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东志
黄瓜喜光,每天8~11 h短日照能促进器官分化和形成。黄瓜根系浅,叶面积大,喜湿怕涝不耐旱,根系喜肥不耐肥,最适土壤pH值6.5。黄瓜生育期内常见病害种类多,危害重,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根据多年来生产实践,介绍了黄瓜主要病害症状及生理性病害防治措施。
1.黄瓜霜霉病
霜霉病属真菌病害,借气流传播。发病适温15~25℃,相对空气湿度83%以上。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子叶被害初期呈现褪绿色黄斑,后扩大变成黄褐色。真叶染病后,叶缘或叶背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因受叶脉限制病斑扩大后呈多角型淡褐色或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连成片,使叶缘卷缩干枯病斑破裂,但不穿孔。
1.1防治技术:防治上以生态综合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苗和植株,阴雨天到来前(大棚栽培)用30%百菌清烟剂每次5.25kg/hm2熏烟,或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次15kg/hm2进行预防。发生霜霉病后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乙磷铅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10d喷1次,喷药后遇雨,雨过后重喷,发病较重时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2.黄瓜炭疽病
黄瓜炭疽病属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里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昆虫传播,发病适温20~24℃,高湿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尤以生长中后期较重。幼苗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圆形淡褐色病斑,其上着生橙黄色点状胶质物。幼苗茎基部受害时,变色缢缩,幼苗猝倒。成年叶片发病后,病斑开始呈红褐色,外围有一圈黄纹,叶上病斑多时合成不规则大块斑。叶片干枯干燥时中部破裂穿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红色黏质物。瓜染病后,病斑近圆形,初呈淡绿色,很快变成墨绿色并凹陷,病斑中央长出小黑点,潮湿时表面溢出红色黏稠物,干燥时开裂。
2.1防治技术:用55℃热水浸种20min进行种子消毒,发病初期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400倍液喷雾防治,阴雨天保护地栽培可用5%百菌清粉尘或7%克炭疽粉尘喷粉防治,每次15kg/hm2。
3.黄瓜白粉病
白粉病属真菌病害,发病适温16~24℃,湿度大于75%,在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时易发病,病菌借气流传播,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叶柄,初发病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小斑点,条件适宜时病斑逐渐扩大,连接成片,甚至布满整个叶片。后期白色霉变成灰白色,叶片枯黄卷曲。
3.1防治技术:发病后选用42%粉必清悬浮剂600倍液或12.5%烯唑醇600倍液防治,也可选用27%高脂膜100倍液或小苏打500倍液防治。
4.高温障碍:又称黄瓜叶烧病。多发生在结瓜期的成株中上部叶片,开始出现1~2毫米近圆形的白色斑块,后斑块不断扩大,植株上部受害严重,甚至会停止生长。
防治技术: (1)棚室底部温度过高,湿度过低时应少量洒水或喷雾进行临时降温。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灌水降温过快而抑制根的活性。(2)及时通风降温。白天使棚室温度保持在30℃以下,地温保持在25℃以下。如遇到阳光照射强,棚室内外温差大不便放风时,采用盖苇席、遮阳网或采用反光幕;夜间温度在18℃左右,地温保持在15℃以上。
5.畸形瓜:保护地栽培的黄瓜经常会出现弯曲瓜、尖嘴瓜、细腰瓜、大肚瓜等畸形瓜条。
防治技术: (1)叶面多喷洒一些植物调节剂,如绿风95等。(2)发现畸形瓜时及早摘除,以降低营养消耗。
6.低温生理病:又称黄瓜低温生理病。在黄瓜的每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出现,并且很容易和其他病害症状混淆。播后遇到低温、地温过低,种子发芽和出苗延迟,苗黄苗弱,沤子或发生猝倒病、根腐病等;出土幼苗子叶边缘出观白边,叶片变黄,根系不烂也不长;幼苗期地温长时间低于12℃,会出现幼苗生长缓慢、退苗、叶色浅,叶缘枯黄,生长出现停滞,结瓜少且小;成株期受害较轻时,叶片组织退绿呈黄白色,长时间持续低温,植株往往不发根或不分化花芽;严重时部分叶肉组织坏死导致部分叶片枯死,诱发黑星病、灰霉病等病害。
防治技术:(1)科学安排播种期和定植期。(2)棚膜选用无滴膜,棚内地膜覆盖;寒流来临前,采用加盖纸被、草帘,室内生火加温等保温防冻措施。当气温过低已发生冻害时,要采用放风升温、灌水保温等缓慢升温措施。
(作者单位:16122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安桥镇农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