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诚
摘 要:电视节目录制过程中的人际传播和日常人际传播不一样,它表现出来的特质是趋向平等和相对封闭的。本文通过探讨节目录制过程中的角色交流、人际传播在节目录制中各个状态的表现以及录播节目和直播节目中人际传播的差异,揭示普通受众可能无法看到的场景——节目录制时主持人、现场导演、嘉宾、现场观众等不同的角色如何“各司其职”,他们在幕后进行着怎样的人际传播;在节目录制开始前、节目录制过程中和节目录制完成后各角色之间的人际传播发挥了什么样的功效,有什么不同等等。这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电视节目幕后不同于荧幕前的传播状态。作者试图通过阐述如何通过把握节目录制过程中的人际传播来给大众传播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电视节目;录制;人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3-0124-02
在大众传播无孔不入、网络传播兴起并迅速成长的时代,人际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打人们出生伊始就与人际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一声啼哭引来的母亲关切的眼神、第一次被护士轻轻抱着、包括第一口甘甜的乳汁,这些都属于人际传播。视觉、触觉和嗅觉传播是最早的,也是最原始的人际传播形态。接下来就是学说话,人们学会说话的同时也学会了思考,这就形成了自我传播(自言自语实际上也是一种人际传播)[1]。人际传播伴随人们生活和成长,而当人际传播从刚出生时的一种本能态的传播变成自身可控性较强的传播时,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就变得难以捉摸。它会由于人们当时的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等产生不一样的传播效果。
现在很多电视节目把人际传播的直接优势运用到节目中去,以增强与受众的交流感,提高收视率。其实受众看到的电视节目和节目实际录制时候可能会大相径庭,在录制过程中也经历了多种多样的人际传播[2]。人际传播会对节目的录制产生何种效果,正是这篇论文要探讨的。
大众传播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电视节目更是专注其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有些节目不仅有主持人控场,还有工作人员的现场调度、嘉宾的参与、现场观众的观摩等等,每个角色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节目录制的整个过程,并且通过人际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一、主持人和嘉宾的交流
访谈对象可以说是访谈节目的中心,整个节目都是围绕访谈对象而展开的,主持人要做的就是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尽可能挖掘被访者与受众分享的事情,把它们呈现给受众。让受众通过主持人与嘉宾交流中获得“人际传播”的体验。
首先,主持人给访谈对象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这里包括服装、仪表、肢体语言等非语言符号的传递。虽然在演播室录制节目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有所差异,但是人际传播是基于人的传播,落脚点是在人身上,既然如此,那么一个笑容也许就会让人心情愉悦,从而增强传播效果。
其次,好问题帮助主持人打开访谈内容的局势。陈鲁豫在《鲁豫有约》中采访女嘉宾的时候,常常会以“你也很瘦”为话题开场,在这个以瘦为主流审美的时代,这样的话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肯定嘉宾的美,第二是拉近与嘉宾的心理距离。打开场面后,接下来的访谈内容便更好开展。
再次,在访谈节目录制过程中,观察被访者的细节,与之进行语言或非语言的互动,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柴静在《面对面》中采访“旭日阳刚”组合中的王旭时,观察到受访者的衣着,于是在博客中写下了这段话“他俩上春晚前,彩排的时候我看他一身平常的旧绿裤子,一件洗得看不太出来色的毛衣,满脸萧条,问他在春晚上换不换衣服,他说‘不换,我没钱。有钱也只会买这样的。”这样的细节能够让受访者自如地表达自己,也让受众看到一个更真实的受访者。
最后,一个好的主持人往往会保护受访者的隐私。一般来说,访谈节目的嘉宾都是公众人物,他们的隐私底线较之于普通人来说肯定是低的多,作为合格的主持人,心里应该有个标尺,避免谈及受访者的过于隐私的事情。有一次陈鲁豫访问张柏芝,聊着聊着两个人都十分尽兴,突然间说到了一个非常隐私的话题,大大咧咧的张柏芝在说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说完之后告诉陈鲁豫刚才的内容还是不播出为好。陈鲁豫也尊重张柏芝的意思,在节目播出的时候剪掉了张柏芝的“隐私”。当谈到对方不愿提及的或是敏感的事的时候,如果不是关乎公众利益,我们有理由为其捍卫隐私的权利。放在节目中,这样不仅仅是尊重了受访嘉宾一个人,而且培养了受众的良好的媒体素质。
二、现场导演和观众的互动
为了营造良好的气氛,有的访谈节目现场会请来一些观众,现场观摩节目的录制过程。
一般来说,观众是冲着受访嘉宾或者访谈话题去的,也就是说观众参与节目录制的心态是很积极的。
笔者曾经去现场观看过《挑战主持人》的录制,节目开始录制前现场导演和观众交流,指导大家一齐练习鼓掌,以便等到节目录制的时候观众看现场导演的指示给予掌声,增强节目录制效果。
当录制竞技类节目时,现场导演还要注意把观众划分成不同的方阵,指导观众们呼喊本方阵口号,并且和观众代表交代录制需要的效果以及如何面对镜头等等问题。
三、主持人和观众的接触
虽然观众在现场观看节目的录制过程,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和受访嘉宾进行直接交流的。这时候就是主持人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有的主持人会就受访者的某个话题到观众群里进行访问,有的主持人干脆把观众请到台上一同参与节目录制。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像润滑剂一样,把受访嘉宾的情况和现场观众的问题、观点交代清楚。
主持人能用观众的眼光来看自己的节目是非常可贵的,所以说把握好了现场观众这一环节,能极大调动节目录制的气氛,无论是受访嘉宾、现场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能融入其中。
一度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的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就特别擅于和现场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给笔者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他会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称呼观众“大爷”、“大妈”,所用的语言也是平实而真诚,使人没有距离感的,他对待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是以一种自然流露的状态和他们交流,比如在年龄稍小的观众发言后,他会轻拍对方肩膀示意对方坐下,很多观众都说崔永元就像自家邻居,在谈论问题的时候,总是使他们敞开心扉,把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就是崔永元充分运用人际传播的效果。
四、现场导演和主持人的沟通
主持人和现场导演之间的交流可能影响整个节目的进程和效果。进过演播室的人都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录制或者直播,都得看导演的指示。这是因为现场导演在其中起到了一个连接主持人和电视机前的受众的作用,他们负责“把关”节目质量,并且及时把录制中的重要讯息传递给主持人。
主持人在节目中好比一场音乐会的演奏者,“调场”则是指挥。在《挑战主持人》的录制过程中,主持人多次和“调场”就走位问题、灯光问题等进行沟通,“调场”就主持人反馈的问题再和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协调,过程虽然短暂,但是显示出的专业素养令人称道。
由于节目录制现场人员复杂,时间有限,主持人不可能做到和每个人都进行人际传播,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也许主持人、嘉宾、参赛选手是主角,但是现场录制的时候“调场”是控制整个局面的人。这也有助于节目及时调整录制轨道,实现更好的录制效果,奏出更加和谐的乐章。
五、直播录制和录播录制中人际传播的区别
前文讨论的是录播节目录制的一些基本情况,直播节目与之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直播节目一般是延时30秒播出,所以直播节目的录制应该一气呵成。为了不影响节目录制出来的音画效果,主持人和导播之间通常是用非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在直播新闻节目中,主持人往往是接受导播提示的一方。这就要求主持人和导播事先多沟通、多交流,及时反馈和总结,互相熟悉各自所表达的“符号”的意义。
大家熟知的大型早间新闻直播节目《朝闻天下》中,有一次主持人在播完一小节之后补妆的画面,被导播以直播的方式“切”给广大的观众朋友看,虽然观众们都纷纷表示理解,但是这确实体现出主持人和导播之间人际交流不足导致的一些纰漏。其实一台机器背后都是人在操作,所以人和人的交流显得至关重要。主持人和导播之间加强人际交流,能使得新闻节目的录制更加顺畅、更加自然。
六、结 语
当今时代正处在一个剧烈的转型期与变革期之中,近代电子媒介的诞生到发展再到高潮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如今飞速的发展,使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研究领域互相交错、相容。
电视节目属于大众传播中的一种,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而人际传播的传播者是个体。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而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而人际传播的对象也是个体。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而人际传播的信息丰富而复杂[3]。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而人际传播则双向互动交流很强。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人际传播是非制度化的传播[4]。人们应该发挥人际传播的诸多优势来提升大众传播的效果,共同营造一种更加贴近人性的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怡红.西方人际传播研究的人文关心[J].国际新闻界,1996(6).
[6]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9).
[7]王怡红.人与人相遇[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8]陈力丹.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10]张炯等.中国文学史:第九卷·当代文学编[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
[11]科研.刘娜.情感类谈话节目:感性至上与理性回归[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
[12]宣伟伯.传媒信息与人[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13]陈力丹.试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J].国际新界,2005(3).
[14](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5]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杨沫专集[G].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编,1979.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