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

2015-05-30 23:56孟祥军
农民致富之友 2015年22期
关键词:防治

孟祥军

[摘 要] 番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较多,不仅对植株正常生长产生危害,还会影响番茄产量与品质,影响其商品性能,给农户造成损失。因此,提前预防、及时防治是保证番茄稳产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

[关键词] 番茄主要病虫害 防治 增产增效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1-0074-01

番茄生长过程中常见高发的主要病虫害有枯萎病、青枯病、立枯病、病毒病、基腐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白粉虱等,本文主要介绍枯萎病、基腐病、灰霉病、白粉虱等

1 枯萎病

枯萎病也称萎蔫病,属真菌性病害,是危害番茄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多发生在开花结果期,常与青枯病并发,局部受害,全株显病,盛果期全株枯死。

1.1 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病菌在种子、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侵染引起发病。病菌可通过通过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等经根系气孔、伤口、根毛等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影响并阻碍养分的吸收。适宜发病的土壤温度为25~30℃,高温多雨,土壤、空气湿度大,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壤板结,土壤偏酸,地下害虫多,农家肥腐熟不彻底,缺少养分造成植株长势较弱等情况,都会引发枯萎病的高发。

1.2 发病症状。发病后,植株基部呈水浸状,湿度大时会出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切开病株基部维管束呈褐色。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发病初期,中午前后叶片萎蔫,早、晚可恢复。发展后萎蔫症状加重且无法恢复,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枯死,但叶片不脱落。有时会出现植株一侧发病,另一侧茎叶仍可正常生长。

1.3 防治方法。优选地块,避免在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板结、排水不良、发病率高的地块种植。科学轮作,合理密植,提高植株间的通透性,科学浇水,均衡施肥,避免少施、漏施、过量施肥。加强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拔除病苗,并将病株周围进行药物消毒,可用多菌灵等。

药物防治。播种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硫酸铜1000倍等药液浸种处理。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等灌根,8天左右用一次,连用2~3次。

2 基腐病

基腐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茎基部或地下主侧根,严重影响根系吸收养分及水分的能力,造成植株供养不足影响生长。

2.1 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基腐病多发生在结果期,病菌在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在土中可存活2~3年,具有较强的腐生性。可借助水流、农具进行传播。病害多发生在高温多雨或连绵阴雨,湿度较大,浇水过猛,通透性较差,连茬连作等条件易发病害。

2.2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茎基部外观无明显症状。病害发展后,茎基部皮层变为暗褐色,逐渐绕茎基部一圈,病部皮层失水变干缩,地上部叶片萎蔫发黄,后期叶片变为黄褐色,全株枯死,叶片不脱落,根部及根系不腐烂。

2.3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翻耕整地时将作物残枝叶清除,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4年以上轮作,幼苗定植不宜过深,培土不宜过高。结合天气科学浇水,不可大水漫灌,雨水较多或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均衡施肥,促进植株长势,提高自身抗病能力。高温天气地温过高时,要及时扒开茎基部土壤降温。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深埋或做无害化处里。

药物防治。播种前将选好的种子用0.1%高锰酸钾浸种,用多菌灵、百菌清施撒在土壤中进行杀菌,也可喷淋茎基部。苗期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施防治;成株期发病,可用40%拌种双粉剂悬浮液800倍液喷施,或在病部涂抹五氯硝基苯粉剂2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防治。

3 灰霉病

灰霉病属真菌性病害,是危害番茄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茄子、辣椒、黄瓜等作物的生长,主要危害果实。病害高发时,减产可达20~30%以上,严重影响果实质量和产量,造成农户收入下降。

3.1 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病菌在土壤、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可通过风力、雨水、灌溉水、昆虫、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病菌从伤口或坏死组织侵入,产生的分生孢子不断进行再侵染。病害多发生在低温、连绵阴雨、潮湿、植株间距过密、通风透气性较差等情况。相对湿度达90%,温度为20~23℃极易引发病害的高发蔓延,植株养分不足、长势较弱也易发生病害。

3.2 发病症状。主要危害果实,茎、叶、花也可染病,多在青果期发病较重。果实发病后,果皮出现灰白色水渍状病斑,逐渐变软腐烂。发展后,果面、花萼及果柄上出现大量灰色茸毛状霉层,果实失水僵化,常见整穗果实都发病;叶片多从叶尖开始发病,由边缘向里呈“V”字型发展,有轮纹,病部生有灰白色霉层,后期叶片枯死;茎部发病,出现灰褐色椭圆形或不定形长条病斑,高湿条件下病部生出灰色霉层,发展后导致病斑以上茎、叶枯死。

3.3 防治方法。防治灰霉病应遵循综合防治的原则。彻底清除田间残枝,深耕深翻耙细,翻晒土壤。适时播种,提高田间排水能力,切忌大水漫灌,雨季及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根据土壤肥力,科学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其自身抗病害能力。及时清除病弱株,控制好田间密度,提高通风及采光能力。农事活动时,尽量避免伤根、伤茎叶,减少人为造成的伤口,可有效降低植株染病几率。

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5%嘧霉胺800倍液稀释喷施,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施,5~7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发病中后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粉剂500倍液等喷施防治,8天左右喷一次,连用2~3次。建议几种药物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

4 白粉虱

白粉虱是危害番茄的重要害虫,以吸食植株汁液为生,不仅严重危害植株生长,还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者。虫害发生后,会造成叶片萎缩、褪色,影响光合作用及养分的输送,导致植株衰弱枯死。可用25%蚜虱统熏杀或25%蚜虱螨熏杀1000倍液,或30%的白粉虱烟剂熏杀。

猜你喜欢
防治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