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路径思考

2015-05-30 18:57索菲白皓
2015年4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服务

索菲 白皓

作者简介:索菲(1985.01-),女,吉林扶余人,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政。

摘要: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直接,高校师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新时期,新阶段,高校党的建设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本文将主要探讨服务型党组织在高校创建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服务;基层党组织;路径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使得高校师生员工的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高校在党的建设方面总体上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是,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化的形势下,高校内部的组织机构、人事管理、分配机制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以及利益格局相应地也有许多变化,这就对高校党组织建设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课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多次提到“服务”一词,凸显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就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进行新部署。基层党组织处在高校日常工作第一线,不但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广大师生、团结和服务广大师生的使命,而且承担着保障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任。高校必须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努力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提供动力,为推动高校科学有序发展提供保障[1]。

一、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服务型党组织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中学习是基础,服务是关键。学习能提升服务的能力,创新能拓展服务的水平,而做好服务是基层党组织发展的根本保障。将落实群众路线活动及学习型党组织结合起来。通过群众路线可以更好的了解师生的具体信息需求,这也正是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服务理念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功利主义价值观膨胀,对于高校师生员工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文化心态和道德操守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这些消极的影响会间接反映到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来。对于学生党员,可能表现为入党动机不纯,更多的是从有利于就业、提干选优等功利目的。对于基层教职员工党支部,可能表现为组织涣散,不积极开展组织活动。这些都对高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前提条件就是强化服务意识。为此要坚持《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走出“不该做服务的工作”和“不愿做服务的工作”的误区,认清服务的主要任务。以师生满意为标准,使服务更加精细化、全方位、多层次,做到寓关怀于日常生活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强化每一个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会倾听广大师生对各项工作的意见,转变服务态度,主动关心关怀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力求解决问题。

三、创新服务载体,搭建服务平台

《意见》要求“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坚持立足实际,尽力而为,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服务”,这为高校确立了丰富和创新服务载体的目标和思路。高校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设各种贴近需求、内容多元、务实管用的服务内容。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师风师德建设和校风建设活动,积极开展诸如“师生党支部共建,领导干部下基层,职位互换体验,师生结对帮扶”等活动。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建立党员服务平台、党员模范示范岗位,分配党员服务区域及党员服务板块,做到各个区域有人管,重点区域出模范。大力推行网络服务,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站的完善,做到资源共享,共同建设。设立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分配专人管理,及时更新信息,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2]。

四、注重骨干队伍建设

作为提升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所在,工作能力过硬的基层党务队伍必不可少,要努力探索、发展人才工作机制。在队伍建设上,一定要注重领导班子的建设,要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可以通过上级选派、群众推荐、跟踪培养等方式,把那些党性原则强、工作能力强、政治素养高的党员提拔为主要領导。把基层党员培养成为服务的骨干,关心党员的成长,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强化骨干队伍的功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要注重党性教育,注重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注重引导基层党组织干部和党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促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发挥最大效用。

五、健全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服务体系

遵循“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而”的原则,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努力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的服务,使其环环相扣、层层负责,立足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地把党组织建设在教学团队、学科团队、科研团队、创新团队、重大项目组、重大实验室和服务团队等最活跃地“细胞”上。

在高校具体的工作中要坚持哪里工作任务最重、师生关注度最高、矛盾问题最多,就把为民服务延伸到那里。加强窗口建设,鼓励各单位开展服务品牌建设;积极探索建设地域型、联合型和功能型的师生党员服务站;大力推进区域化、网格化的党建工作模式,形成校、院系、所和职能部门间以及融合各类特长人才的网络化、组团式的服务体系,实现校内各级组织和职能部门间互相联动、无缝服务。积极探索党员工作室、党员志愿服务队以及“大带小、强带弱”的“1+X”互帮模式,将二级学院、班级以及学科相近、相关联的单位进行分类互助,促进实力互补、共同发展。

六、着力构建长效服务机制、保障机制

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会是一个可持续的问题。强调服务并不代表要丢掉管理。在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要避免应景式和运动式之弊。在推进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总结规律,重视组织重心和组织功能的同步下移,完善外部和内部的各种机制。注重以服务为导向的制度设计,建立完善师生员工诉求的应答机制、参与动力机制、舆论保障机制、评议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在学校中充分运用宣传资源,如校报、广播、网络,微信平台,大力宣传并开展各项党建活动。着力构建需求导向性明确、运转高效的服务帮扶体系以及民主开放、奖优罚劣的服务考核评价体系。(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注: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大学党建研究项目立项课题研究成果(LDDJ140202).

参考文献:

[1] 陈阳 戴湘.基于服务创新的民办高校服务管理创新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01):10-11.

[2] 马乙玉.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8):15-16.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