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杰
摘 要:机械制图是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要求学习者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并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
关键词:机械制图 模型 绘图 多媒体
机械制图对机械类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大部分学生认为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加上笔者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基础较差的初中毕业生,这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体验和学校的具体情况,从让学生认识该门课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识图绘图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感悟。
一、让学生认识本门课程
在第一堂课上课前,教师就要告诉学生:任何机械企业的生产工人,如果没有识图能力,就看不懂图样和图样上的技术要求,这样就无法生产加工出合格的机械零件产品。学校培养的是现代生产一线的新型技能型技术工人,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好这门课程。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尽管这门课程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不要害怕,只要刻苦学习,是能够学好这门课的。这时教师再拿出前几届毕业生的优秀作业给学生看,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认真努力也能学好这门课程,从而让学生正确、辩证地认识这门课程的特点和重要性,树立学好这门课的信心和决心。
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可利用教具模型和挂图对照投影图来讲课,启发学生,让学生慢慢建立起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在讲三视图形成时,可以让学生把教室的地面看成是水平面(H),把黑板墙面看成正平面(V),把侧墙面看成侧平面(W),再用一个粉笔盒托起向这三个面投影,这三个面都有粉笔盒的影子。再假设把地面(V)和侧墙面(W)展开到和黑板墙面(H)在一个平面上,粉笔盒在这三个面上的投影就在一个平面上了。这样教师再结合三维投影模型讲三视图的形成、投影对应关系、方位对应关系,这样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对照观察菱柱、菱锥、圆柱、圆锥、球这些基本体的视图和模型。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图形和模型,熟悉这些视图和所对应的空间形体,实现点—线—面—基本体—组合体的空间转换,自始至终把物体投影与物体的形状紧密联系,逐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三、培养学生识图绘图的能力
绘图在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教师单凭对书本上的几条投影规律和投影特性讲授就能让学生掌握绘图的方法,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还要讲授绘图的方法和步骤。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必须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进行思维。
在制图教学中,有很多形体表面,内部有各式各样的结构,学生绘制视图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上课时应充分利用模型、挂图这些直观的教具,再加以讲解,学生就会觉得绘图简单多了。然后教师再要求学生不断地“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既要想象出物体的立体形状,又要思考绘图的投影规律和绘图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复杂的图形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同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再复杂的视图都是由简单的基本形体构成的。例如,在讲授何种情况下画粗实线和细虚线时,教师可利用模型展示给学生看,看得见的轮廓线画粗实线,看不见的(内部、外部)轮廓线画细虚线。又如在讲授组合体时,教师利用模型,展示给学生看,叠加型组合体是由几个基本体叠加而成的,切割型组合体是由一个基本体经过多次切割而成的。这样学生一目了然,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提高了学生识图和绘图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
对于一些概念、定理、例图、例表,如果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画,就会占用太多课堂时间,给学生授课的时间就减少了。零件图和装配图比较复杂,不可能在黑板上用粉笔、三角板、圆规作图,一是劳动强度大、耗时多,一堂课教师作不了几个图;二是教师讲课的时间少,讲授的内容也就少,学生获得的知识就更少。
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讲授概念、定理、例图、例表、零件图和装配图时,先制作好教学课件,课件内容要丰富,使用要方便。教师利用课件,既能掌握授课时间,又可以随时切换跳转,对重点、难点内容可反复调动、反复讲解,这样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掌握得更牢固。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少了,教学也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教具、挂图和模型了,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讲授更多的内容,而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获得的知识更多了。
五、讲练结合
职业教育要想做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重点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机械制图这门课,零件结构类型千变万化,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类型的题目一一讲解给学生,主要要讲授绘图的方法和步骤,这就要求老师在选择习题和例题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和学生互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动作、挂图、模型等,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并且要注意改变讲课的方式方法。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一般为20分钟左右,所以老师在这20分钟内一定要抓住这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讲解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容易出差错的例题进行讲解,进一步突出重点内容,让学生得以理解和掌握。
如果一节课全由老师讲解,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所以笔者把剩余的时间,也就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用来和学生互动,让学生举手主动上讲台做题,再由台下的学生打分,如果他做得不对再由其他学生上台接着做,直到做对为止。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全班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和识图绘图的能力,并巩固了课堂上的授课内容。
教师要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后自习课的时间做习题,并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再让学习好的学生指导学习差的学生做题,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好的学生的能力,又促进了学习差的学生。教师每周还要安排一次习题讲解课,把学生出错多的题目在黑板上做一遍,有些难题要带着学生一起做,这样才有利于全班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要讲练结合,既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接受能力上的差异,又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笔者所在系每年还举办一次机械制图竞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和团体奖,并给予学生奖金。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喜爱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又提高了老师的教学热情,调动了老师工作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在授课时要尽量用直观具体的方法来讲解,既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