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妮
【摘要】学生资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节试卷讲评课中,笔者针对一道高频错题的纠正,借用了学生在试题中所画的一个圆圈开展教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挖掘学生资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及时性地调整、改进课堂教学,优化课程资源的配置。为此,教师要非常重视利用学生的亲身经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妙用学生的错误和“意外”等。而要充分发挥出学生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运用过程中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从课堂教学的需要出发才能用足、用好。
【关键词】学生资源 挖掘 运用
英语课程资源丰富,可供课堂教学的资源非常广泛,其中学生资源就是一座有待教师开发的“金矿”。《英语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标准》)中指出:“学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的重要意义。”如何充分挖掘这座“金矿”,又如何成为一名加工技艺精湛的“金匠”,以此高质量地支持课堂教学,这是初中英语教师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圆圈”的运用和效果分析
在八下一次综合测验中,其中一道高频错题如下:
Ill do everything I can ________ you out.
A.helping B.help
C.helped D.to help
在批阅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选择B选项的学生在试题中将“can”作为关键信息,并习惯性地画了一个圆圈,如同一架高清摄像机清晰地记录了他们的解题过程:看见“can”,那么后面应跟动词原形,接着毫不犹豫地跳入“陷阱”。这道错题又一次让笔者发出一声叹息——还是没有学会从完整的句义来审题!又一次暴露了教学的顽疾——反复操练致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在具体的语境中缺乏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在注重高频错题纠正的教学习惯促使下,又因为圆圈“异曲同工”而影响深刻,引发了笔者在试卷讲评课中尝试运用这个圆圈的教学灵感。教学片断大致如下:
T:一边口头表达问题,一边在PPT上呈现问题:“What leads you to the pitfall?(是什么让你跳入‘陷阱?) What makes you happen to hold the same view? ( 什么叫彼此 “不谋而合”?) Lets see(请看……)”
学生纳闷地喊道:“是什么啊?”“老师又‘卖关子了!”很多学生抬头看PPT,教学时机已经相对成熟。
T:开始呈现试卷原件:
因为学生已经知道B选项是错的,宁静的课堂出现了微妙变化,部分学生开始窃窃私语:“这好像就是在说我啊!”“考试时,我也是这样想的!”……
T:用教鞭指向PPT中“‘can到B选项”的箭头,同时提问S1:“‘can+动词原形,所以选B,你和他‘不谋而合吗?”
S1:尴尬地回答:“是的……”。
T:can+动词原形,结果所选的答案是错的,这是为什么?
S1:摇摇头表示“不知道!”(其实很多学生都是如此)
T:引导学生继续思考……
有些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似乎醒悟了,其中S2捶胸顿足:“哎,失误一枪!”
T:(向S2提问):失误在哪里?
S2: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表达。
学生又开始窃窃私语……此时,做题正确的S3洋洋得意,跃跃欲试。
T:(笑着提问S3)你和他‘不谋而合吗?
S3:NO! (得意之神,无以言表)
T:Why?
S3:I can修饰的是everything……(振振有词,说到点子了)
T:How do you know?
S3:我是从句意上来理解的啊!
T:伸出大拇指,对其他学生说:“他是怎么说的啊?”学生大声回答:“从句意上来理解!”
T:“我们一起再来看这个句子吧!”接着在PPT中呈现下列图片:
三条横线依次出示后,很多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笔者就注意读懂句子后再圈定关键词进行了小结。
上述教学自诩为“得意之作”,这是因为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主体地位得到了切实体现。其原因是,这个圆圈为很多学生亲笔所画,将这一“亲身经历”呈现在眼前时,他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我就是这么想的”,“这好像就是在说我啊?”就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气氛而言,“圆圈”对学生的“刺激”效果肯定超过教师“请仔细看这道题目”的语言提醒。“这好像就是在说我啊?”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就是为他“私人定制”,有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部分学生开始活跃起来,自觉地、积极地去关注题目,思考 “哪个答案”、“为什么错了”,求知欲与思维意识得到唤醒。同时,做题正确的学生中有人表现出“洋洋得意”之神,这启发我们,呈现本班学生的错题(不能出现名字),有时候也有利于激发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二、“圆圈”背后的浅显思考
开展及时性的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笔者尝试了上述教学后,对挖掘教学资源中几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进行了浅显的思考。
1.挖掘学生资源的意义。《标准》中指出:“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重要保证。”下面从三个角度来认识挖掘学生资源的意义:
(1)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其基本内容如下图所示:
这一研究成果表明:“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这就启发我们,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帮互助是一种最为高效的学习方法。为此,必须要积极开发学生资源。每个学生都有独特个性,包括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不同层次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学习习惯等,教师要善于开发这些差异性资源,相互弥补,有机整合。例如,试卷讲评课中,很多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大多“无所事事”,收获不大。上述教学中,在圆圈的媒介作用下,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再由他们来“说题”,通过生生互动的途径,这部分学生资源就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运用。再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或对话练习中,根据“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原则,多让女学生来担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男生“听话”的程度甚至超过教师。又如,把学生的作业、听课笔记、背诵单词的习惯、课外辅导书的使用等搭建平台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之目的。为了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课堂教学中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学生问学生”、“学生帮学生”的方法。例如,在九上Unit6 When was it invented?被动语态的教学中,先由笔者做好范例:
T:Whats this?
S:Its a light bulb.
T:When was it invented?
S:It was invented in 1900.
T:Who was it invented by?
S:It was invented by Thomas Edison .
再变换问题情景,谈论paper,然后由学生出题,并由他指定学生来回答问题。
S1:Whats this ?
S2:Its a piece of paper.
S1:When was it invented ?
S2:It was invented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ago.
S1:Who was it invented by ?
S2:It was invented by Cai Lun.
这种语言操练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合作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效果远远大于“教师示范、学生‘大合唱”传统教学方法。
(2)及时性地调整、改进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讲,课堂中学生的每一个回应包括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种课程资源。就以新课教学而言,学生的情绪状态积极高涨还是低落倦怠,表情疑容满面、抓耳挠腮还是津津有味、喜形于色,注意力分散还是集中,这些都是反映教学的“镜子”。重视这些信息的采集,可以从中知教学之得失,也是体现“关注学生”理念的需要,更是根据实际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的需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巡访学情,这样才能发现一些不易被发现的资源。例如,在九上Unit 8一课中,笔者在引导学生区别sleep,asleep,sleepy的不同含义时,恰好发现有个坐在前排的学生打瞌睡,于是就顺势向学生提问:Look! What is he doing ? 学生大笑后回答:He is sleeping.打瞌睡的学生也醒来了,笔者继续:Yes.He is sleeping,He felt sleepy just now.But now he is waking up.So he does not fall asleep.接着问:Can you tell me the differences?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回答这三个词的区别。如此一来,既把学生从瞌睡状态中拉了回来,又水到渠成地回到了原有的教学内容。再以学生各类练习中的典型错题而言,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是教学的财富,学生会在不断纠错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增进体验。”据此开展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上述试卷讲评课中,学生对“can”所画的圆圈突出反映了教和学的问题,即学生的思维定势以及不能从完整的句义来确定信息。据此“下猛药”就是“打蛇要打七寸头”,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也是试卷(或作业)讲评课中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的需要,以避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低效教学。
(3)优化课程资源的配置。英语课程资源丰富。《标准》中指出:“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等……。”但是,任何一种资源都有不足之处。音像、多媒体以及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和传统教学资源相比,确实具有独特的优势,但都不能“包治百病”。《标准》中指出:“多媒体的使用不能代替师生课堂上真实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互动和人际交往活动。”反之,任何一种资源都有优点和长处。学生资源的优点之一就是“鲜活度”高,“刺激”效果强,而且很多时候能使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实现无缝对接,语言交际意义大。例如,在七下Unit6Im watching TV.现在进行时的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喜欢运用PPT中的图片进行语言训练。笔者认为,这实在是多此一举,最佳的方法是“做中学”:指派学生现场表演,让其他学生看着他的表演进行语言操练。其理由就在于“身临其境”才是真正的“现在进行时”,语言交际意义胜过一切“虚拟情景”,课堂的活力也由此焕发。同时,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告诉我们,再好的资源,一旦高频率地重复运用,对学生的刺激程度会大大降低。“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任何教学资源都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学情因素,并通过有效整合,资源才有可能成为金子。
总之,充分挖掘学生资源,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能拓宽课程资源开发的渠道,使丰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开放,教学策略的选择更具有灵活性,从而成为焕发课堂教学活力的锐利武器。
2.充分挖掘学生资源的若干策略。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应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从教十多年来,一直在批阅试卷、作业,经常看到学生在题目中画上圆圈。这再次启发笔者,“好资源”就在身边,却总是擦肩而过。
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原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而形成的质疑、困惑以及心智的撞击;来自学生方面所传递的信息。下面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简要说明一些基础性、操作性强的学生资源。
(1)运用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亲身经历是重要的资源之一,很多时候这就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既容易叩开学生的情感闸门,也是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桥梁。上述“圆圈”正是学生的亲身经历,所以会引起学生的情绪共鸣。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的解读,尽可能地与学生的亲身经历发生关联。例如,在九上Unit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第一课时教学中,为了落实“用used to谈论过去的情况”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要求学生对着自己的童年照和现在的照片进行语言训练,然后在让他们说一说其中的心理体验。有学生说:“I used to be shy,but now Im outgoing,I have lots of friends.” 又有学生说:“Now I often help my parents with the housework,Im growing up.” 还有学生说:“I used to be happy.But Im busier than I used to,because I have more homework to do now.”……教学内容由此变得有血有肉,情感策略与知识教学实现了统一。反之,如果采用一些明星照片,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在挖掘学生的亲身经历时,要特别重视班级活动的素材,因为它妙在能面向全体学生,又是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因而课堂的磁场效应更明显。
(2)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英语学习特别重视情感策略的运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应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等。例如,笔者为了给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搭建舞台,在早自学、新课学习中进行领读;每逢试卷、作业讲评课中,经常将范文或范句呈现在PPT中,并显示学生的名字,习惯性的做法是让学生读一遍,并要求摘抄范句等,这样也能使大部分的学生通过比较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成功经验。在九上Unit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一课中,为了操练“be made in +产地”,笔者课前让学生中的“汽车迷”去收集了一组世界名车图片:
在课堂教学中,让这位学生到讲台上做“小老师”:“This is Lamborghini / Porsche /Cadillac∕ Land Rover.It is made in Italy / Germany / America / England.”其他学生跟读。再如,在八下Unit8 A Country Music Song Changed Her Life Forever一课中,笔者指导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课前去学唱一首美国乡村音乐。在该节课导入环节中,一学生当场演唱了加恩·布鲁克斯的代表作品The Dance。从现场来看,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课堂良好的氛围甚是“给力”。反之,如果教师采用多媒体播放,其效果一定稍逊不少。
(3)妙用课堂中的生成和意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生成性资源的妙用是挖掘学生资源的最高境界。现行教材中涉及到很多社会焦点话题,由于贴近学生,容易打开话闸子,他们会发表不同的意见,甚至和教师、教材的观点发生冲突。例如在九上Unit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教学中,针对能否在学校里穿自己喜爱的衣服这一话题时,学生七嘴八舌,“难看”的校服引来一片吐槽声。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课堂预设再严谨,也难免会出现“意外”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也是很好的教学契机,例如,在七下有关颜色这课时,一教师在针对“apple,banana”等进行教学时,发现有些学生注意力集中到从窗外飞来的一只蝴蝶,该教师利用这位“不速之客”,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学习butter+ fly = butterfly 和gray,pink,purple,colorful等多种颜色名称。很多时候课堂教学的精彩就在意外发生,以下且看“老师,我不是故意为难你”的案例(摘自http://www.scjks.net,略有删减):
在七下问路与指路一单元时,教师和学生们做了一个教学游戏:老师发令后同学们重复口令的同时做动作,如向左转turn left,向右转turn right,要求凡是做错的同学就得出列。经过几个回合,有5个同学“违规”出列。教师满意地说:“congratulations,sit down,please!”。4位同学都高兴地回位坐下。然而,一“违规”的同学却根本没有回座位的意向。此时,该教师很平静地、带着微笑地看着他,并对全班同学说:“please look back,Liu ankang is very interesting,He is sitting on the floor,Lets welcome him to his seat!”。该同学这才站起来走回了座位。可刚坐下便举起了手,教师问:“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他说:“张老师,我申明一下:我不是故意为难你的,因为我们是在做游戏,要守规则,你说请坐下我只能坐下,否则就违规了”。教师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点头说:“Good! Very good! You know the rules and you are honest,you will make more and more friends,and you will be more successful in the future!”。这时他才口服心服满载成就感的样子坐下去了。
目前,在对待学生是一种课程资源这个问题上,很多教师忽视学生的存在,不顾学生的反应,从而失去了课堂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的最佳时机。例如,在一节观摩课中,教学在操练“What do you like?”这一句型时,让学生相互谈论各自的喜好。有学生回答:“I like eating frogs.” 另一学生立马效仿:“ I like eating monkey brain.”遗憾的是,老师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只是按部就班继续授课,从而错失了很好的德育契机。另外,一些教师总是追去“风平浪静”的课堂,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意外时,可谓恨之入骨、“咬牙切齿”。其实,只要教师重视起来,都可以成为好资源。
学生资源属于丰富的、能再生的“绿色”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论是学生的学生经历、情感体验和知识储备,还是学生的意外和错误,具有生成性、动态性、待开发性、难以复制性的特征,通常看不见、摸不着,一不小心就会溜走。只有增强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才有可能开发学生资源这座“金矿”。
3.要用足、用好学生资源。“玉不琢,不成器”。教学资源也是如此,需要精密加工,用足、用好,否则直接影响资源的利用价值,甚至“凤凰”变“乌鸡”。例如,在对待学生的典型错题上,常规的做法是扮演“独角戏”,就题讲题,滔滔不绝,大部分学生低头看着自己的试卷,机械地书写正确答案。表面上看,学生在试卷上的笔记“花花绿绿”,由于缺少思维的过程,大部分学生囫囵吞枣,所以很难突破“错了,再做,继续错”的魔咒。上述试卷讲评课中,之所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这与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中的充分运用是分开不的。
(1)改变呈现方式。将错题呈现在PPT中,看似“换汤不换药”,但是学习活动从“听” 转变到“看”,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新的期望,而且让发散的教学内容全部聚焦于图片。进一步说,如果以教师打印的word文档来呈现,那么离学生的实际距离就拉远了。对学生来说,试卷原件“铁证如山”,有利于增强教学的说服力。教学是一种艺术,同一个素材,不同的呈现方式会出现类似于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效应。
(2)虚拟试卷原件。真实试卷中的圆圈如下:
它不能清晰、完整地暴露学生的问题,只有教师才会明白。如果原封不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信息量缺乏,就成了“迷魂阵”,学生的思维方向难以迅速进入预设的轨道。通过虚拟的手法进行改造后,信息量完整,内容变得相对生动,无需教师开口就让一些学生“直奔主题”。因此,当我们在面对 “好资源”时,必须要发现它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回避、改造,该绕圈子时则绕,该直奔主题时则直奔,才能让教学过程更加顺畅自如。
(3)强化学习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张简单的图片,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有必要在呈现前创设问题情境。基于这样的考虑,结合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决定在图片呈现前设计一个问题:“What leads you to the pitfall?(是什么让你跳入‘陷阱?) What makes you happen to hold the same view? ( 什么叫彼此 “不谋而合”?) Lets see (请看……)”通过“不谋而合”的设问,有效吸引了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在具体的分析中,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通过相关活动,让他们自己尝试着体验、思考、发现,通过学生说题、总结经验教训等,学习策略的培养得到了具体的实现。
课后,笔者仔细思考,觉得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还有“文章”可做:创设问题情境后,先在PPT中呈现题目:
然后利用“自定义动画”依次出现红色圆圈、箭头、B答案和×:
如此,教学内容就显得更为形象、生动。再仔细回看虚拟的试卷原件,觉得还是非常粗糙,例如在“( B )”少了一“/”,因为教师批卷时在遇见错题上往往有这样的符号,从而使试卷缺少真实性;“动词原形”四个字是笔者的字迹,只是由于学生没有发现而避免露出“马脚”。
要使教学资源物尽其才,实现教育教学价值的最大化,教师一定要本着支持课堂教学的宗旨出发。例如,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是不是一定都需要“大动干戈”?在笔者看来,教师应重视统计错误人数和同类错误在一人身上复现的次数,以确定错题资源的利用价值,据此决定放大或缩小。应当纠则纠,不当纠则放,但什么错误应纠、什么时候纠,这就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功底。再如,当教师在面对“意外”时,如果都要“小题大做”,则会浪费教学时间。如果有利于本节课的教学时,教师捕捉后应趁热打铁,如果涉及到教学重点,就可以充分地运用好学生资源。如果教学价值不大,甚至是学生的“垃圾”资源(如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或一些恶作剧),教师可以不去理会,一带而过。总之,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把持有度,合理选择,而不是将所有的学生资源都加以引申、利用。
佐藤学指出:“在这些教室里,教科书是配角,儿童以有探究有价值的题目和课题为中心,借助大量的资料和多彩的活动追求着高品质的生活”。实践中,教师们一方面普遍感到课程资源匮乏,一方面又对课堂教学中蕴涵的丰富的学生资源缺乏认识,忽视对学生资源的捕捉、利用与开发,致使大量的学生资源流失。为了让学生过着“高品质”的生活,我们既要运用好现代教学资源,更要用好学生资源。因为这一座“金矿”不仅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而且有着生生不息的巨大教学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