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逻机经常与外军飞机遭遇,有时甚至被四架外军飞机围绕,对方与我机伴飞甚至长达一小时之久,还会做出攻击动作。“我们不退缩、不冒进,严格遵守海空规定,据理捍卫海洋权益。”
北海舰队航空兵飞行员丁家和上校,曾在南海多次穿行。丁家和所在的航空兵某师,是海军航空兵唯一的信息化部队,集侦查预警、指挥控制、战术数据通信、远程目标指示于一体。海上巡逻、维权,在那些牵动国家核心利益的海域上空,都有他们的航迹。
只要这支部队的飞机升空,邻国很快就有反应。在各方力量瞩目的东海、南海之上,他们的机翼与跟踪而来的别国战机的机翼,常常只相距二三十米。彼此的表情、手势都看得一清二楚。可以说,他们是和平时期在刀锋上行走的人。
“这么多年不打仗,军人究竟在干什么?过去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天的安全态势下,要形成威慑力,必须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像这个师这样的一线部队,军无一日不备。”北海舰队航空兵副政委杨志亮说。
杨志亮曾参加1988年在南沙赤瓜礁海域维护主权的“3·14海战”。他说,海军领导对这支部队的定义是:与航母、核潜艇部队的使命任务同等重要。
一個月前,第九部国防白皮书发布,对海军明确提出“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这是曾长期强调“近海防御”的中国海军近年来第一次转型,意味着走向远海将成为常态,执行远海多样化任务的能力也将着力提升。
“一支受人尊重的远洋海军,必须以航空兵的成熟发展为标志。”杨志亮说,“这支航空兵的信息化部队,将是未来海空作战的空中指挥中枢,俯瞰整个作战态势,是战场上的‘大脑。”
巡逻机常与外军飞机遭遇
大校宫继宏难忘在南海的一次任务。
那是个临时任务,上级机关只给了一个位置点,并不知道目标确切是什么,他们必须在100公里半径的区域内耐心搜索。南海广阔而空旷,天气莫测,并且云总是很低,二三百米,贴着海面,有云就有雨,“寻找目标要从云缝里找”。
发现目标,战机穿云而下,超低空飞行,眼前赫然出现的是某国的庞大驱逐舰。头顶是黑沉沉的云层,雨点抽打在机身上啪啪直响,通过左舷窗,机组人员拍照取证。“对方没想到我们能发现他,我们也没想到是这么个‘大家伙。”宫继宏说。
每次搜寻目标,都要加满油,连续飞行七八个小时,发现目标后必须下低空,“把目标拿回来”,距离太远拍摄对后期的判读会有影响。
“这支部队一直处于直面外军的准战时状态。”杨志亮表示,因为常态执行东海、南海方向的战备巡逻任务和维权斗争,该师直接与外军的军舰、飞机近距离对峙交锋达200余次。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这支配备某新型信息化战机的部队,就受命执行某岛礁的侦察巡逻任务,在敌军炮火威胁下不辱使命。
丁家和说,每次在海上执行任务,从空中俯瞰那些被其他国家占据的岛礁,心里会很难受。这些岛礁变化很快,这次去看还无人控制,下次可能就有人上去了,有了建筑物,再隔一段时间就发现机场在扩大,还竖起了导弹发射架。
而他们的探查结果,常常会成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手中的铁证。
丁家和说,过去飞南海,下面很少看到“我们的船”,现在常能看到渔政船、海警船,而那些“有想法”的外国军舰附近,总有我们的军舰在游弋。在东海,每次巡逻机升空,都有不同国籍的飞机前来挑衅,或是发出警告提示我方离开,或是展示导弹挂架向我示威。该师的飞机也会依法据理力争,沉着应对,并及时拍照取证,展示国威军威。
巡逻机经常与外军飞机遭遇,有时甚至被四架外军飞机围绕,对方与我机伴飞甚至长达一小时之久,还会做出攻击动作。“喊话很正常,也很频繁,根据范围距离不同,语气也不同。”飞行员张君宝说,“我们不退缩、不冒进,严格遵守海空规定,据理捍卫海洋权益。”
每个飞行日,工作时间6-8小时,但前一天下午就要开始准备,晚上走航线练程序,9点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提前到场准备,返航后还要作讲评回放。丁家和说,这就是他们单纯的生活,几十年如此。
是“大脑”,而非“铁拳”
丁家和心里很清楚,一旦有战争,他们驾驶的预警机是首要攻击目标,“信息化战争中,第一招就是在对方机场上打掉预警机,不能让它升空。”
预警机是现代空中作战体系的核心装备,可以在全空域范围内跟踪监视目标,并对作战飞机编队进行有效指挥和协同。对于拥有预警机的一方来说,战场是单向透明的,缺乏预警及支援的空中力量,在现代空中战场上则脆弱而危险。
1944年美国改装的世界上第一架空中预警机试验机AD-3W“复仇者”首次试飞。从此,以预警机为代表的信息化战机,就成为世界各国航空兵先进程度的标志。有人说,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良好的预警机,即使作战飞机只有敌方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
今天,信息化战争是“读秒之战”,而以预警机为代表的新型战机,战斗力形成加快一步,整个体系作战力量就能多赢得一秒的先机。
“我们的预警机研制多么艰辛,西方国家技术封锁,真正高精尖的东西,人家是不会给你的。但我们不能再错过一个时代的机遇。”杨志亮说。他更愿意将信息化战机比喻为“大脑”,而非“铁拳”。
“我们的舰艇编队一出岛链,就有外国军机抵近,甚至贴着桅杆飞行。”杨志亮说,没有制空权的军队不堪一击。他说,现在,北海舰队航空兵直面对手成为常态,对一些国家的海上活动密切关注,每次对方有飞机凌空,我们都会跟踪监视。“这是一种表态,告诉你我有这个能力。”
他表示,随着未来海战场的拓展,新型舰艇入水,更需要空中预警的中枢作用。而要成为真正的远洋海军,维护国家的远海利益,舰船仅仅是平台,航空兵能否走出去才是真正的标志。
(《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第23期 王庆厚、郭晓斐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