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凤
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种植基地,但是由于连续种植,重迎茬面积较大,大豆食心虫发生比较严重,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终于掌握了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应用生物农药、种植抗虫品种等综合防治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大豆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又名小红虫。主要危害大豆,其次危害野生大豆。国内各大豆产区都有发生,以东北受害最重,是大豆主要害虫之一。严重时虫食率可达30%~40%。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大,重、迎茬面积增加,大豆食心虫逐年加重。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体长5~6mm,翅展12~14mm,暗褐色,雄蛾色较浅。前翅略近长方形,黄褐至暗褐色,前翅暗褐色。沿前缘有10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纹,其周围有明显的黄色区;外缘在顶角下略向内凹陷;外缘臀角上方有一银灰色椭圆斑,斑内有3个紫褐色小斑;后翅浅灰色,无斑纹。
1.2 卵椭圆形,略有光泽,长0.42~0.61mm,宽0.25~0.27mm。初产乳白色,后转橙黄色,表面可见一半圆形红带。
1.3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8.10~10.20mm。初孵幼虫黄白色,渐变橙黄色,老熟时变为红色,头及前胸背板黄褐色。腹足趾钩单序环状。
1.4 蛹长5~7mm,黄褐色,纺锤形。第2~7腹节背面前、后缘有大小刺各1列,第8~10腹节仅有1列较大的刺,臀棘有8根粗大的短刺。
1.5 茧长椭圆形,白色丝质由幼虫吐丝缀合土粒做成土茧,长8mm,宽3~4mm。外表附着有一层土粒,故呈土色。
2 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l代,以老熟幼虫在2~8cm表土内做冬茧越冬。据笔者调查,大豆食心虫翌年7月6~27日咬破冬茧,爬到地表3cm以内寻找适当处所重新结夏茧化蛹,也有少数幼虫不再做茧直接化蛹。成虫在7月30日始见,多为雄蛾,8月9日为羽化盛期,这时性比达到1:1。成虫一般在晚间羽化。初羽化的成虫,由越冬场所飞往大豆田,由于飞行能力较弱,一次飞行距离不超过5~6m,飞翔高度大约在植株之上0.50m左右。成虫活动时间大多在午后3~4时开始活动,4~6时最活跃。上午和夜晚多潜伏在豆叶背面或茎杆上,受惊吓后才作短距离飞行。成虫交尾时在田间能看到集团飞翔现象。卵产于嫩荚上,每一豆荚上产卵1粒,少数产2~3粒,幼虫孵化后,在豆荚上爬行,寻找入荚地点。一般在8~24h以内选择豆荚边缘合缝处附近吐丝结成一个细长型的丝网,虫体包于其中,咬穿荚皮钻入荚内。入荚后先蛀食豆荚组织,后蛀食豆粒,可在荚内生活20~30d,咬食1~3粒大豆粒,至豆荚成熟时在豆荚的边缘咬出一个孔,由荚内脱出。一般早熟品种脱荚早,晚熟品种脱荚迟。脱荚时间在温暖的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幼虫脱荚后便潜入土中做茧越冬。入土位置绝大多数在表土层,以垄台上为多。入土做茧深度因土壤种类而异,砂壤土4~9cm,黏性黑钙土多在1~6cm处,最深的达到13cm。
3 发生条件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受土壤湿度和温度影响很大。土壤含水量20%时最适宜化蛹和羽化出土,20~25 ℃、相对湿度90%时最适宜成虫产卵。与天敌有关,已知寄生蜂有寄生于卵的赤眼蜂,寄生于初孵化幼虫的中国瘦姬蜂。同时幼虫可被白僵菌寄生。两种寄生蜂的寄生率在17%~65%,白僵菌的寄生率在5%~10%。不同品种的大豆食心虫为害程度不一样。豆荚毛长而密的着卵较无毛的品种多;荚毛直立的比弯曲的着卵多;品种结荚过早或过晚的不适于幼虫蛀入而为害轻。大豆连作地块比轮作地块受害重。食心虫9月份幼虫脱荚入土越冬成为来年豆田的虫源,因此实行远距离轮作可减轻为害。
4 防治方法
4.1 选择抗虫品种,尽量选无荚毛和荚毛弯曲、木质隔离层结构好、入荚死亡率高的大豆品种。
4.2 增加虫源地中耕次数,特别是在化蛹和羽化期增加铲趟可减少羽化及危害。实行秋翻秋耙豆茬地,提高幼虫越冬死亡率。及时耕翻豆后麦茬地,小麦收后正值幼虫上移化蛹,可大量消灭蛹前幼虫和蛹,降低羽化率。
4.3 药剂防治。每亩用2.50%溴氰菊酯乳油75ml加水1~2倍在成虫盛发期和成虫打团飞后5~6d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每亩用25%辉丰快克乳油20~30ml或25%快杀灵油20~30ml或2.50%功夫乳油20ml或2.50%敌杀死乳油每亩20~30ml或4.5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ml对水30kg喷雾,喷药时要注意雨天对药效的影响或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 100~150ml浸泡玉米秆,每隔4垄插1垄;每隔5m远插1根,注意远离高粱田。
4.4 生物防治,在成虫产卵盛期放赤眼蜂1次,每亩放 2~3万头。在幼虫脱荚之前,每亩用1.50kg白僵菌粉加细土或草木灰4.50kg,均匀撒在豆田垄台上。落地幼虫遇白僵菌孢子便发病死亡。
(作者单位:151100黑龙江省肇东市种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