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养老?

2015-05-30 10:48张秋艳
2015年28期
关键词:养老服务业养老模式

作者简介:张秋艳(1982-),女,汉族,河北唐山市人,管理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摘 要:随着老龄化的日渐严重,我国从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国家,如何养老成为当前和今后我们必须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如何养老、靠什么养老以及完善养老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养老模式;养老支柱;养老服务业

根据2011 年老龄化人口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76 亿,占总人口的13.7%,老龄化水平从1999 年的10%增长到目前的13.26%,是总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育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家庭的空巢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养老成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

一、如何养老

目前我国比较常见的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每种养老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

(一)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提供的对老年成员的生活保障,其中包括经济保障、服务保障和精神慰藉等内容,是我国传统的养老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子女养老”和“在家养老”的结合,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亲情为纽带的养老方式,对于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城市化以及人们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的改变,使家庭养老的功能有所弱化。

(二)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举办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老年人的吃、穿、住、用、行等日常照料都由机构负责,使老年人得到较为集中的照顾和有序的生活。

机构养老的显著优势是吃住不愁、安全性有保障。但缺点也很明显,与社会脱节,无法完全满足老人的心理诉求,很容易使老人自我封闭,渐渐孤独。另外,机构养老资源呈现出“哑铃形”,豪华型和简陋型居多,而适合大众的中档型较少,国内许多大城市的养老机构已经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因此社会养老机构从数量上、质量上还没有完全跟上现在的养老需求。

(三)社区养老模式

国内媒体进行了一次针对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调查,结果发现,仍有大多数(60.78%)的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愿意去养老院养老的只占14.67%。社区养老是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过渡”养老模式,老年人既能住在自己家庭或自己长期生活的社区里,又能享受社区养老机构或相关组织提供的养老设施及养老服务,被称为“无围墙养老院”。

社区养老模式的出现,有效的弥补了家庭养老模式和机构养老模式和的不足,使老人既能享受在家的自由,又能在需要“帮一把”的事情上,如吃饭、理发、就医、居家维修等方面可以利用社区资源,方便了老人,也缓解了家人照顾的压力,是被普遍看好的养老模式。

随着养老产业的发展,我国对各种新型养老模式进行了探索,出现了泰康之家、太阳城等比传统的养老院软硬件条件都更优越的高端养老社区;同时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也出现了自由度和体验度高的异地(候鸟式)养老;另外还有志趣相投老人们自愿结成的“互助养老组”等模式,多种养老模式的出现,丰富了养老资源,满足了多层次的养老需求。

二、靠什么养老

世界银行等机构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三个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并通过很多国家的改革经验证明其是可行而成功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依照国际惯例包括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三大支柱。

(一)第一支柱是基本社会养老保险

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由政府通过缴费方式,强制执行,覆盖全社会。基本养老金的替代率由1999年的75%以上,下降至目前的40%以下,这也意味着退休人员已无法依靠基本养老金来维持其生活水平。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人口红利已经消失,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有很大压力,为了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延迟退休方案》和《养老金入市方案》,将于近几年执行。

(二)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是在政府鼓励下自行建立的一种补充养老,采用个人账户积累和市场化运营模式,此模式自2004年5月开始启动正在逐渐发展。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14年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已达7,688.95亿元,按照目前发展速度和环境,预计今年底将突破1万亿。

企业年金并不像基本社会养老保险那样实行普惠制,而是对参加主体有经济能力、财务承受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只是一小部分“效益好”的企业才能加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目前已经开始着手研究新政策,适度降低企业年金准入门槛,防止企业年金成为“富人俱乐部”。

(三)第三支柱是商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是个人自愿性的养老金。目前各保险公司已经推出了各种涵盖寿险和养老保险的产品。同时一些新型保险产品也在探索中,如目前在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四个城市展开的“以房养老”保险试点,采用的是反向抵押逆按揭方式,就是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除了不能买卖,可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出租的处置权,保险公司则定期向老人支付养老保险金,老人身故之后,保险公司获得房屋的处置权,处置所得,优先用于偿付支付给老人的养老金以及相关手续费,如有剩余,则归老人的继承人所有。其最大问题是受到我国传统观念的羁绊,需要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而被接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备什么样的经济实力,才能握有选择如何养老的主动权,为保证我们具有自由、体面的晚年生活,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在退休前做好退休养老规划,借助保险、个人理财等方式让生活更美好。

三、完善养老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我国老龄化问题存在着资源紧张、养老水平不均衡等问题,针对我国养老现状中存在的养老危机和养老压力,国务院于2013年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健全服务体系、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发展环境的目标。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中规定了老龄战略规划体系、养老保障体系等多个涉及养老的体系建设问题,并明确提出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但近来媒体关于养老机构的负面报道日益增多,在养老机构的准入、养老合同、养老纠纷等问题中,人们也开始逐渐思考关于养老机构的监管问题。在养老服务体系“五年建设规划”中也针对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

通过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制度和意见,可以充分预测未来养老行业的发展会更加完善,养老的各项制度、经济、政策及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建设会更加完善,而这一市场的开发也会更加广阔。相信我国养老这项社会公共事务,在政府引导,家庭和社会共同发力的情况下,一定会做的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2] 《2014年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

[3]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

猜你喜欢
养老服务业养老模式
我国老年护工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发展“互联网+”老龄服务产业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引导城市消费对接旅游消费的异地养老模式探索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引导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探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开封养老服务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保障模式与对策
论社会工作介入老年服务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