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设计原则

2015-05-30 01:00周亚莉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1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原则

周亚莉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主动的知识构建过程.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对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理解、再加工,并由此构建成新的知识,完成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建构主义教学观更强调学生的学习中心地位,而教师则转换成为学习的设计指导者和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指导和促进的作用.和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相比,学习过程中更注意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优化学习体验,进一步促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来说的,它的实现,一般要达到三高,课堂效率高,教学效果高,课堂效益高.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目标实现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专注程度.让大多数学生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掌握教学知识,突破难点知识,强化重点知识,循序渐进,达到学习体验的最优化[3].

建构主义教学观为更好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效率,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下面就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数字高效课堂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进行讨论.

一、主体性和参与性原则

无论是基于建构主义还是高效课堂的原则,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都必须得到充分体现,课堂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展开.所以在课堂设计上要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比如有的定理发现和证明可以让学生小组在规定好的时间内讨论.还可以进行课堂设计外延,有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或课后讨论完成.教师在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合理设计,有些数学问题的解决要在教师的引导或指导下完成,可以兼顾建构主义原则并提高课堂效率.

二、主导性与组织性原则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建构主义教学和高效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实施者,同时也是参与者.要实现建构主义下的高效课堂,教师是关键,教师既要是课堂教学的导演和编剧,又是参与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的广度、深度都要拓展.在课堂上,学生课堂参与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组织形式都要教师来完成,并在课堂上做好适时引导和知识的提炼与总结.

三、问题趋动原则

为了更好实现学生的知识建构和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时,应以问题趋动为主线推动教学活动的展开,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考虑到学生知识的构建是以旧知识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再构建完成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所在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多个循序渐进的问题,以便于问题解决的步骤化和由浅入深的过程,实现问题解决的分块化和连续化.也能更好地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过程,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比如在和差角公式的提出和证明上,提出sin(α+β)=sinαcosβ+sinβcosα猜想并证明,再解决sin(α-β)=sinαcosβ-sinβcosα,再解决

cos(α+β)=sinπ2-(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以此类推下去,直至最后解决正切差角公式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充分体现问题解决的循序渐进和连续性,也后面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旧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完成了新知识的构建.

四、分层适应性原则

在建构主义教学实施中,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教学效率必然也会存在差异性.为了更好优化高效课堂,在建构教学法实施中要应实施分层适应性教学.在问题探究或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点,安排小组成员.也可以问题任务分解时,给不同层次学生安排适应学生层次特点的问题,以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

以上主要讨论了建构主义教学在高效课堂设计时的四个原则,其实建构主义和高效课堂是相辅相成的,建构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学生学习体验,提高教学学习效率,而高效课堂更为建构主义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建构主义教学的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涂荣豹.数学建构主学习的实质及其主要特征[J].数学教育学报.1999(8)4:16-19.

[2]肖柏荣.建构主义观点下数学教师的作用.数学教育学报.1996(5)4:37-41.

[3]朱燕,张红军.论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148-151.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原则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