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乞儿”百万支票报恩记

2015-05-30 17:14
蓝盾 2015年4期
关键词:家具厂四川人仙居

百万支票报恩的新闻一出,沈阳商人何荣锋的家具厂火了。订单量直线攀升,工人们装货、发货,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但人们也习惯了质疑:谁受益谁就有炒作之嫌!“这完全是中国好炒作啊!”更龌龊的流言也随后传出:“何荣锋是暗恋戴杏芬吧,要不怎么这么多年一直寻找她?”

故事的主角,这对相识于20年前的异姓姐弟,却丝毫不为外界的猜测与传言所动。

1993年,何荣锋以狼狈的姿态与同村两名年轻人“逃”出了老家酉阳。父亲欠下6000元债务远走他乡,在贫瘠的大山里,这是一笔也许永远也还不了的巨款。

他的目的地是浙江仙台。但在金华火车站转车时,小偷掉包了他们的行李,身无分文的三位少年求助无门,靠乞讨维生。20年后他回忆当初的绝望、饥饿、疲惫和路人的嫌恶,只觉得恨,恨这个坏世界,也恨自己。

流浪十三天后,何荣锋在台州仙居杨府村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

戴杏芬在回家路上遇到了蓬头垢面的三位少年,“他们一直跟在我身后,把我吓得够呛。”可对峙中看到三双清澈的眼睛,直觉告诉戴杏芬:对方不是坏人,他们只是需要帮助。

女儿带了三个乞丐回家,父亲却不意外。当年他也曾收留过流浪汉,还让人家一呆就是好几个月。“你们饿了吧。”家里正请了瓦匠做水泥活,用大铁锅做了很多饭菜,他丝毫不在意何荣锋等人的脏臭,和女儿用青边大碗盛了满当当三碗递上前。

就不怕他们是骗子?邻居知道后提醒戴家人。“能有啥骗的,我家也没啥值钱的东西。我也出去打过工,将心比心,谁遇难了都想有人能帮一把。”

一碗热腾腾的饭让何荣锋渐渐放下戒心,继而开始愧疚。戴杏芬听了几个孩子的遭遇和打算,便四处打听工作的事。可很多工厂一听三人是外地来的,还希望能在一处上班,都婉言拒绝。

戴杏芬忙里忙外,他们却在戴家白吃白住,“那时就觉得戴姐姐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不能成为人家的包袱。”何荣锋等人开始商议出路,其中一人想起有个堂姐在黄岩,于是“决定去那里试试”。

对方决意离开,戴杏芬只好送别。那时她每月工资不过八九十元,却给了三人每人十元做路费,还准备了自家在过年时才能吃上的红糖烤馍片和一大袋香蕉做干粮。临别时,又把一张写有地址的纸塞到何荣锋手里,“找到落脚处就给我写信,如果找不到工作,你们就回来,这也是你们的家。”

遇到戴杏芬这个“贵人”后,何荣锋的命运曲线渐渐上扬。一行人没能在浙江落下脚,随后误打误撞地到了沈阳。

这里有和老家截然不同的寒冷,一下火车,衣衫单薄的三人就冻得站不住脚。听说沈阳的四川人不少,他们就蹲在菜市场里守株待兔,两小时后,何荣锋真找到了两位四川老乡。

第二天,凭着年轻的体魄,何荣锋率先在工地上找到一个小工的工作,每月工资150元。打工起初是为了果腹、为了还债,可一路走来,他的眼界拔高了。适应能力强又肯吃苦,何荣锋很快被提拔到负责招工的岗位上,并凭此成为老乡圈子里的领头人之一。

他开始思考立足与发展之本,这个“本”,一靠人脉,二靠手艺,三靠品行。“在外打拼要做好人,要诚信守信,有了好口碑才能赚到钱。”分别时戴杏芬激励他的话不断在耳边回响。他察觉出当地人对四川人的排斥,“个别人小偷小摸、不讲诚信,把四川人的口碑搞砸了。”夹在工作和情谊间,是要讲老乡义气还是要大义灭亲?何荣锋彻夜难眠。几天后,他作出决定:联合其他人将厂里两个害群之马“清退”出去。此举很快挽回了四川人的口碑。

自卑被自信驱逐,眼界大开的何荣锋听说家具厂赚钱,辗转找到一家家具厂当学徒,半年后他就学会了调漆、喷漆等工艺。他又把目光瞄向做工头,找了几个人一起承包家具厂。

1994年年底,何荣锋衣锦还乡。他满载而归,连本带息还清了债务。此时,酉阳人辛苦一年的全家收入也不过2000元,走出大山后的何荣锋月收入就是人家年收入的两倍。他感慨万千:“如果没有走出来,我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沈阳成了他的事业兴旺地,在家具行业做包工头做得如鱼得水,1996年时,他赚到了第一个十万元,拿着这些钱,他又开起了自己的工厂。十几年后,何荣锋的厂做到了集团规模,当年的“小乞儿”摇身一变,成了个人身家超两亿元的富豪。

看多了商场的尔虞我诈,何荣锋愈发怀念曾经在人生最低谷时帮助他的戴姐姐。“在外打拼要做好人,要诚信守信,有了好口碑才能赚到钱”成为何荣锋的精神支柱。

1996年何荣锋自忖已经做出一番事业,可以报恩了。但那张写有地址的纸早就遗失,只能凭着印象里的地址寄出了第一封信。错误的地址和错误的名字——因为分不清“in”与“ing”,他将戴杏芬听成了“代信芬”,一连寄出十几封信都石沉大海。“第一反应是出什么事了。”他又通过公安局查询,还是没有结果。失望又担忧的何荣锋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找不到人,何荣锋把这份感恩和挂念变成了日记。但日记越写得多,想找到人的念头就越强。所有来自浙江的客户都会在和何荣锋的交谈中听到这个“不计前嫌帮助乞丐”的故事。“如果不麻烦,能不能帮我去仙居的杨府村打听下‘代信芬这个人?”他诚恳地拜托对方。起初有人以为这不过是做戏——商人会借包装自己谋利,但每次拜托后,何荣锋都会再联系对方询问进展。“他是真在找对方。”人们开始相信他的诚意。

2013年3月,何荣锋终于得到消息。浙江仙居的一位生意伙伴回老家时特意去了一趟杨府村,终于找到了戴杏芬。她兴奋地打电话告诉何荣锋:“找到了,她不叫代信芳,叫戴杏芬,她的娘家和婆家都在同一个村,现在做着小生意,对你讲的20年前的事情还有印象……”

此时的戴杏芬已经离开了仙居,在浙江台州开了一家面馆和一家小杂货店,还盖了一栋小楼。接到何荣锋的电话,她愣了半天。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没想这竟然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更没想到,几天后,何荣锋还带着妻子从沈阳赶过来见她。

杭州萧山机场的接机口,戴杏芬伸长了脖子向里面张望。没见到记忆里那个黑黑瘦瘦的小伙子,倒是有个大胖子激动地朝她疾步走来。他第一眼就认出了戴姐姐,虽然她已经成了有些“发福”的中年妇女,眉宇中的善良温和一点都没变。

杨府村老家的房子还保持着何荣锋离开时的模样,但和蔼的戴父已经离世,这让何荣锋感到遗憾。他有说不完的话想告诉给戴杏芬,当年的奋斗、面临的迷惘、一次次转折……恨不能把20年的经历在几天里和盘托出。

何荣锋和妻子还亲手奉上了一张100万元的支票,“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何荣锋,我一直想报答你们。”

戴家人的笑意顿时凝固在脸上,“我不是为了钱才帮你。”戴杏芬半晌后才开口,决计不肯收下支票,“你非要用钱来报恩,咱们的姐弟情就只能断了。”

是不是钱给得太多了?何荣锋悄悄和妻子商量。临走前他一个人悄悄到银行取了5万元现金,偷偷放在戴杏芬的车后备箱中。

送走了弟弟,戴杏芬回家就发现了那5万元。她立刻就想把钱送到机场,可飞机即将起飞,送过去也赶不上了。丈夫灵机一动:“我早上看到他从工行走出来。”夫妻俩一路小跑到了银行,凭着口音、取款金额和时间等信息,找到了何荣锋的卡号,当即把钱打回到账户上。

何荣锋有些沮丧,盼了20年,想为姐姐做点实际的,可人家怎么都不收。“你买了那么多东西,虫草那么贵,不要把我们的关系弄得太见外了。”戴杏芬在电话那头爽朗地劝他。

她不在乎别人怎么说自己“傻”,“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真给我100万元,我还不知道怎么花呢!”大女儿在外地实习,知道这事还专门发微信跟她说:“老妈你真是好样的!”

媒体报道后,戴杏芬不断接到采访的电话,为了不让弟弟也遭受到打扰,她从不透露任何关于何荣锋的私人信息。二十年前她保护了他,二十年后亦如此。

(摘自《家人》)

猜你喜欢
家具厂四川人仙居
仙居杨梅卖迪拜 每颗售价60元
员工一年内告9家用人单位被罚5万元
一起家具厂较大火灾的调查与体会
杜光庭《題仙居觀》所咏地理位置考
民谣侠黑子沛创作最新音乐作品《四川人》
数说 四川人社改革开放四十年
四川人社砥砺奋进的5年(下篇)
借故生非殴打他人并索要财物如何认定
杨余龙
借故生非殴打他人并索要财物如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