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

2015-05-30 10:48唐云增
少先队活动 2015年4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命题

唐云增,曾任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小学班集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少先队员优秀辅导员。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长期从事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科学研究,出版《学校班集体建设辞典》《班集体发展水平的考察与验收》《让每一位班主任都学会建设班集体系列丛书》《班主任专业化读本》《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学少先队创造性活动荟萃》《中学少先队辅导员手册》等近20部著作。

2015年伊始,80高龄的唐云增老师与本刊编辑聊起了一个值得活动策划者和辅导者深思的话题。他说,这是一个牵动几百万班主任和辅导员心的故事,让他开启了“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新的探索命题。倾听这个故事,我们深深地被这位孜孜不倦地在班队集体领域中探索领航的研究者的精神所折服,同时也深感一份责任,希望能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这个故事,并期望有更多的同行者参与到这项研究,或是提供相关的实践案例,成为《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活动卷)》一书的共同编写者。

一、寻找教育活动变革之路

1958年春,我从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来到跨塘桥小学教书,当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从那时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许多活动。但这些活动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缺乏理性的认识,缺乏原理性的认识。

一直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我才从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学习到了“教育是通过活动进行的”、“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等著名论断。从中理解了活动的科学概念,明确了活动的作用,形成了教育理念,从而使开展教育活动从被动走向自觉,从感性走向理性,从经验走向科学。

大约经过了10年的时光,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进一步学习和认识到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的教育金科玉律——自我教育。他说,“只有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使我的活动思想有了一次新的升华。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年的磨砺,我国活动实践与研究也有了质的飞跃。活动已成为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了体制,列入了课程。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也已经成了教师的“共识”。

21世纪的特征是持续的、迅速的和无法预计的变化。我们已进入了信息时代,活动要与信息时代的需要相适应。我们已经进入了新课程改革的年代,活动要与新课程改革并列发展。时代变了,现存的活动系统也必须改变。

改变从哪里切入呢?我常反问自己,我有几十年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的工作经验,也对教育活动进行了潜心研究,但我至今却不知道“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这样一个奥秘,而不知道“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那么这种活动可以说是“盲目的活动”。当我认识到了我对教育活动研究的浅薄,趁着我身体尚健康,萌发了应该尽快地从“教育活动如何开展的”研究过渡到“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研究的冲动,并从“冲动”很快地落实为“行动”。

2013年春,我接受了编写《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活动卷)》的任务(后文简称为《活动卷》)。因为要写这本书,才注意到了活动这个系统;因为注意到了活动系统,才发现了这种活动系统与时代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着较大缺憾,因为发现了这个缺憾,而产生了对如何弥补这一缺憾的想法,因为日夜思考如何弥补这一缺憾而有了新的发现,提出了“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新的探索命题。

一个问题被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出现了。

二、与古今中外教育家对话

“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这是一个当前几百万班主任或辅导员都想知晓其中奥秘的命题,所以,也是牵动着几百万人心的一个命题。

不论古今中外,都对“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进行过持续的研究,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宝贵的理论和经验财富。要研究“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必须首先好好学习已有的宝贵财富。从学习中认识新的教育活动原理,从而改变教育活动。

中国古代就积累了“教育是如何发生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孔子,我国第一个建立道德哲学体系的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论述。孟子,“性善论”者,将道德学习概括为向内求索的过程。苟子,“性恶论”者,将道德学习概括为弃恶扬善的外部塑造过程。不仅中国古代已对“教育是如何发生的”命题有了深刻的研究,国外的古代同样对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古希腊哲学家恩配多克勒的“流射”说,德谟克利里特提出了“影像”说,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说,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活动”说。

近代英国的洛克,他认为人的感觉、知觉和直观内容是认识的真正起源。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认识论命题开拓了近代认识论中的唯理论。现代,康德提出了“先验统觉论”,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才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前提、来源和动力。从中我们理解到,走向“教育如何发生的”探索,就意味着教育更多地回归社会、回归交往、生活和对话。这一结论已经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实证研究所证实。米德认为,个体认识的建构,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和自觉的社会生活建构过程中实现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探索“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的过程中,始终都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活动,作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非常重要的关键组成部分。

我国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提供了不少教育活动理论研究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中均以某一角度述及到了“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这一重要命题。我所接触到的这一方面的重要著作有以下几本:《道德活动论》《道德本质论》《道德学习论》《道德体验论》《认识活动论》《走进德育课堂》。我反复阅读上述有关品德形成的论著,于2005年3月逐步归纳出了与未成年人品德形成过程中最相关的10个名词:需要、动机、动作、交往、关系、理解、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信念)、品德。又经过近五年的研究,感悟到了这10个关键词有着内在的,前后关联的必然关系。当时在研究品德教育活动中受课堂教学规律的影响,重视了理解,有点忽视情感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作用;肤浅理解了“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的这一论断,忽视了信念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的根本作用。

整个世界的文明国家都在研究实践新课程改革。在这些新课程改革的成果中,不少是研究人是如何学习的。《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正是这一项目的总结报告。正是这本书将许多人带入了学习科学这个新的领域。该书告诉我们的将彻底改变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创造出一种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相信并注意开发人的潜力,便于人与人交际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宝库中蕴藏着丰富的有关“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资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去探索“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根本性的命题的坚定信心。于是,《活动卷》的写作过程,成了学习的过程,成了认识“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过程。

三、捕捉教育发生的魂魄

研究“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于是,我先后依靠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班主任核心组、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德育科等组成写作组,协作攻关。

全体写作成员只有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到实践中去,到“教育实验室”的活动现场,将自己置身于试图理解的活动中去,把活动比作一个被解读的文本,在活动中发现教育的发生,研究教育的发生,到教育发生的地方去观察教育发生的现象,获得原创性经验,并从中找到教育发生的重要元素,以及教育发生的规律的答案。除此之外,别无出路。

所有参加写作的教师,在班队集体中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品尝“教育是如何发生的”味道。特别是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班主任核心组的成员,不仅每人在班队活动中去探索领会,而且每月确定一位班主任,也是中队辅导员,举行“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观摩研讨活动,为探索规律作出了重要努力。

《爱——班级活动中的教育发生的总钥匙》这篇文章,由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中学何汝玉校长撰写。为了配合何汝玉校长写好这篇文章,我从《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中摘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中和爱相关的论述共144条,形成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爱”表。苏霍姆林斯基以他丰富的成功教育的实例,告诉我们,爱孩子是班级活动中的教育发生的总钥匙,同时也告诉我们爱是如何在班级活动中发生的生动而富有实效的道理。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绘制出了苏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发生示意图。当我们找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时候,我们不再犹豫、不再怀疑,我们对能找到“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答案的能力和智慧充满了信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买到了一本张万祥主编的《班主任专业成长——100个千字妙招》。我对100位作者的专业成长的原因,逐个全面分析记录。经过统计发现,班主任专业成长与以下原因相关较大:与实践的相关率为74%;与阅读的相关率为65%;与反思的相关率为31%;与学生交往、商量、教学相长的相关率为29%;与经历的相关率为20%;与顿悟、觉醒的相关率为20%;与点燃、激励的相关率为18%;与静心修养的相关率为17%。

我对班主任专业成长与“阅读”的相关率高达65%,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想,苏霍姆林斯基本人和其在教育中是十分重视“阅读”的,重视到什么程度呢?苏霍姆林斯基会不会在“阅读”中,同时也论述了阅读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从《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中摘录到苏霍姆林斯基论“阅读”不同内容的语录共91条,将其用同类项合并的方法,汇总到一张纸上去,结果出现了一张苏霍姆林斯基论阅读教育体系之脉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形成苏霍姆林斯基阅读教育系统的一些要素。

对“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研究,需要在活动中有目的地对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进行鲜活的描述性记载。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记录了数以百计的培养学生的成功案例,为探索“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勾画出了一幅幅历史画卷,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四、开始听到了教育发生的声音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反复指出的那样,要学会命令自己,逼迫自己去做应当做的事,而且把应当做的事变成你愿意做的事。

经过对以“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这一命题的实践、反思、学习、研究,特别是在对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爱在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和“阅读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等方面学习、研究过程中,我们对“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命题的奥秘,终于慢慢地拨开了迷雾,开了窍,终于慢慢地听到活动中教育是如何发生的“声音”。

我们共同总结了以下七点心得。

1.几乎所有参加这次《活动卷》写作的成员,在写作之前都没有对“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这一重要命题进行思考过,更没有学习、实践、研究过。我们做了一件开创性的,富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的事。写作的过程,变成了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2.我们懂得了教育的发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的生命。我们终于发现了教育发生在教育的根部,发生在日常的活动之中,发生在平时的日常体验的现象之中。发生的秘密就隐藏在日常活动的深处。这也是教育活动理论的根基。这种根基性的教育活动,决定了教育活动根基性的教育目标,根基性.的教育行为,它常常是行动性.的,用实践行动,用行为课程来夯实支持教育的根基。

3.从教育的根基性这一根本出发,“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这一命题有以下具体特性:

(1)教育发生的起源性。

(2)教育的发生要求班级活动必须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具有相当丰富的教育营养以及教育力、感染力、说服力、影响力,引发受教育者生命的共振与冲动,并带来教育成果的丰富性。

(3)教育发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自己与内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心心相印的,这里才是教育发生的源头活水。

(4)活动中的教育的发生常常是不确定的。

(5)教育活动常常是有声有形的,活动中的教育的发生常常是无声无形的。

(6)班主任或中队辅导员在活动中的话语样式常常是实践性的、行为性的、行动性的。

(7)活动中的教育的发生,其教育因素是整体性的,同时有多种多样的教育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绝对不可能只有一种教育因素在发生作用。

我们大约花了一年的时间,经过艰苦的实践、学习、研究,终于找到了“教育活动中教育发生的位子”,找到了这本书的写作定位,其进步是巨大的。所有参与写作的人,都在实践学习、研究活动中切身体验到了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其意义是非凡的。

我们在教育生命的根部找到了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特定的“饲群”。现从这些“词群”里选出了以下6个“词”,组成了《活动卷》的正文。

第一篇 爱

(一)爱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

(二)爱的教育优秀活动(6则)

第二篇 经历

(一)人是在经历中成长的

(二)经历教育优秀活动(6则)

第三篇 商量

(一)教育是在商量中发生的

(二)商量的优秀活动(3则)

第四篇 点燃

(一)教育是一个火把点燃另一个火把

(二)教育点燃优秀活动(6则)

第五篇 调控

(一)教育的过程是不断调控的过程

(二)教育调控的优秀活动

第六篇 阅读

(一)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二)阅读教育的优秀活动(6则)

第七篇 “我和学生一起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第一篇《爱》,至第六篇《阅读》,是从单一的教育因素对“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进行阐述的。而教育的发生没有单一的,只有综合的。所以,以“我和学生一起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为例,来体现其教育的发生是整体性、综合性的。

我们对“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这一命题,终于慢慢地开了窍,终于慢慢地开始听到了教育发生的声音!

这仅仅是开始!

对“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这一命题的探索,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我们期盼着出现大规模的、多领域的、多学科的对“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进行整合性研究,将研究和实践连接起来。尽管“活动中的教育是如何发生的”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却是我们和广大班主任或中队辅导员彻底改变对教育活动的认知,也将逐渐改变班主任或中队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基础的必须之路!

邀请:欢迎您加入此项研究,可致电我刊编辑部021-62485285,我们将帮助您或者您的学校与唐云增老师的专家团队取得联系。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命题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下一站命题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