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红伟
[中图分类号] S5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1-0173-01
黑河43号是嫩江县主栽大豆品种之一,本文仅就优质大豆品种黑河43的栽培技术进行阐述。
1 品种主要特征特性
大豆品种黑河43号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选育,原代号黑交00-1152,品种审定编号为黑审豆2007011。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5厘米左右,无分枝,花紫色,尖叶,茸毛灰色,成熟时荚也呈灰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1.84%,脂肪含量18.98%。中抗灰斑病。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需≥10℃活动积温2150℃左右,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5天左右。
2 选茬与整地
2.1 选茬
种植黑河43号大豆要尽量避免重迎茬,最好与小麦、玉米等其它非豆科作物实行轮作期3-5年。种植地块要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力高。
2.2 耕翻整地
麦茬要在小麦收获后及时进行伏翻整地,玉米茬要进行秋翻整地,深度25厘米。翻后要及时进行耙耢作业,整平耙细,达到待播状态。垄作地块要起好垄。
3 施肥
化肥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化验值进行科学配方施用。一般中等肥力地块采取垄三栽培时每亩施用尿素3公斤左右,磷酸二铵9公斤左右,氯化钾4公斤左右。采用大垄密植栽培模式时,施肥量要比垄三栽培增加10-15%。在大豆初荚期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0.1-0.13公斤,促进大豆鼓粒,有很好的增产作用。
4 种子处理
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剔除瘪粒、病斑粒、虫食粒、小粒及杂质等。种子净度要达到98%以上,种子发芽率85%以上。种子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为预防蛴螬、地老虎、根蛆、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的发生,选用35%的多克福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1:60-80进行拌种,拌种后的种子要等阴干后再播种。
5 播种
5.1 播种时间
地温与土壤水分是决定大豆适宜播种期的两个主要因素。通常当土壤5-10厘米深的土层内,日平均地温8-10℃时,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播种较为适宜。一般情况下,5月上中旬是黑河43播种的最佳时间。这一时期播种可以充分利用早春的“返浆水”,做到抢墒播种。
5.2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要根据具体的栽培模式很确定。采取垄三栽培时亩保苗2-2.2万株左右为宜,采取密植栽培方式时亩保苗2.7-3万株左右为宜。
5.3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以镇压后3-4厘米之间。播种质量要达到播深一致,覆土严密。播种后要及时镇压。
6 田间管理
6.1 及时中耕
黑河43号大豆生长过程中一般要进行2-3次中耕作业。:第一遍在大豆第一片复叶展开时即6月初,进行深松,深度25厘米左右为宜。第二遍在大豆株高25-30厘米时即6月20日左右,深度8-12厘米;第三遍在大豆封垄前6月末或7月初,深度8-12厘米。
6.2 化学除草
6.2.1 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化学除草。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5-7天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化学除草,通常情况下每公顷用90%乙草胺1.7-1.95升+75%噻吩磺隆25-30克,或用90%乙草胺1.7-1.95升+15%噻吩磺隆150-220克。
6.2.2 苗后茎叶处理化学除草。在大豆出苗后,杂草2-4叶期进行大豆田苗后茎叶处理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种类、数量及杂草的苗龄等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除草剂。一般每公顷用25%氟磺胺草醚水剂1500-2000毫升+12.5%烯禾定1000-1500毫升(5%精喹禾灵1000-1500毫升);或者用48%异恶草松乳油750毫升+25%氟磺胺草醚水剂750-1000毫升+12.5%烯禾啶1000-1500毫升。
6.3 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属昆虫纲鳞翅目小卷蛾科。以幼虫蛀食豆荚,被害豆粒咬成沟道或残破状,造成大豆品质降低,产量下降。于8月中旬每公顷用2.5%功夫乳油0.225-0.3升,或2.5%敌杀死乳油0.24-0.36升等菊酯类农药进行防治幼虫。药液对水进行叶面喷施。
6.3.1 蚜虫和红蜘蛛。当发生蚜虫和红蜘蛛危害时,要采用杀螨剂进行防治。每公顷用用10%的吡虫啉1500克、或者用35%赛丹乳油1000-1500毫升,或者用1.8%阿维菌素制剂150毫升兑水喷施,蚜虫和红蜘蛛易产生抗药性,进行多次防治时,药剂要轮换使用。
6.3.2大豆灰斑病。大豆灰斑病在低洼易涝地块发病重一些。防治苗期病害采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用种重量0.3%的药量拌种。防治茎叶和豆荚上的病害要在大豆花荚期,当叶片30%以上出现病斑时,每公顷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公斤,或者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公斤,或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克兑水喷施。在病害初发期和荚期各喷一次。
6.3.3大豆菌核病。大豆菌核病是真菌病害,一般在七月下旬之后发生。主要为害地上部燥,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雨水大的年份发生重,地势低洼和重茬地发生重。氮肥施用过多,大豆密度过大发病率高。
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复方菌核净1000倍液,或者每公顷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克,或;25%施保克乳油1050毫升,对水喷雾。一般于发病初期防治一次,7-10天后再喷一次。
6.3.4清除田间大草。在化学除草和中耕除草过程中往往会有一部分杂草没有被防除掉,到大豆生育后期,这些残留的杂草长势比大豆繁茂,植株高大,与大豆争光、水、肥等资源,严重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到7月末或8月初,必须人工拔除兰花菜、蓼吊子、苍耳、节骨草、牛毛草、黄香蒿、刺菜、灰菜等大草,以保证大豆田间的通风、透光良好,促进大豆成熟和增产。同时,也能减轻后茬作物田间的草害。
7 适时收获
于大豆完熟期进行机械联合收割。为了降低收获损失,确保丰产丰收,收获前要对收获机械进行认真检修,杜绝机械带故障收获。当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即可进行机械联合收获。割茬高度要适中,不高不低5-6厘米为宜,不留底荚,不留马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