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羊年春節長假已經落幕,但長假期間大陸境外遊大軍全世界掃貨的壯觀場景,依然讓人難忘。不久前財經作家吳曉波「去日本買隻馬桶蓋」一文中描述的場景再度上演,甚至更為瘋狂。日本東京秋葉原電器街各家商店的櫃檯前,擠滿了大陸遊客,馬桶蓋、電飯煲、吹風機、保溫杯、陶瓷菜刀……不問牌子不問價格,一概拿下;一些商品還頻頻出現「上午來貨,下午搶光」的誇張場面。
如此趨之若鶩,原因何在?如果這是有著創新技術內膽的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粒粒晶瑩;如果這是應用了納米水離子技術的吹風機,能把頭髮吹得乾爽柔滑;如果這是耐磨度超普通鋼60倍的陶瓷菜刀,能讓每一個主婦手起刀落,輕鬆省力;如果這是杯膽超鏡面電解加工的保溫杯,24小時後水溫依然如初;如果這是適合所有款式馬桶的馬桶蓋,抗菌、可沖洗和瞬間加熱功能,讓你使用後如沐春風……相信,這些已經足夠成為讓人無法拒絕的理由。
事實上,從電飯煲到馬桶蓋,都是所謂「工業1.0」時代的傳統產品,但它們是日薄西山、無利可圖,還是脫胎換骨、成功逆襲,完全取決於技術和理念的創新。在這個意義上,世上本無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企業和夕陽的人。
眾所周知,當下的中國製造,頗有些風雨飄搖的味道。成本優勢不再、渠道被電子商務平台瓦解、「轉型找死,不轉型等死」的悖論讓越來越多的老總們如坐針氈。然而,日本馬桶蓋們的逆襲,似乎為混沌迷茫的「中國製造」透出一絲光亮。與其擯棄本行,到處找尋「賺錢的新行業」亂碰運氣,不如在熟悉的本業裏勵精圖治,咬碎牙根,力求技術上的銳意創新,由「量的擴展」實現「質的突圍」。作為長期從事加工貿易,以精良品質和工廠管理優勢稱霸代工模式的台商,在國際品牌商的長期嚴苛要求下,做的都是國人難得一見的「好東西」;而經驗和技術的累積,使台商成為最有可能在大陸實現成功逆襲的企業群體。當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台商,把代工中掌握的先進技術和理念,應用於發展自有品牌產品,內外銷兩條腿走路,「以外養內」,圖謀長遠發展。
誠然,品牌打造和通路構建,仍然是台商的短板;尤其在電子商務正在給傳統渠道帶來革命性顛覆的當下,如何用O2O打通線上與線下,對台商來講挑戰不小。但只要能讓看似普通的產品精益求精,符合甚至引領市場需求,一如上述日本的馬桶蓋們,就一定能成功實現在大陸市場的「台商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