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艳艳
【摘要】通过描述胶东半岛的庆生仪式,找出后者比前者的变迁之处;分析变迁的原因;指出不论是传统乡村的庆生仪式还是现代城里的庆生仪式,都寄托着亲朋好友对宝宝生活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关键词】庆生仪式;胶东半岛;变迁;原因
胶东半岛地处中国华北平原东北部沿海地区,山东省东部,是指胶莱谷地或胶潍平原以东的山东半岛地区。从行政区划来分,包括烟台地区、威海地区和青岛地区。多丘陵地。北临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临黄海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胶东半岛的地理位置相当于先秦和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地理位置。
胶东半岛历史文化悠久。相传,秦始皇东巡至威海市文登县,召集天下文人到一座山上饮酒作赋,谈论国家大事。这座山的名字“召文台”便由此而来;而“文登县”中的“文登”,便是取其“文人登高”的意思。
胶东半岛不仅历史文化悠久,对东亚地区文化也有一定影响力。比如,中国人纪念爱国人士屈原的端午节,韩国人也在同一天庆祝;中国人有团圆节日——中秋节,韩国人也有中秋节,等等。甚至,韩国人申请将中秋节做为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胶东半岛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地理位置非常接近,不得不承认,中国文化对东亚地区文化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胶东半岛文化对他们的影响。
胶东半岛文化有其时代性和地域影响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文化中的“庆生”文化也因城镇化进程,悄然发生了变化。那么,变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城镇化是如何引起的变迁呢?这种变迁前后,半岛人民对“庆生”文化的感情寄托有否发生改变呢?下面,本文将一一展开论述。
一、问题的源起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種仪式,很多。关于仪式的研究,也一直是人类学的热门话题。目前,学术界关于仪式的研究,多是对少数民族的仪式的研究,而对汉族的仪式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汉族庆生仪式的研究,几乎没有。由此,笔者想对汉族,尤其是对齐鲁文化发源地——胶东半岛的汉族的庆生仪式进行浅述。
二、胶东半岛“庆生”仪式的历史渊源
胶东半岛“庆生”仪式源于何时,笔者根据目前所收集到的资料,无法考证。但这些资料反应出,中国最早的“庆生”源自于三国时代:“正带有‘试儿意义的抓周,相传源自三国时期。孙权称帝不久,太子孙登病逝,孙权发愁其余各子结交权臣争夺嗣。一个叫景养的平民献计:除了皇子,还要看皇孙们的品德才学。于是孙权择吉日,让皇孙们在一个盛满珠贝、象牙、犀角、翡翠、简册、绶带等物的盘子里随意抓取,只有孙和的儿子孙皓一手抓过竹简与绶带。孙权大喜,遂立孙和为太子。后虽发生了一些政变,但若干年后孙皓最终还是当上了皇帝。于是许多人便效仿这种方法来考校儿孙的未来。”
三、传统乡村的“庆生”仪式
(一)传统乡村的“庆生”仪式的过程
一日之计在于晨。庆生仪式始于庆生当天的早餐活动——吃饺子。一大清早,被邀请的亲朋好友们,伴随着鞭炮声,带着红包和手信来吃饺子。因为是重要日子,饺子区别平日:一般都是肉丸馅的(平日里,以肉菜混合馅居多),肉丸绝大多数是猪肉,也有羊肉,但后者很少。
吃完饺子,亲朋好友们就各自散去。男士以娱乐以娱乐活动为主,凑成几桌打牌或麻将;女士们则凑在主人家为中午的喜宴做准备,一边准备一边聊天联络感情,聊聊东家长西家短等等。
(二)传统“庆生”仪式中寓意长命百岁的吉祥物品
一大早,各家带着蒸制的“juju”、“老虎头”、元宝和钱去主人家喝面条。
“juju”是什么?总的来说,属于面食的一种,类似于馒头。加工成接近桔子的形状,意思是祝小寿星吉祥,(谐音“桔子”)。(图中1)
“老虎头”并不是真正的百兽之王的头,而是面食的一种。形状好像小老虎头。寓意,小孩长得虎头虎脑,健健康康,壮壮实实。其制作过程除了最后的几步,其余的步骤与馒头制作相同。所不同的最后几步是这样的:在酵母面发好以后,将面从盆中取出放在面板上,加入干面粉反复手面揉成一个结实的大面团,在再将面团切成大小约同的几个小面团,接下来用一定的方法对小面团进行加工——先揉手面团,将其轮廓弄成椭圆形,再在椭圆形的两头挤压出两个小头,但不挤掉,蒸熟了之后,看起来,像个元宝的形状;在椭圆形的中间,用刀子稍微割开一个小口子,等蒸熟的时候小口子的地方就会裂开,就像juju在笑一样,很有吉意;接下来,要用干净的梳子在面团上烙上几条平行的线,寓意,在这个小孩的一生,千顺万顺。(图中2)
“元宝”也是面食的一种,形状似元宝。寓意小寿星是家中的宝贝,也寓意小寿星将来赚得很多钱,发财。(图中3)
(三)“抓周”——传统“庆生”仪式的重头戏
过周岁生日的小孩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坐在炕上。面前摆一张木制盘子,类似于酒店服务生所用长方形餐盘。盘子上摆上供小孩抓的物品:杆称、算盘、钱、笔、书、大葱等。这些物品各有寓意:杆称代表小孩将来会做生意;算盘代表是小孩将来从事会计类等与金钱打交道的工作;笔和书代表小孩将来读书好,能考取功名;大葱代表着小孩聪明。这些物品在各家抓周现场大同小异,主家根据自己家对小孩寄予的希望而增减相应代表物品。比如,有的父母是乒乓球运动员,他们希望小孩将来有乒乓球方面的特长,会在盘子里加摆上乒乓球拍或者一个乒乓球。
抓周场面热闹非凡。打麻将的男士们,准备饭菜的女士们,还有调皮的小孩们全都围靠在过周岁生日的小寿星旁边。围在外圈的人们不得不踮起脚尖来看,有的小孩不得不让大人举过头顶才看得见。小孩抓周的时候,大家都静悄悄地,专心地看着小孩会抓到什么。紧接着,会出现一个一个的小高潮——小寿星即将抓一样东西,而又放弃,转向其他东西时,神情和举止很是可爱,围观的亲朋友好友便会笑开来,谈论一下,有的小寿星会在几样可心的东西之间,犹豫不决该如何取舍,那举棋不定的神情,更是让亲朋好友们的兴致颇高。最后,待小孩抓到周之后,大家便瞬间热闹起来,七嘴八舌地夸奖起小孩来。
(四)祈福和加强亲缘关系是胶东半岛庆生仪式的主要意义。祈福是对主家周岁宝宝的祝福;在祝福主家宝宝的过程中,各位前来的亲朋好友,互相联络感情,从而加强了亲缘关系。
四、现代城里的“庆生”仪式
1990年代中期,中国经历了改革开发近二十年的发展后,资本密集度提高,资本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这引起了人口的大迁移,城镇化进程加快。
(一)现代“庆生”仪式的过程和仪式中的吉祥物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除了极少数的青年人留在乡村务农外,绝大部分的青年人在城市发展。在城市里,大都以一家三口或四口人的小家庭为单位生活,与亲戚距离较远,与邻居沟通较少,所以,他们的“庆生”多是在小家庭内部举行,参加人数少,过程也比传统“庆生”简单得多,较平日丰盛的晚饭和饭后生日蛋糕是庆生的主要流程,放鞭炮、抓周、打麻将等流程也因禁放鞭炮的环境限制、住得较远的地域限制和工作忙的时间限制而取消了。
而吉祥物品也不再是老虎头、juju这类物品,取而代之的是长辈所送的玩具、带来福气的金银饰品等。
(二)“抓周”仪式的消逝
由于抓周仪式一般是在极热闹的场景中进行,而参加现代的城里庆周仪式的人数较少;且在城市里的生活较为开放,人们在观念上,也不再把传统抓周风俗视为庆周仪式的必需项、重头戏。现在,城市里,给小孩“庆周”过程中,抓周仪式已逐步消逝。
五、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庆生”传统文化变迁的原因
(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相对封闭的环境被打破
庆生仪式由来已久,这种传统仪式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另外,乡村环境封闭,因而庆生仪式一直被看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乡往来增多,乡村的传统思想观念被打破,庆生传统文化发生变迁。在乡村的传统庆生文化里,人们根据小寿星抓周时最先抓到的物品来预测其日后的前途、性情和志趣。而在城里的庆生文化中,大家并不看重这一点,认为这是迷信,小寿星日后的前途要靠努力而非抓周时的预测。
(二)乡村人时间较为自由,而城里人作息不同。村民每天的劳动时间,由自己说了算,在小孩庆生的那天,村民可以放下手头的农活儿,前往主家一聚,且可以同亲朋好友聚一整天;而城里人的上班时间通常是朝九晚五,只有晚饭和饭后休息时间可以庆生。时间的限制使城里的庆生仪式变得简单。
(三)乡村的庆生以“人缘”结构为基础,而城里的庆生以“地缘”结构为基础,这使参加庆生仪式的人数骤减,从而使庆生仪式中的某些环节无法开展或者没有必要开展。比如,在乡村庆生仪式中,男士会聚集在一起打麻将,女士会聚集在一起准备午餐和晚宴,由此而沟通感情,搭建人脉;而在城市里的庆生仪式中,参加庆生的人极少,使得这样的环节无法开展。再比如,在乡村的庆生仪式中,抓周时热闹非凡,亲朋好友围着抓周的小孩,起哄、夸奖;而在城市里的庆生仪式中,参加庆生的人数极少,以人多来烘托热闹气氛的抓周,变得不是很有趣了,没有必要开展了。
六、结语
随着城镇化进程,乡村人口越来越少。参加传统庆生仪式的人也越来越少。传统庆生仪式中的很多环节被简化甚至被省略。庆生仪式的这种变迁,受到城镇化进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不论是传统乡村的庆生仪式还是现代乡村的庆生仪式,都寄托着人们对宝宝生活的祝福和亲朋好友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参考文献:
[1]高辉.抓周[J].农家参谋,2012,3:38.
[2]佚名.抓周源于三国时期[J].国学,2013,5:59.
[3]张克兰.庆生仪礼的民俗学解释:以宿州西杨寨村为例.硕士学位论文.
[4]殷江滨,李郇.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问题,2012,12:23-29.
[5]许然,朱竑.近年来我国文化变迁研究进展述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29-33.
[6]马凤鸣.社会学视野下的文化变迁理论[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学报,2004,2:131-134.
[7]殷伟,殷斐然.中国寿文化[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8]黄勇.人生礼俗[M].京华出版社,2005.
[9]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