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于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来说,必将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去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下称《方案》)。这一方案被不少人视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节点,指出其触动了我国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体系优化布局的“开关”。
当前,改革已迈入深水区。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调整的方向和细节收获了科技界人士的最多关注。而其中将面临的困难也令人担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科技的投入持续增加。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而1978年这一数据仅为52亿多元。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11846.6亿元,继2012年R&D经费总量突破万亿后,首次突破2%,达2.08%,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
科技投入总量和强度的大幅提高,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天河”系列高性能计算机、“嫦娥”探月工程、“蛟龙”号载人深海潜水器、超级水稻等一批科研成果的取得,无不引人注目。但与持续的巨额科技经费投入相比,近年来我国还鲜有真正世界级的原创科研成果和大师级的科学家出现。
科研经费贪腐问题近年来却屡见不鲜,涉案人员不仅有主管科技的行政官员、教授、项目首席,还有院士涉足其中,且涉案金额日渐增长。2014年10月,科技部通报了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被查的消息,科研经费投入和管理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为什么科研项目投入大、产出低?为什么有的人手中握有大量科研资金而有的科技人员却没有经费继续手中的研究?为什么有的人一个项目可以申请到几个部门的经费?为什么会有多家高校院所在争做几乎完全相同的课题研究?为什么层层审计监管没能堵住科研经费的贪腐流失?
更令人忧虑的是,科研项目重复设置、科研经费监管失当、“跑冒滴漏”流失严重等问题,是我国科技领域一段时期以来的现实存在,已严重阻碍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动和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改革已势在必行。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颁布实施,这份外界期待已久的改革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科技经费管理将出现历史性转折。
当前,我国有包括“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在内的 90多个科技计划,是在过去30多年改革发展中针对不同问题陆续设立的,并且分别由30多个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这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应对迫切需要,解燃眉之急。但在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就显得后劲不足。且管理方式为督导式,条块分割,横向之间没有协调,故而长期存在科技计划“碎片化”、多头管理、重复申报、效率低下等问题,也为“跑部钱进”、权力寻租等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实际上,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在体系布局、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总体绩效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计划碎片化和科技项目聚焦不够两方面。”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强调,这些问题反映出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不相适应。必须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局出发,坚持问题导向,下决心从政府自身的改革做起,真正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财政部科教文司司长赵路表示,本次改革针对所有实行公开竞争方式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使有限的中央财政(民口)科研经费更加聚焦国家战略目标,集中力量办大事。
“《方案》的一大亮点,就是通过改革,推动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转变。政府各部门将不再具体管理科研项目,而是转到抓战略规划、抓布局、抓监督等方面上来,对政府的管理职能做了清晰明确的定位。”赵路说,针对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存在的重复、分散、封闭、低效以及多头申报、碎片化配置等现象和问题,《方案》提出的解决之策就是对所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管理体系进行重构——将我国现有的近百个各类中央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通过撤、并、转等方式,按科学规律优化整合成互不重合、条块清晰的五大类,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清晰定位各项科技计划的边界,更好地聚焦国家战略目标,从而有效治理科研经费乱象,破除科技资源配置碎片化和科技项目取向聚焦不够的痼疾。
简单地说,构建新的科技计划布局,就是要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九龙治水”的局面,建立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
而推动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转变、重构新的科技计划体系的关键措施,就是“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这被权威人士称为此次改革《方案》的“点睛之笔”。该平台是指重构后的五个方面的科技计划全部纳入其中,并依托专业机构管理,政府部门从科研资金的具体分配和项目的日常管理中解放出来,不再直接管资金管项目,而是要管宏观、管规划、管政策、管布局,并监管专业机构的履职尽责情况。这将有效改变过去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这也是本次改革倒逼政府职能转变的最大突破。
尽管此次改革有一系列重大突破,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科技界人士的担忧。例如,政府不再直接管项目,交给专业机构管理。“专业机构需要有一套制度设计,否则可能成为‘二政府,或出现新的寻租方式。” 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指出,“成立的专业机构不管是科技部下属事业单位还是协会、学会,职能转移之后能不能承接起来,需要一个培育和成长过程。”
评审等项目管理环节的公平透明也是关注热点之一。“应建立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专家库,并监控评审结果以保证专家评审的公正性,如果某位专家的评审结果总是和同行相左,就要考虑降低其评审结果的权重。”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涌天认为,依托国家级专家库的匿名网评,可以进行经济、高效、公正的评审。对此,清华大学教授罗永章则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匿名评审存在一个缺点,“不排除有些科研人员科研能力一般,但很能胡吹,评审专家有可能被虚的东西蒙蔽。不了解项目申请人员的科研背景,光靠报告内容判断不够全面。”
“我关心创新链条怎么打通,全链条的各个部位怎么衔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表示,还没有弄清楚改革在操作层面上如何落实。他比较担心对一些目前看不到明显应用前景的前瞻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会减弱。
“对于全链条设计理念,在上游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但处于下游的,特别是产业化,由国家财政支持还是应该交给市场?”北京大学教授朱星在这里也打了个问号。
“我宁愿从市场上找钱,不太关心这个。”神州数码董事长郭为说,他不愿意填一堆表交一堆材料去申请项目。“政府应该有一种‘大项目观念,从战略层面充分调研,充当‘伯乐,主动去寻找一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项目。”
“我希望这次可以取消项目入库环节。”罗永章感觉项目一入库就进入了黑洞。“比如一个项目这次可能没获批,但通知我项目入库了,好像给我下一轮有戏的信号,但等几年都没消息,还不如直接告诉我项目被否,我好该干嘛干嘛去。”罗永章有种被忽悠的感觉。
对于大家存在的困惑和疑虑,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看来,原因在于改革的透明度还不够。他认为,只看文件太抽象,应该让广大科技工作者都能参与进来。“多组织科研人员和行业部门进行研讨宣贯,充分了解行业需求,才能做好对接。”
“联席会议应尽可能把相关部门都吸纳进来,多听各方意见肯定有好处,行业部门可能会把握更多真实需求。”方新提出,不仅要听取科技主管部门和行业部门的意见,还要听取专家、公众的意见。“科技计划管理应该有咨询制度,尤其在立项环节需要信息公开制度,另外成果报告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也必不可少。”方新认为花纳税人的钱,就应该让公众充分理解参与。(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