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国 李霁 刘丽君 张凤云
摘 要:日本高等专门学校教育是日本教育系统内的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日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具有专门技术和专门技能的高度专业化的专门职业人。日本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的学生普遍专业技能过硬,动手能力强,严格遵守职业操守,而这些正是中国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所缺少的。探究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特征及其升学路径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日本高等专门学校 升学制度 文部省 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c)-0131-04
我国目前就业市场上,一方面用人单位开出了令许多高级“白领”都羡慕的优惠待遇;另一方面是各个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签约率普遍都很低,这固然受到世界经济环境和中国经济新常态等大气候的影响,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的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过硬,没有真正摆脱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以实验、实训为辅的模式,必须使得我国的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的需要。上述中国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缺少的正是邻国日本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的强项。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完善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确保实践、实验和实训环节及毕业生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教学理念、办学措施及其升学制度都将与我国专业教育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1 日本高度专门学校的沿革
自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历经十年的“恢复期”,已经达到战前的水平,部分产业的发展甚至远远超过了战前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社会需求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各个领域的职业人,仅仅依靠普通高校培养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生产力大军的需求。1962年起根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法令,日本高等专门学校(College of Technology in Japan)获准设立。在日本文部省的官方网站上,是这样定义高等专门学校的,高等専門学校は実践的·創造的技術者を養成することを目的とした高等教育機関です,称其为以培养具有实践和创造能力的技术人员为目的的高等教育结构。
根据文部省截止2014年的统计数据,日本全国共有国公私立的高等专门学校57所,全体在读学生已达58765人,约6万人的规模,其中国立高等专门学校51所、在学生52814人,公立3所、在学生3956人,私立3所、在学生1995人。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是以国公立学校为主,以私立为辅的,私立学校数量仅仅占了5%、在学生人数更是3.5%以下。国公立学校占了95%的份额,这同时就意味着这部分高等专门学校的教学所需的软硬件是有保障的,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教学条件都是有充足和稳定的经费保障。由于办学之初就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所以高等专门学校在学制的五年内一方面进行本专业的系统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要掌握好本专业的技能和技术,使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专业技能都能很好地掌握。
2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特征
2.1 确保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采用5年一贯制(商船专业5年半)
文部省规定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从初中毕业生中招生,学制是五年一贯制,但商船专业的学校的学制都为5年半。尽管文部省对其所管辖的国立商船专业的高等专门学校的要求也是5年一贯制的要求,在这5年内,前3年主要是普通课程的学习,后2年是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商船专业的学生有长达1年的海上实习。商船专业的高等专门学校的学制成了3年普通科目的学习、1年半的专业课程学习和1年的海上实习共计5年半。
由于日本是一个周边都是海洋的国家,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把重视海洋利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的专业划分也是分为商船类和非商船类,非商船类的专业再往下细分为工科类、流通类、经济类等,这也足见日本国家对商船类专业的重视,其实反映的是日本的海洋运输、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对日本国家的重要性。日本的商船高等专门学校目前全国共有5所,从西日本往东统计,分别是大岛商船高等专门学校、广岛商船高等专门学校、弓削商船高等专门学校、鸟羽商船高等专门学校和富山商船高等专门学校,这也是日本重视海洋战略在高等专门学校专业设置上的体现。
2.2 专业教育在理论传授的同时重视实验、实习和实训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专业分为商船类和非商船类,非商船类有可以分为工科和非工科类。在工科专业里有机械制造、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控制、材料科学、化工工程、土木建筑、环境工程等,非工科类的专业设置有经营情报学、国际流通、情报设计等。商船类专业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度化的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在外海航行的船舶上工作的职员,为达成此目的,商船高等专门学校安排每个学员一年的航海实习,学员在一年的航海实习中,完成既定海上实习科目、海上救助以及处理可能碰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诸如遭遇到极端恶劣的天气、海上抢劫等。工科类的电子控制工程、非工科类的国际流通专业的学生除了接受一般文化素养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还要接受专业岗位的职业操守和职场礼仪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本专业的制定的实验和实训等实践环节,并到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现场完成相应的实习内容和实习期限,日本高等专门学校都有自己的实习关联企业,有学校方面去直接寻找关联企业的,也有通过行业协会寻找实习关联企业。由此可见,不管是什么专业的日本高等专门学校,都有相应的实验、实践和实习环节,不像国内的一些职业院校那样仅仅做成课内实训报告留待日后检查用,或者图简单省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实习单位。
2.3 学校教学与全国范围内的多种技能大赛有机结合
高等专门学校的一般科目主要在5年一贯制的前3年完成,但职业教育的理念和精神的传播却是贯穿于整个学制的全过程。高等专门学校是以为企业提供具有专业技术、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职业人为目的的,所以要根据平衡配置了一般科目和专门科目的教育课程设计来培养学生,使其掌握作为一名日本社会需求和期盼的职业人所必需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实践技能。日本的关东、关西、东北或北海道地区常举行各个专业的技能大赛,而全国性的职业技能大赛则可反映出各县之间、各专门学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层次和水平,各县、各专门学校之间通过比赛来找差距、查原因、挖潜力。日本高等专门学校联盟每年都要举行全国性的机器人大赛、计算机编程大赛、工业设计大赛、点子对决赛,这样的比赛不仅带动了各高等专门学校之间的竞争,你追我赶,大赛后各学校之间互相交流经验还使得高等专门学校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当然各个高等专门学校之间有时也进行体育比赛,主要是棒球大赛,全国规模的体育大会也有,这也加强了沟通,促进了了解,增强了学习兴趣。通过学校教学与区域性或全国范围内的多种技能大赛有机结合,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参赛自豪感,以赛促学,无疑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同时在5年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参加技能考试,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2.4 确保学生质量不盲目扩大招生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自设立以来,其毕业生一直受到社会,尤其是受到产业界的较高评价,这与学校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定位、严把教学质量关是分不开的,教学质量是学校能否持续办学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中国的高职院校每年招生动辄一、二千人的规模,有时一个班就三十几个学生,达到或超过四十人规模的班级也绝不罕见。而在日本高等专门学校,同一年入学的相同专业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25人,理论教学完毕就有相应的实验和实训来检验理论教学的掌握状况,老师在实践教学时如果学生人数过多,就不能很好地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接受和掌握的程度。学校的占地面积、办学经费和实验设备以及师资配备状况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招生规模,所以日本高等专门學校的学生规模是严格控制的,根本原因还是严控教学质量、注重实训、实验的效果,确确实实做到了把学生的实践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2.5 与都道府县紧密联系依托地方服务地方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是日本经济高度成长时期,为适应其对大量的具有专业技术、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而设立的。从1962年的12所国立高等专门学校开始,已发展到现在的51校55处校园的国立高等专门学校和3所公立、3所私立共计57所的规模,为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急需人才。57所国公私立日本高等专门学校从在日本全国的分布来看,几乎遍及日本全国本土的47个都道府县。在北海道和东北地区全部是国立高等专门学校,共10所,在关东和甲信越地区有7所国立和1所公立、1所私立,在东海、北陆、近畿地区有12所国立和2所公立、2所私立,在中国、四国和九州地区全部是国立高等专门学校,其中中国、四国地区是13,九州地区9所。由于高等专门学校在5年里,前3年以一般科目学习为主,后2年以专业科目为主,但这并不是说前3年没有职业教育,也不是后2年无一般科目的教育,而是职业教育和专门知识的教育贯穿于整个在校期间,且职业教育和专门知识的教育在每年进行的教育中比重是逐年增加的。而职业教育、实验、实习和实训离不开实验器材和实训场地,而工厂实习就决不是学校所能提供的,这就要依托地方,依托企业。日本的57所高等专门学校都对与地方的相互合作极为重视,他们都常常与学校所在地域的技术中心、研究所和产业界展开共同研究、承担他们所需的开发项目或与他们进行技术合作,高等专门学校方面也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以地方产业界和地域居民为对象的公开讲座。企业也愿意为校方提供培训基地和实训场所,于是学生也常常在地域企业就近实习,毕业生也优先考虑为地域经济服务。
3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升学路径
由于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是严格按照既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又有专业实践、职业技能的教学体系培养的,所以当他们从高等专门学校毕业时,已经是能够直接参与到日本社会的经济建设中去的具有应用能力和一定创造能力的职业人。踏入社会的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历来受到日本企业界、日本社会的很高评价,对于毕业生来说,历年的就业率都很高,即使在当前全世界经济减速、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情况下,高等专门学校的就业率也远远高于同期其它类别的毕业生,有些专业甚至出现了社会对其需求的人数高于毕业生人数的状况。然而毕业后参加工作,并不是全体毕业生的选择,其毕业后的去向还包括准备进一步深造和其它的可能,具体情况可从根据日本文部省高等教育局专门教育科公布的2012年3月的统计资料所作的下图中清晰反映出来。
由日本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去向图1可知,应届的毕业生中有39.1%的选择继续深造,也就是说,每五位毕业生中就有约两位选择升学,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何升学,升到什么地方去,以及有无明确的规范和相应的管理体系,好在日本在这一方面已先行一步,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有着成熟的升学制度设计。首先是符合条件的高等专门学校的毕业生皆有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学历提升的空间。本来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在5年学制期限内(商船专业在5年半内)完成规定的基础科目、专业科目和实验、实习学分,可获得准学士学位,另外如参加过相应的技能考核并通过,还可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其次对于要求进一步学习的高等专门学校的毕业生来说,针对是想继续在该校完成该专业还是期望离开该校到其它大学去深造的不同情况,皆有精准对接到他们期望深造院校的途径,并有机会获得更高的学历。日本大部分的高等专门学校都设有专攻科目班,这个班就是为了已经在高等专门学校毕业,而又希望在该专业接受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的学生而设置的,时间为两年,两年的专业学习后,经过独立行政法人的对其学习评价以及学位授予机构的材料审查,符合条件者可获得该专业的学士学位。
对于那些没有设立专攻科目班的高等专门学校的毕业生来说,如果要求继续深造,可申请其它有此专业的专攻科目班的高等专门学校学习,或者进入有此专业或相近专业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学习。在日本,对于编入四年制大学三年级的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一般不是单独组成一个班,而是与其它三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在中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参加专转本考试的,合格者进入本科院校的三年级学习,常常被编成一个专门的“专转本”班,这实际上不利于这部分学生的很好地融入本科院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这等于给他们贴上了一个无形的标签。编入大学三年级的高等专门学校的毕业生,由于与该大学的三年级学生同样的课程、同样的班级、同样的老师,所以很快就融入了新的学习环境,有益于这部分学生继续他们专业科目的学习。
4 结语
日本高等专门学校是包含中学后半阶段学习在内的5年制(商船高专为5年半)的高等教育机关。根据日本战后的学校教育法规定,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除了要接受相当于普通高中课程的学习外,还要有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高等专门学校的设立目的和将来就业的定位其实决定了它的学制、课程体系的设计、招生规模以及普通科目与专业科目的分配比例等。由于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就确立了海洋立国的战略定位,把商船专业特别划分出来,成立了商船高等专门学校,所以在专业划分上要区分商船和非商船专业。非商船专业主要也是指工科类、技术类的专业,设立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初衷就是在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期,为培养大量有实践能力的技术人员,对于这样的初衷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它的目的本质是不变的。同时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规定了它的学制,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一般科目和专业科目以及实验、实训和工厂实习的要求,商船高等专门学校是1年的航海实习。学校方面与地方企业、地域技术中心紧密联系,使得他们实现利益双赢,毕业生为地域企业服务,提供发展地方经济所需要的合格的劳动力队伍,地域企业也为校方提供工厂实习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地方学校地方办,办好学校为地方。学校方面把教学和参加全国性的技能大赛、获得该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技能证书有机结合起来,使得专门学校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更有针对性,同时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上述对日本高等专门学校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日本专门学校的很多做法和其升学制度对中国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是有很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的。
参考文献
[1] 崔成学.日本的AO入学考试[J].外国教育研究,2003(2):6-8.
[2] 寺田盛纪.職業教育·専門教育の国際比較の視点からみた日本の人材育成の現状と課題[D].名古屋大学大学院,2011.
[3] 樋口美雄.国際比較から見た日本人の人材育成―グローバル化に対応した高等教育?職業訓練とは[D].財務省財務総合政策研究所、 財務総合政策研究所,2012.
[4] 石岡 学.「教育」としての職業指導の成立―戦前日本の学校と移行問題[D].勁草書房,2011.
[5] 刘春生,柴彦辉. 德国与日本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态度的变迁及对我国产教结合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5(7):73-78.
[6] 秦虹.德、日、美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色比较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6(5):30-33.
[7] 张宇.论“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称谓的转变[J].天津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12(3):258-263.
[8] 陈戈萍.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契合[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5):17-18.
[9] 堀内達夫,伊藤一雄,佐藤史人,等.日本と世界の職業教育[M].法律文化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