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祥
創造品牌的無形資產價值,引導我們思考要在變動競爭的市場上做一位贏的經營者,亦即:「價值的創造者」(Value Creator)。品牌的建立不是大公司才能擁有的權利,台商中小企業一步一腳印地用心經營就如同是品牌經營。
競爭力成為台商企業在21e時代的重要經營管理指標,競爭力的3R是指:
1st
R-Response(企業是否能即時對顧客/客戶的回應速度);
2nd
R-Results(企業每次的努力是否呈現累加結果);
3rd
R-Resources(企業是否能善用資源)。
運作資源規劃就是要使資源具有效益互補性與整合性才有意義,亦即使所產生的效益能有效地累加並擴大其正面的整合。為了使競爭力可以升級,在此特別提出Mikko老師個人的新論述——「競爭力的5R」:
4th
R - Righ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企業是否重視與擁有智慧財產權IPR)。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PR是無形資產的具體表現,一般以「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營業秘密」、「積體電路佈局」代表智慧財產之主體,如果台商企業擁有優質的人才,同心協力的團隊,取得品牌代理、授權、拓展新通路等,皆可以說是擁有無形資產的另一種呈現。
5th
R-Relationship(企業是否能積極佈建與外界『善』的關係)。競爭力的5R就在指引企業界若要提升其競爭實力,就必須要用心著力於更深、更柔性的軟實力耕耘。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戰爭學院院長Joseph Nye教授於1990年提出柔性國力的論述,「軟實力Soft Power」頓時成為全球國際重視的焦點。軟實力就是一種無形資產,也是促使企業增長與對外競爭最重要的力量。企業經營就是一種品牌經營,應用軟實力是企業品牌能永續經營與基業長青的最基本要素。
引導行銷界3個現象
新趨勢研究指出,21e時代,下述現象正在引導行銷界:
(1)資訊科技普及化
目前任何產業幾乎都會與資訊科技整合在一起才會產生綜合的效應(Synergy Effects)。
(2)品牌創造價值——「品值Branding Value」
價值是一種持續的信念,Kaplan & Norton 於1992年發表的「平衡計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BSC)」提出財務面(轉換無形資產成為有形價值)、顧客面(價值主張)、內部流程面(創新改變)、學習成長面(持續進步成長)4個構面的主張;平衡計分卡BSC就是在描述「你要如何對顧客提供價值」、「你的價值主張是甚麼」、「你要如何結合公司人員、系統、流程與文化來創造新價值」。品牌價值來自於顧客、消費者參與體驗一個品牌的感覺,針對一個人、一件商品、一個企業品牌整體形象之總和,是一種整體之評價(a Holistic Evaluation)。
要創造品牌的價值則要回到基本的原點來思考,亦即「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來思考」、「加入關懷Care的特質」、「以美感體驗來塑造風格與魅力」思考如何創造出獨特且唯一的差異化價值,則品牌才能夠產生真正的價值——品值。
(3)整合溝通與休閒娛樂
企業如果落實與深化服務,使優質服務力能在休閒娛樂中無所不在地呈現,創造使顧客/客戶時時都能記得並指名購買的價值,這也是另一種台商企業的競爭力之呈現。
創造品牌的
無形資產價值
「品牌是一個經營管理的無形資產概念,經由品牌可以創造企業與市場的無限價值」,國際知名的品牌鑑價公司Interbrand,目前以「領先度」、「穩定度」、「市場特性」、「國際性」、「趨勢」、「支持」、「保護」這7個要素來鑑價(Valuation),學術界稱評價,實務界稱鑑價品牌的價值。
從上述的7個要素可以得知,台商對於品牌價值的塑造,需要訂定關鍵績效指標KPI,才能有效地擴大其成效與價值。
創造品牌的無形資產價值,引導我們思考要在變動競爭的市場上做一位贏的經營者,亦即:「價值的創造者」(Value Creator)。
品牌的建立不是大公司才能擁有的權利,台商中小企業一步一腳印地用心經營就如同是品牌經營,要創立優質品牌。
除了上述所討論到的要項,今再以:
①品牌力創新思維
(Innovative Thinking);
②形象價值力
(Image & Value);
③美學設計力
(Aesthetics & Design);
④無形資產力
(Intangible Assets);
⑤整合行銷溝通力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IMC)
作為最後台商創造中小企業競爭力與品牌價值的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