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5-05-30 10:48周兵
计算机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周兵

摘要:程序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主要专业课程,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困难,学习积极性不高。文章针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计划、教学案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训检查方法、考核方法6个方面阐述对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观点

关键词:教学改革;高职高专;程序设计

引 言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不少高校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印象是难学、难懂,但另一方面社会培训机构对于很多中学生学员的培训效果却比较好。对于没有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学员能够学会的课程,在校大学生却普遍反映难学、难懂且不感兴趣,这说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在高校的教学确实存在问题。

1 存在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录取分数不断降低,入学学生整体水平下也随之下降。如何根据现状开展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从教学方面看,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周期长、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后继课程学习的需要、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实训检查机制陈旧、考核方式单一等方面。

2 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教学计划的改革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依据,传统的课程设置方法是每周按同定学时数安排教学汁划,课程贯穿整个学期,这种方法对程序设计课程来说有很大弊端。以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为例,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安排是总学时数108学时,分18周授课,6学时/周,其巾3学时的理论课教学,3学时的实践课教学。

程序设计类的课程都是以基础知识(包括语法、结构等)起步。教学的初始阶段,基本概念、语法和结构的理论知识等会占用较多的课时。学期初,学生一般都会对课程学习充满热情,但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不容易看到学习的成果,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针对实际问题的项口;看不到实际应用的成果,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下降,甚至应付了事,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比较迅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教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应该采用线性交叉式的教学计划,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可采用阶段性的教学模式。以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系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为例,程序设计类的课程主要有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和静态网页设计,每门课程均为72学时,各门课程的教学进度见表1。采用这种线性交叉式的教学计划能够缩短每门课程的教学周期,学生学完一门课马上就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应的项目,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2.2 教学案例的改革

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出发点,设计高质量的案例或项目用于实践教学环节,在设计教学内容时站在学生的视角,分析学生的兴趣重点,可以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系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的案例设计为例,具体设计见表2。处在高等教育本科年龄段的孩子大多有两大兴趣爱好,一是爱玩,尤其爱玩游戏;二是好奇心强。据2014年地平线报告显示,目前喜欢玩网络游戏人群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而其中68%的人年龄在18岁左右,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刚好处于这个年龄段。既然学生对网络游戏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将一些专业课程知识点设计到各种小的游戏案例中,让学生自己设计想玩儿的游戏并编程实现。学生运行自己设计的游戏时,一方面会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会对设计中运用的知识有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主动地寻找问题,改进设计,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于学生的好奇心,教育者应该给予保护并善加利用。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点设计到实践案例中,使学生能够通过编程实现访问特定手机信息的功能,如访问短信的内容、通话内容、通讯录等,这样可以通过实用且效果直观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自发地学习。

2.3 教学模式的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有针对性地实施“导学、自学、助学”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导学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学;学生通过自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不同类型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辅导,这就是助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成立各种真实课题的软件工作室,吸收对相关课题感兴趣的学生进入工作室,让他们参与项目的研发并在参与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团队互学互助的方式讨论解决。当采用互学的方式仍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应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为自学服务。

2.4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得当,则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由于自身素质的不足,对逻辑性比较强的纯理论性知识学习能力不足,但年轻人的思维活跃,学习热情高,对于运用形象思维的实践类知识接受能较强;另一方面,在学习的持久性方面,学生普遍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不能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强、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小项目,以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项目的编程实现,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对于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也可以没计一些操作性强的案例,将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融入到案例当中,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现场操作、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该案例的实现步骤及运行结果。在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针对特定知识点的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从而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5 实训效果检验方法的改革

学生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是检验实训效果的依据;、传统的实践教学步骤是学生上机实验,发现问题后教师答疑,编写实验报告,最后由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给出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下,教师只是检验了结果,而没有考查结果产生的过程,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之间实验报告互相借鉴抄袋的情况增多,实验报告成了应付差事。为了克服这种弊端,检验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交互平台,让学生将自己开发程序的运行效果展示给大家看,并对编写的代码加以说明,同时指出在实现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将自己的开发经验与大家分享。对代码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而作品展示则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加强自觉、自主的学习并通过开发过程的分享积累更多的开发经验。

2.6 考核方法的改革

对于程序设计课程,目前主要有两种考核方式,一是试卷考试,二是分组考核。试卷考试题型主要有选择、填空、判断等,侧重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而分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动手能力情况,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必须将两种考核方式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考核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实用性人才。企业选聘员T、进行面试时要求应聘者既要有较强的实践工作技能,又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在学生在校学习时,教师应该将两种考核方式结合起来,通过过程考核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通过试卷考核检验学生的理论水平。

3 结语

通过教学计划和实训效果检查方法的改革,可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增加学习的动力;通过教学案例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间的协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最终达到让毕业生成为胜任岗位的实用人才目的并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