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青鯛魚「兄弟」打造循環農業產業鏈

2015-05-30 12:02朱景瑞
台商 2015年3期
关键词:生態銷售台灣

朱景瑞

「台灣鯛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最經濟、最營養的魚之一!」提起台灣鯛魚,昆山台灣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永青如數家珍。近距離觀察台灣鯛,青黑色的鱗片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個頭形態有點像鯽魚,只是尾鰭和邊鰭較長。台灣鯛的肉質可口、營養豐富且無細刺在台灣深受喜歡。這種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抗寒性較差的魚,如何能漂洋過海在昆山繁衍生息?為了能讓這些遠道而來的「台灣客」適應昆山的水土,林永青又經歷了怎樣艱辛的研究和改良過程,並最終以自創品牌「清水鯛」,延伸出一條完整的循環農業產業鏈?一切還要從林永青的「魚緣」說起。

5大秘訣 助台鯛順利「著陸」

「我從小就和魚有緣。」提及養魚,林永青可謂是個不折不扣的專家。小時候家裏建有魚塘,十幾歲的他就去魚塘幫忙做事,「早上起來不小心就會摔進魚塘里。」數年的朝夕相伴,讓他對魚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感情。「視魚為兄弟」的林永青還有一項特殊的「絕活兒」 ——單手抓鯛。他把手伸進魚塘有節奏地拍打水面,鯛魚就會主動游到他手上乖乖不動,甚至還會在享受他輕柔撫摸的同時,揮起邊鱭向他「招手致意」,看上去真的很不可思議。林永青的員工講,「整個公司只有林總一個人能單手抓鯛,我們怎麼都學不會。」 問其秘訣,林永青說:「我對生物的感知能力比較強,了解魚的喜怒哀樂和習性狀態,所以魚才把我視為同類,信任我,願意停留在我手上。這也是一種情感的傳遞和交流。」

這種奇妙的情感交流背後,是近10年的艱苦摸索。早在2006年,林永青就開始投入到台灣鯛的研發中。

「研發的過程很痛苦,大陸和台灣的氣候相差太大,每天看著魚不斷死去心裏十分的難過。但是又不得不去看,因為要了解魚的死因,死前的狀態,它有什麼『遺言』,就必須直面魚的死亡。」他常常在育苗池前一蹲幾個小時,面對著白花花的一片死魚苦苦思索。最艱難時鯛的死亡率在60%以上,幾十萬條魚不斷死去,投資損失大半,股東重組,自己也負債累累,研發一時陷入困境。

面對挑戰,林永青選擇了堅持。經過重重考量,不斷嘗試,他總結出改良台灣鯛的5大必要條件。首先,品種必須改良。台鯛的品種不改良就無法擁有適應大陸氣候的韌性和耐性。為此,林永青和他的團隊開發出了「魚苗試冷法」、「清水養殖法」等來改良台鯛品種。第二是訓練。在魚苗階段就開始對其進行適應性訓練,讓台灣鯛從小就熟悉大陸的生長環境。第三是食療。人生病了要吃藥,魚生病了也一樣。為了保證綠色無公害天然養殖,林永青在魚的飼料中加入中藥,用食療來改善魚的身體狀況。第四是營養。綜合各項數據進行調配,保證鯛魚的營養適度,防止不良或過剩。第五是監控水體。水體指標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鯛魚的換肉率、消化率、膽汁的分泌等關鍵指標,因此要嚴控水體的氨氮、含氧量和重金屬指標,為鯛魚健康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環境。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能夠抗寒過冬的台灣鯛新品種誕生,2010年初大面積試養通過,台鯛終於成功「著陸」。

循序漸進 穩步經營

近10年的不懈努力,林永青的台灣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形成了從水產養殖、銷售到高效循環農業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並形成了良性循環:鯛魚養殖、魚水灌溉、魚塘底泥施肥,產出的蔬菜、糧食和禽蛋等有機食品,一方面加工後反哺鯛魚饲料,一方面作為綠色有機食品,用「宅急送」賣給消費者;同時,他還創建了「台灣鯛故事館」,食材基本產自養殖基地,「故事館既是一個餐廳,更是一個銷售平台,它不僅展示了台灣鯛的科普知識和循環農業新概念,還可以對魚進行深加工,最終讓消費者更深入地了解現代農業,開拓更多元的銷售管道。」

在林永青看來,循序漸進、穩步經營是企業健康長遠發展的關鍵。目前台鯛年產量在80~100萬斤,還遠未達到飽和。考慮到產量問題和訂單的穩定度,企業會根據市場情況和接受程度來控制鯛魚的產量,逐步引導終端。同時,在公司的運營架構上,林永青採用了切割化經營模式,即生產、銷售和循環農業3個板塊各自獨立運營,互不干涉,相互之間清晰結算。他指出,目前各個部門已經實現了盈利,公司的發展勢頭良好,但也面臨挑戰。像是如何讓員工深刻理解企業文化,用心做事,「必須一步步地教會員工,提升管理水準。」

鯛魚為首 發展「循環農業」

深耕生態農業領域多年,林永青對循環農業是這樣詮釋的:所謂循環農業是物種與物種之間的供養關係。其核心在於環境的配套具備系統化運作,讓專業相互搭接,回到真正的生態鏈,有效的高產高質,續而優化,進化生態鏈的種子工程,以達到良性循環。為此,林永青大膽開闢出了循環高效農業示範區。

幾年前,昆山市張浦鎮政府將1300畝高效農業園區交由林永青用於高效農業的規劃。目前這片土地上已動土870畝,建成後將包括現代化魚池72個,大型循環生態水池4個,現代化實驗室3座,還設有農業示範區、農作區、生態開心農場、畜牧區、餐飲娛樂區、辦公區等。林永青指出,園區建成以後台鯛年產量可達1000噸,年產值可達1億人民幣。同時,畜牧區產出的有機肥可直接或間接用做農作物養分,農作物及禽蛋類產出直接供給示範餐廳,而有機蔬菜喂魚可以省掉70%的飼料費,還可以供給園區餐飲及員工食堂,開心農場則採用全開放式經營,使得園區內真正實現自給自足、自產自銷。「這種循環農業好處多多,既實現了農產品的衛生安全,又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環保目的,還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可謂一舉多得。」

從基地化的養殖,到故事館的深加工和銷售,台灣鯛的業態已經從農業轉向了服務業,完善和延伸了農業的產業鏈。「今後,我們還會積極發展循環農業,實行種子工程、開發新的農業產品,比如中藥、生蔬等;同時會重點打造終端市場,從區域戰開始,把綠色生態產品通過多管道銷售推廣出去,實現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猜你喜欢
生態銷售台灣
清代女性詞學生態芻議
2020年3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公司
2019年11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2019年9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2019年8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九合一選舉」催生的台灣最大黨
2018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從盧麗安到王炳忠
「台灣競爭力論壇」談台灣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