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宣布潜射弹道导弹试射成功的消息成为近日美韩的“心头病”。日前,韩国各大媒体纷纷围绕朝鲜发布的消息和照片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朝鲜潜射导弹究竟采取什么技术,克服哪些技术障碍,目前仍然存在巨大争议。
据专家介绍,从水下发射弹道导弹与在陆地发射的环境大相径庭,技术难度非常大。水下发射潜射导弹需要面对的技术难关很多。首先是作为发射平台,潜艇本身通常在以2-4节航速不停运动,而且它不仅会前后移动,受水下环境影响,还会上下左右摆动,这种发射平台六自由度的运动,对导弹的定位影响非常大。其次,由于弹道导弹潜艇内部空间有限,潜射导弹的长度、重量等关键参数都受到严格限制,这对于零部件的小型化与导弹的整体设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潜射导弹大都采用“水下冷发射,出水后再点火”的发射模式,对导弹的可靠性要求极高。
国际上对潜射导弹的弹体材料、制导系统等实施严格的技术封锁,例如在美国购买高性能航天级碳纤维材料须获得多个政府部门审批,极具政治敏感性。因此朝鲜新开发的潜射导弹壳体不大可能采用碳纤维材料,而是相对落后的玻璃钢,与之前朝鲜发射的“银河”运载火箭相同,显示朝鲜复合材料工业仍有待提高。此外水下环境极为复杂,影响发射成败的因素除了潜艇和导弹外,还与当时的海水、空气、水中空泡等密切相关。
由于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制需要大量试验数据支撑和研发人员的经验传承,因此朝鲜是否已经完全掌握相关技术,外界说法不一。韩国《中央日报》称,朝鲜自上世纪90年代就对潜射导弹技术颇感兴趣,并拆解了数艘可发射潜射导弹的苏联“高尔夫”级弹道导弹潜艇。经过几十年的长期研究,“朝鲜潜射弹道导弹威胁已变成现实”。而韩联社援引军方消息人士的话称,还需要4-5年的时间,具备实战性质的朝鲜潜射弹道导弹才能服役。
多名韩国专家还认为,朝鲜潜射导弹将使韩国近年来为应对朝鲜导弹而大力发展的“杀伤链”系统和导弹防御系统失效。韩军人士对此宣称,基于韩美的情報、侦察、监视能力,完全可以追踪搭载潜射导弹的朝鲜潜艇,并在临近发射前予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