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窥人心

2015-05-30 10:48:04胡文捷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5年33期
关键词:街灯迟子建人用

胡文捷

我们有多了解黑夜呢?我们于灯红酒绿的夜色之中所能目睹的黑夜,是它的本真面目吗?文章从归乡后的晚秋时景开始描述,为我们阐释了“我”对黑夜的柔情。

迟子建是一位来自东北黑土地的作家,她的文章中总是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就像这篇散文的开头,晚秋,山林,农人,落叶,毛茸茸的蘑菇,小城集市,简单几笔勾勒,一个遥远的故乡跃然纸上,这总给远居他乡的旅人一种莫名而又模糊的感动。

不知何时起,我们长大了,心野了,幻想着千里之外钢筋水泥的城市生活,想要一睹那里的车水马龙,想要看看那街灯点缀成银河模样的夜晚。于是我们背上简单的行囊,头也不回地离开牛车马车河畔炊烟的故乡,踏上霓虹闪烁的城市旅途。

房屋是没有温度的,举头再也看不见广阔的天空和畅行的飞鸟,我们再也不会坐在山头望着摇摇欲坠的夕阳发呆,而是在黄昏时分拖着疲倦的身躯,在前拥后挤中踏进装着轮子的铁房子,嗅着不知哪个方位传来的汗臭和机油味道,早已忘记了家乡的模样。

可就在这样一个深夜,你在不经意中看到了有关家乡的语句。

寥寥几句,足以让你潸然泪下。这就是迟子建的文字为我们勾画出来的世界,一个在记忆中远逝的故乡,它在这个片刻像一只飞鸟,倏地飞了回来,落在你的肩头,一遍又一遍地重温着童年的梦境。

大兴安嶺的冬天要来了,草枯了,叶落了,花季也过去了。

可是“我”的母亲在书房中摆了几盆温室的花,它们无视自然的法则,自顾自地开放着,金子般灿烂的是秋菊,淡淡垂着头微笑的是灯笼花,它们为自己美丽,也为旁人添色,户外的蜜蜂寻不到花蜜,便被这温室里的花朵吸引了视线,它在窗棂下歇足,却被手掌攫住,它并不知那是否是一只善意的手,可蜜蜂的天性和危机意识让它在这一刻狠狠蛰了人类的拇指——

啊,在人类的眼里,那是多么愚蠢的举动,一旦遇到危机,就不顾所有地用蜂针自护,伤害了别人,却也献出了自己的性命,何至于此呢?可是,人类啊人类,这是蜜蜂的天性,就像飞蛾扑火,候鸟迁徙,蚂蚁筑巢,这都是遵从本性的存在,就像人类渴望呐喊,渴望自由。

蜜蜂在无悔中死去,人类在疼痛中继续活着。

本是好心的“我”却遭到了蜜蜂的报复,拇指肿胀又疼痛,甚至到了入夜时也依旧不减其伤。有些人用睡眠抵抗饥饿,也有些人用睡眠抵抗疼痛,睡眠是人类最好的催眠师,它能让我们陷入平和的假象,在眠梦中,一切疼痛不复存在,一切苦难都已成过眼云烟。可惜,“我”的计划没能实现,疼痛的力量过于巨大,如同潮水一样推走梦境,让“我”清醒又痛苦地于黑暗中辗转反侧。

“病急乱投医”,“我”用尽了所有方法,却也没能驱逐疼痛,于是,“我”决定用最天然的方法来转移注意力:拉开窗帘,看夜景。

如果在往日,拉开窗帘便可看到朗朗夜空,月辉与星空同在。可惜天不如人愿,这一天是阴天,夜是浓郁的黑,甚至没有山下的渔火,坝上的车灯。可就在这一片绵长的、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我”突然顿悟了——

这才是纯粹的、干干净净的黑夜啊!

我们有多久没有目视纯粹的黑夜了呢?夜晚窝在家里看电视剧,出门是纸醉金迷的夜色,道路两旁的街灯和霓虹灯交相辉映,哪里还有所谓的黑暗呢?黑色再也不纯粹了,黑色中总是渗透着其他的颜色,红绿灯在闪烁,大小车灯交替着光芒,手机屏幕泛出莹莹的光,香烟零星的火光,酒吧里的烟雾与迷离的光束……哪里还有不带声色的黑呢?

不再有时间思考,不再有时间感受,这个世界被嘈杂的颜色占据了。

直到这个被野蜂蛰痛的夜晚,“我”于焦虑中拉开窗帘,才突然与这纯粹的黑暗相遇。

真正的黑暗是温暖的,它完全吸收了所有光色,形成一种最为浓郁的黑,它像冬夜的火炉,呈现出最温暖的色调。

在一片洁净中,“我”明白,这纯粹的黑夜之中,将迎来纯粹的光明。

猜你喜欢
街灯迟子建人用
刘世荣“中秋月”
维京人用水晶“太阳石”发现了美洲?
英语世界(2023年6期)2023-06-30 06:29:26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故乡的街灯
牡丹(2021年17期)2021-09-11 23:28:38
路旁的街灯
路旁的街灯
迷路的街灯
试论迟子建新作《群山之巅》的诗性呼唤
一棵树
昭通文学(2016年3期)2016-11-08 08:03:25
迟子建:为何能长期保持高水准的创作?
北京文学(2016年9期)2016-09-08 21: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