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喜剧名人赛琳娜·斯壮最近在白宫记者协会晚宴上捅了马蜂窝——她让记者们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在总统选举期间不讨论希拉里的外貌,因为那不是新闻。
如果从女权主义的角度看,仅仅因为希拉里是女性候选人就过于关注其发型妆容显然是不对的,但如果认为长相与政治选举无关,那就太天真了。连《经济学人》都认为,领导人要达到职业生涯的最高点,长相(以及身高、肌肉、语音语调)和成就一样重要。
“以貌取人”的政治逻辑 一个名为“最性感国家领导人”的网站博得了不少关注。这家网站把各国领导人按照长相排名,位列第一的是丹麦的美女首相赫勒·施密特。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排在第15位,俄罗斯总统普京则位列第33位。
心理学家分析,选民在政治活动中往往会根据候选人的外貌来判断他们是否有能力,是否勤奋、诚实、可信。特别是在其他信息不足时,长相就成为最直观的判断标准。
当然,这种情况与当代政治传播有密切的关系。政治活动已不再像希腊城邦社会那样局限在小范围内,可以在广场上就把观点传达到每一个人。在稍稍有些规模的社会,政治活动的大众传播就已纳入长相这一变量。
在美国,总统选举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电视辩论,候选人团队会就场地布景、人员站位、活动范围等争得不可开交,竭力将候选人的最佳状态展现给选民。在攻击对手时,长相也是一张牌。
不仅如此,媒体在西方选举政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也推动了“以貌取人”现象的存在。以色列海法大学一份研究显示,长相在决定媒体是否青睐于报道某位政治人物时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同样可以反过来理解,即那些长相不错的政客更愿意在媒体的镜头前曝光,他们会更加讲究穿着外形,以求更加“上镜”。
事实上,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文化环境的局限。印度、巴西等地的研究人员都得出了类似结论。
政治与“颜值”的实验室研究 既然西方政治在很大程度上“以貌取人”,那什么样的容貌最容易获得权力呢?容貌到底在选举等政治活动中有多大作用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政治学者肖恩·罗森伯格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到数百名女性的标准像,让200多名志愿者在这些照片中挑选他们覺得“看上去最有能力的人”。研究结果显示,这种长相有规律可循:例如,眼睛轮廓的上缘比下缘弯曲度更大,头发较短并偏向一侧或拢到脑后,发际线上有一点“美人尖”,圆脸以及拥有迷人微笑。
研究团队把这一结果带给了好莱坞的造型师。造型师们根据这些特征给女性政治人物设计了两套不同的妆容。一套可以称作“选举妆”,另一套则是“非选举妆”。在模拟政治活动中,同样的政治人物,“选举妆”情况下能够获得56%的支持率;“非选举妆”情况下只能获得44%的支持率,差别幅度达到12%,足以左右任何级别的选举。
女性如此,男性怎么样?
罗森伯格再次聚集140名志愿者,把附近地区几个国会众议院议员的两党候选人资料整理在一起,让志愿者们模拟选举。不过,志愿者手中拿到的候选人资料中,有一项进行了改动,那就是照片。研究团队没有用真实的候选人照片,而是用长相不同的模特代替。如果长相不重要,那不同候选人在相同条件下得票应该相当,但结果显示,“长相优势”给候选人拉来60%的选票,高出对应候选人20%,优势在当代政治选举中已经非常明显。
实验室的这些研究结果不难解释为什么每次政治选举时,候选人都会把大把金钱花在形象外貌的宣传上。
“花瓶”政要难长久 无论对手带着怎样挖苦“颜值”高的政要,在竞选和上任后的一段时间里,“颜值”效应依然暗暗发挥着影响。然而,从政向来不是“一美永逸”的事,在耗尽“颜值”优势前,最好能尽快展示你的真材实料。
早在1989年,巴西首次以直接选举方式票选总统之时,时年40岁的大帅哥费尔南多·科洛尔击败众多实力强劲的候选人登上总统宝座。然而好景不长,科洛尔当总统仅仅3年时间,就因为贪腐丑闻引发众怒,成为拉美首个被弹劾下台的总统。
而希拉里·克林顿若没有早年耶鲁大学的求学经历、律师的从业资历,以及在担任国务卿时处理复杂政治事件的能力等等,她也无法延续政治生涯,并成为下任美国总统的热门候选人。
因此,当我们讨论政客长相时,我们讨论的绝不是“好看”或者“难看”,而是这个人长得“有没有竞争力、值不值得选民信任”,或者干脆说“这人看上去靠不靠谱”。
摘自《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