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的高校协同办公系统

2015-05-30 05:32孙涛
关键词:办公客户端协同

摘要:移动协同办公系统使高校工作人员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直接利用移动设备,方便快捷地浏览、咨询和处理校园事务。基于功能化、节约化的思想,通过对Android、SMS、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在原有的校园协同办公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Android的高校协同办公系统。系统具有较高的联网实时性,满足外出或出差在外的高校工作人员对移动办公的需求,节约了高效办公的运营成本,为高校办公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关健词:Android 高校 移动协同办公

目前,协办公系统在越来越多的高校被使用[1,2,3],为管理者提供了决策和审批的科学依据;简化了办公流程,减少了高校办公管理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加对于流程的管控能力和工作效率。但是,大多数的高校的办公系统是基于校园局域网的,对访问的IP地址有限制,办公人员出差在外、或者不在办公室,则不能访问协同办公系统。

近年来,随着移动3G,4G通信网络的发展,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智能手机和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的普及,使得移动办公成为了可能[5,6,7]。因此,高校办公人员可以通过手机作为客户端进行办公,特别是能及时地处理紧急事务,如此对办公人员来说不仅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够加强远程协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财力和物力[8,9]。

本文的目的是构建基于Android平台的高校协同办公系统。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联网实时性,满足外出或出差在外的高校工作人员对移动办公的需求,为高校办公模式提供了移动协同办公的新思路。

1 系统架构

本着功能化、节约化的思想,尽量应用原有的高校协同办公系统,设计基于Android的高校协同办公系统。整个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高校协同办公系统、前置机、推送服务器和Android移动客户端。

①高校协同办公系统:各高校原有的基于校园局域网的协同办公系统。

②前置机:主要功能是进行高校原有的协同办公系统和移动客户端之间通信数据的过滤和转换。由于移动通信技术带宽的限制,要想最大程度地减少Android移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数据量,这就需要前置机具备数据过滤的功能。前置机将高校协同办公系统获取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过滤,并传输给Android移动客户端。客户端解析数据并显示。数据转换功能是接收到Android移动客户端发送的请求,转换成原有协同办公系统服务器的请求并发送。

③推送服务器:推送服务器的功能是将原有高校协同办公系统的各项信息及时推送到移动客户端,并在客户端提醒,保证紧急事务能及时有效的处理[10]。

④Android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是直接服务于用户的,不仅要求具有美观性、友好性的UI界面,而且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2 客户端设计

2.1 功能模块设计

以某大学为例,根据学校办公的需求,设计的高校协同办公系统包含的功能块有:我的公文、我的邮件、手机短信、通讯录、通知公告、文件管理、公文处理、会议管理、物品管理、请示汇报、媒体报道、个人助理、系统管理等,系统功能模块。

2.2 界面设计

高校协同办公系统客户端主界面采用目前最流行的职能手机十二宫格图标排列设计方式,采用大图标显示,用户进入相应的功能只需点击相应的图标即可,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的特点。

3 系统实现

3.1 开发模型

系统开发模型采用Evolutif公司提出W模型[11]。W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有利于尽早地全面地发现问题,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加快项目进度。

3.2 开发环境

系统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开发语言采用Java语言,并同JavaScript、XML、CSS、Ajax 等技术相结合。使用轻量级的SQLite 作为系统数据库。开发平台采用Eclipse3.6,集成Android SDK 和ADT插件。

3.3 安全性策略

某大学原有的协同办公系统对校园网外部的访问采用了IP访问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构建了移动协同办公系统后,对移动客户端的访问,不能采用IP访问控制策略。为了提高系统访问的安全性,采用以下安全性策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①系统采用防火墙加访问控制的方式,将前置机放置在防火墙之后,来自外部的攻击可以被阻挡,防火墙提供地址映射功能,保护系統地址不直接暴露在外部。

②移动用户在访问前置机时需要进行身份认证,这样就可以确定该用户是否可以使用移动办公应用,从而防止非法用户或其他非授权人员的访问。若用户丢失或者更换手机,为防止数据流失应立即注销设备识别号。

③把系统设计为不保存离线数据,并且使用完移动应用后应该马上清理缓存,如此可有效避免数据被非法窃取或拷贝。

3.4 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高校协同办公系统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块有:我的公文、我的邮件、手机短信、通讯录、通知公告、文件管理、公文处理、会议管理、物品管理、请示汇报、媒体报道、个人助理、系统管理。

我的公文:存储近期公文,查看便捷。

我的邮件:可以对邮件进行收发、查看、编辑等简单操作,方便用户及时阅读并处理信息。

手机短信:使得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间的联系成为可能,便于及时传递工作信息。和智能手机一样,具有收发短信等基本功能,还可以实现重要短信的群发设置,有效避免重复输入的麻烦,为用户节省时间。

通信录:能够有效地记录并管理和工作相关的各种人员的通信方式,方便用户通过不同条件查找自己所需联系的人员并直接打电话或者发信息。

通知公告:包含通知、公告、新闻、文件等相对静态信息的发布和浏览,特定员工可以进行通知的发布,一般用户可以进行查看、修改、删除所发送的通知,还可以回复接收到的通知。

文件管理:管理和查看现有文档,上传已编辑好的工作文档,下载系统公告、通知等中的所需文档。

公文处理:上传、转发、归档、分类相关公文的电子文档;主要包括收发文流程的过程操作:任务建立及流转、数据修改、任务督办等。

会议管理:通过协作,用户可以安排多人会议,会议安排人员可以看到所有需要参与人员的可用时间,以此根据会议内容和时间的需要安排最合适的会议举办时间。安排完成后,会议参与人员也可以在线看到会议时间,并收到短信通知。

物品管理:主要完成日常办公等物品的购买和分配管理。

请示汇报:主要完成重要事件向上级领导的申请、请示、汇报和审批。

媒体报道:滚动显示近期的相关媒体报道,及时掌握每一条信息。

个人助理:设置、查看并管理自己的备忘记录、行程安排及临时信息的及时提醒等,使用户不错过每一个重要安排。

系统管理:保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能有效、协同和安全地工作,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及习惯进行相应的系统设置。

4 结论

与传统的高校协同办公系统相比,基于Android的高校协同办公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①将目前先进的移动通讯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技术应用到移动协同办公系统中,利用Android平台开发协同办公客户端系统。用户直接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办公,满足移动办公的需要,提高办公效率。

②运用Android 推送技术,实时将会议通知、办公邮件、公文处理情况等行政事务信息自动推送到移动终端设备。

③缩短了现有办公流程,从而节省高校管理的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1]Ciurea C.The development of a mobile application in a collaborative banking system[J].Informatica Economica,2010,14(3):86-97.

[2]李松,梁晟.基于3G网络的Android系统移动OA客户端设计与实现[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2):16-18.

[3]Dustdar S,Gall H.Architectural concerns in distributed and mobile collaborative systems[J].Journal of Systems Architecture,2003(49):457-473.

[4]邹明普,叶芬,刘礼衡.基于Android技术的移动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J].国土资源导刊,2014:258-299.

[5]吴昊,何鹏,杨曼.基于Andriod的温室大棚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3(11):79-83.

[6]张澜宇.基于移动设备的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2.

[7]谭翔纬.基于Android平台的微型OA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1.

[8]韩丽红,祝荣欣,李海越,雷宏.基于B/S+C/S的高校科技协同管理综合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煤矿机械,2014,35(3):221-224.

[9]王辰.基于Android的移动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平台研究与其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

[10]李翠娟.基于Android平台的即时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

[11]杨生举.基于Android4.0平台的移动政务办公系统研究[J].甘肃科技,2013,29(10):13-15.

作者簡介:

孙涛(1976-),男,陕西长安人,工商管理硕士,西安科技大学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副处长,工程师。

猜你喜欢
办公客户端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基于Vanconnect的智能家居瘦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U-CUBE共享办公空间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