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航
摘要:由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相关货币观点剖析了货币的本质和根源,并揭示出货币自身矛盾运动规律及一系列后果,但以发展的眼光看,如今很有必要与时俱进。文章紧密结合现实世界的变化发展和客观状况,通过梳理货币发展历史相关资料,尝试采取科学性论证说明与中外货币历史演变轨迹创新思考,进而探索有关货币形态、货币属性等若干货币基础理论问题的规律性认识。
关键词:货币;金银;货币历史;规律;创新
在我国货币基础理论研究领域,“货币天然是金银”观点颇具代表性,作为经典的货币观,长期为学界所推崇。笔者认为,“货币天然是金银”或黄金是“金钱的唯一代言人”(寇玉琪,2013)的理论观点确有一定道理,但结合史实与逻辑分析,将货币的天然形态与具体的金银历史性固定起来,值得反思和商榷。现实而言,鉴于仅仅“金银”二字尚不足以充分体现出货币本身“天然”具备的社会公信力或是价值性归属,在当代有必要进一步结合货币历史演变轨迹,吸取有关货币思想的合理内核,对传统货币认识加以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以更好适应历史变化与正确反映客观事实。
根据经典货币理论,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等贵重金属身上,代表了一定价值的货币就产生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材料必须具有以下特征之一或全部,即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色泽美丽,不锈不烂,易于保存;易于分割;易于保持价值稳定;产量供给充足。中国历史上以金属为币材者有铜、铁、铅、金、银等。尤其是黄金,因其“天然货币”材料之故,充当货币最合适。马克思多次提到他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作为货币商品的黄金。在马克思的时代,国内流通手段由贵金属货币、金属辅币与纸币共同承担,他对货币的理解建立在金属货币制度的基础上,认为货币自身应该是商品,从所处的当时社会背景及其对欧洲国家货币发展轨迹的理性思考,进而得出金银是具备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理想载体,符合唯物论的“存在决定意识”。又如,《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2011)认为:“黄金、白银与汽车、房子、粮食、石油、电器等等均为实体财富,它们中间谁最能代表财富呢?我看还是金银。它们永不腐烂、质地均匀、随意切割、方便储藏,正是这些特性使其在2000多种曾经的通货中脱颖而出,成为全人类公认的最佳的财富代表。”故“货币天然是金银”之说古来有之。但笔者认为,货币这些特征适用于金属货币或实物货币时期,已非现代信用经济下充当货币的必备条件。
对经典著作的理解要与时俱进,超越时代与认识的局限,走出金银的货币历史迷思,创造性地发展理论而非固步自封或罔顾事实。概言之,从商品市场实务层面上看,如今持币投资金银,无论出于投资、投机,还是逃避风险,实质上无异于一般性持币购物,用以转手牟利或者储物保值,金银作为货币的历史使命已然完结;从货币史研究层面看,纵观中外货币史发展,一定时期的货币流通有序或乱象可归结于物质基础、信用基础及法制基础等多方面原因,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公众心理认同和法律有效保障等“天然”核心要件的综合作用。由纸币等信用货币取代金银等商品货币是商品生产社会性发展的必然结果,能否表现其自身社会价值,关键不在于币材本身有无价值(尤其是信用基础上创造的信用货币均不具有价值),而在于作为社会财富价值的象征性存在,货币能否获得社会认可的公信力。主观上纠结于货币实体的商品属性或执迷于币材的“真材实料”,其症结在于未能厘清与切实把握货币发展轨迹及其客观规律性,未能理解古今货币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根本变化,未能前瞻性地洞察货币发挥职能作用业已脱离金银等金属货币时期用以大量现金支付的传统形式。
现今货币是从历史货币发展而来,至于何谓真正的货币及其起源则有不同见地。
从中国当代传统货币思想看,著名历史学家吴荣曾(2003)认为:真正的货币必须是金属铸造;要有一定成色;要有固定的形态;要有固定面额且有大有小。中国春秋末到战国时期出现的大量刀布符合这些要素,而且关键是有政府铸造的标志。笔者认为,该“金属铸币论”观点一方面执着于马克思经典论述有关货币本身价值内核的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将“货币天然是金银”及商品货币思想糅合后有所扬弃,对“货币之谜”面纱的揭示有所助益,但由此仍无法认同当今“钞”和“票”等本身没有价值的信用货币,故这种无异于“货币天然是金属货币”的观点对于诸多货币现象的现实解释乏力。
从中国货币史研究看,袁远福(2005)、姚遂(2007)等金融史专家认为:早在夏商时期,天然海贝充作货币,一直沿用到西周。商代后期,出现了铜仿贝即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这表明贝在当时已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执行货币职能。而云南贝币流通一直持续到清代道光年间。另外,汉字结构上也有证据可寻,如与价值有关的字有:货、财、贱、费、资、贾、货、贵、贱等;与财货有关的字有:贮、宝、赏、赐、财、资、买、责等。这些正好反映出在很早年代贝即货币的历史事实。而该“天然贝币论”的出发点肇始于“货币的特点是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有助于对古代原始货币和现代信用货币的本质理解,明了当代市场经济下信用货币变化的历史渊源。
从中外货币与金银关系演变轨迹看,可分三方面阐明货币“霸主”的转变。
首先在金银用途及货币作用方面,早在殷商及西周时期,黄金最初只是珍贵的装饰品,《诗·大雅·域朴》有“追琢其章,金玉其相”的记载。用黄金做货币主要始于战国时期,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巨额的支付手段。在博物馆常见的开元通宝和五铢就有金铸币,还有仿制的大观通宝等银铸币,但均属纪念币性质,并非流通货币。而在当前信用货币制度下,即使有人投资于金银,只能算作贵金属商品投资,不具货币作用。
其次在金银的货币制度或其金融属性方面,即便古代中国黄金一度法定为上等货币,亦非初始天成。据史籍记载,“先王……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布”(《管子·国蓄篇》);“及至秦……黄金以镒名,为上币”(《史记·平准书》)。纵观当今金银地位,尽管一些国家或国际组织基于历史习惯和资产储备原因,将“货币性黄金”视为一国国际储备资产组成部分,且有些专家认为金银仍具有“金融属性”,甚至认定“实体财富中最能代表财富的是金银”,但事实上,“黄金非货币化”的国际协议早有定论,金银贵金属只是一种实体财富资源,在国际市场归于普通商品。如美国经济学家本·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认为,黄金是一种贵金属,但不是货币,中央银行持有这种资产是一个长久以来的传统。而今所谓“金融属性”之所以看似“一息尚存”,源自金银作为“稀缺性”商品的价值存在,且相对“高贵”,同时具体依附于黄金市场上与信用货币的“等价”交换,易手较为便捷。若依此看法,稀缺性、高价值、不乏市场交易的其他商品资源亦可类似推定,不“独秀”于金银。历史上,金银曾作为货币的价值标准、交易媒介、支付工具和国际货币等职能作用,在现实中已然不复存在,金银的“金融属性”只是金银商品借助于信用货币交换得以间接呈现,并非直接出自货币的本能实现。故金银既未天然居于货币舞台的“上位”,其货币的法律定位及金融属性亦未始终天然“不渝”。
最后在货币形态与商品经济关系方面,货币产生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货币形式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商品经济条件下会有不同货币出现,货币必须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例如,不同于欧洲最早的金属货币是金币,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铜铸币,根本不可能始终只由金银等商品货币“固定地”充当货币。况且,当代金银的供给与分布也远远跟不上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实践表明,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与金属货币脱钩,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又如,人民币作为新中国法定货币,自诞生起便表明与金银不挂钩,人民币实际价值与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代表的名义价值及与其在不同商品市场中所呈现的交换价值相分离,完全脱离了商品属性,天然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信用货币。
结合史料文献和归纳分析,笔者认为,中外货币形态的一般演变过程如图1所示。
相应地,货币属性的一般演变过程如下。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载体有形、有价值)→社会属性(载体有形、无价值)→ 社会属性(载体有形/无形 、无价值)。
由上述有关中外货币历史演变轨迹及其规律性的深层次创新思考可以得出以下三方面的结论。
一是支撑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行无阻并持续扩展的基础,虽然从表面看,先是有形的足值载体,后是无形的信用承担,但信用的背后,实质上依托的始终是体现一国经济实力的社会总财富及其稳步增长,由此成为如今信用货币(狭义)、电子货币得以立足(指现代货币为社会公众接受和使用)的价值基石。
二是就信用货币而言,“纸币是价值的符号”较为符合货币历史演变轨迹及规律性认识。陈友芳博士(2010)认为,现代生活中,纸币具有货币的一切职能。对于纸币有无价值的困惑问题,这取决于“价值”如何来定义。若将价值定义为购买力,就会视纸币具有价值;若将价值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则纸币无价值。笔者认为,应从货币历史发展及多维价值视角出发——纸币不具有内在价值(或曰可忽略不计其本身价值),但被国家强力赋予了外在价值(社会属性)。相较之下,经典著述有关“纸币是金的符号”抑或“纸币是货币的符号”之说囿于一定历史阶段所限,已与当今状况脱节。
三是在社会商品流通与货币交换的经济活动中,货币价值是货币信用及货币交换价值的基础。故只有遵循价值规律与货币流通规律,与社会财富相对应的货币供给数量保持大体适宜,货币价值、货币信誉才能根本上得以保障,进而才能从根本上有益于货币的交换价值及社会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
进入20世纪后,金银逐步退出货币舞台,信用货币成为了各国主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当今呈现出更具电子性、无形性特点及网络化、自动化常态。在当今经济生活中,观察与衡量货币价值变化应秉持多维视角而非单一视角,即其主要赖于货币购买力(物价指数的倒数)、汇率、利率及市场金价等经济指标变化状况。目前“货币天然是金银”虽然时有论争,但缺失了实质意义。如李翀教授(2013)指出,黄金早在约2600年前就充当了国内货币。当国际经济活动变得较广泛时,黄金又由于其国内货币的地位而成为国际货币。20世纪30年代,黄金失去了作为国内货币的功能,但它仍然作为国际货币存在。20世纪70年代,黄金最终失去国际货币的地位而演变为一种近似货币。在可预期的未来,黄金不可能恢复货币地位而仍将以近似货币的形式存在。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直言:为什么要用这种不是特别有用的金属作为价值的“黄金标准”?经济问题的处理需要用人类的智慧去解决,不需要诉诸一世纪前可能合理的手段去应付。
综上所述,结合货币历史与逻辑分析而论,“货币天然是金银”及后续拓展的“货币天然是金属货币”等学术观点有着历史局限性与逻辑矛盾性。笔者认为,“货币天然是社会公信的价值代表”当是货币本性的高度概括与集中表现,此表述透视了货币的本质——特定社会历史中人的社会关系,既符合逻辑分析,同时也符合历史与现状。
参考文献:
[1]寇玉琪.货币:统治世界的终极武器[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2]《北大讲座》编委会.北大讲座第三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袁远福.中国金融简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姚遂.中国金融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P·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6]证券时报网.宋鸿兵:实体财富中最能代表财富的是金银[EB/OL].http://kuaixun.stcn.com/2011/1129/4088494.shtml,
2011-11-29.
[7]凤凰网. 新闻背景:美元与金本位的兴废之路[EB/OL].http://finance.ifeng.com/gold/jskxqb/20120905/6990600.shtml,2012-09-05.
[8]李翀.论黄金货币地位的演变与前景[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