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4(07).

[5]朱弘.高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9).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学中职
探究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初中语文复习课有效性教学初探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在绘本的芬芳里呼吸数学知识的精彩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性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