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激烈对抗到平缓理性 女权主义艺术家们的“思想转变”

2015-05-30 10:48:04顾闻
财富堂 2015年4期
关键词:女权维克女权主义

顾闻

“呼吁男女平等”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长久以来各个领域的人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战斗。而在艺术圈,每个时期不断涌现的女权艺术家们也都通过独创的作品宣扬着自己的立场,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个貌似永恒的问题,在她们的眼中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四月正值春花烂漫时,不妨让我们放松地聊聊这个话题。

近日,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的一对夫妇档摄影师Thad和Sarah在网络上曝出了一组创意照,将生活中种种看似不经意的生活细节和奇思妙想结合起来,再经过后期制作,呈现出一张张妙趣横生的照片:时而搞怪,时而互掐,时而温馨,趣味的互动无不流露出浓浓爱意,引发网友的阵阵羡慕:多么和谐有爱的一对呀!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两性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但不可否认的是,性别歧视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不让女性受教育、外出工作甚至单身外出,家庭暴力等,即便是在发达国家,女性们获得选举权也不过是这几十年间的事。女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都在挣扎,摸索,试图在男权当道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著名女权运动创始人之一的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著作《第二性》被视为女权主义运动的精神指导,开启了当代新女权运动的先河,希望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文学尚且如此,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女性艺术家们也纷纷站出来,通过创作,寄寓艺术品,甚至身体力行地向世界宣扬自己的立场。

剑拔弩张的对抗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爆发,女性艺术家开始在社会中崭露头角,但由于受整个艺术环境的影响,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于是这一时期的作品经常伴随着激烈、出格、突破传统的特性,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

塞尔维亚著名行为艺术家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Marina Abramovic),享有“行为艺术之母”之称,她的行为艺术作品以狂野大胆而著称。最著名的一次行为艺术表演是1974年的《节奏·零》(《Rhythm 0》),阿布拉莫维克通过自己的身体对自我和观众发起挑战。她面对观众站在桌子前,在身后的墙壁上写道:“我是你的对象。桌子上有72件物品由你在我身上随意使用。”在场的观众们,有人用口红在她的脸上乱涂乱画,有人用剪刀剪碎她的衣服,有人在她身体上作画,有人帮她冲洗,还有人划破了她的皮肤……在被施暴的整个过程中,阿布拉莫维克都不作任何反击,直到有一个人用子弹上了膛的手枪顶住了她的头部,她的泪水夺眶而出,幸而这一举动最终被他人阻止。阿布拉莫维克说:“这次经历让我发现: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他们会杀了你。”这一表演也在某种程度上暗喻了两性之间的关系,艺术家以虚假的谦卑,对男性社会的霸权和女性的软弱顺从,作了展览式的鞭挞,引发人们的反思。

在阿布拉莫维克的艺术生涯中,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她的灵魂伴侣——来自西德的行为艺术家乌莱,这段爱情成就了两人行为艺术的高峰,他们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大量反映人类社会男女之间所拥有的那种互相吸引和互相矛盾的复杂心理的作品。两人于1980年共同创作的作品《潜能》,在欧洲享有盛名。整个作品的表演由两个人面对面站立着并专心地注视着对方,手里还同时拉着一个紧绷的弓,在乌莱的手里紧拉着一支带毒的箭,正对着玛丽娜的心脏。由于弓箭的张力使他们的身体略向后倾斜,只要稍不留神,那支毒箭就会离弦射出,同时,通过扩音器能听到他们心脏急剧加速的跳动声,整个作品持续4分10秒,昭示了女性的命运在男权主义之下被操控,阿布拉莫维克说:“世上有各种各样的力量,而我一样都不喜欢,它们都暗示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让我感到惬意的唯一的力量应该是自主的能量。”

另一位极力宣扬女权主义的艺术家是来自法国的奥兰(Orlan)。她一直认为自己是男女平等主义者,并通过工作察觉女权理想,作品充满了女权主义色彩。最著名的是她在1993年做的一个行为艺术,记录下她接受外科整容手术的全过程。在这个整形计划中,奥兰以文艺复兴到后文艺复兴绘画中,男性认为的典型美女作为模型,以9次手术转换面容,再现男人渴望的7个面部结构与理想典型。这一连串的手术活动通过电视转播、卫星传送在世界许多国家播放(日本、美国、法国等),而手术室则变成了一个表演播放室,奥兰每次都以不同面貌示人,穿着名设计师所设计的华丽衣服,以戏谑的手法开场,并指挥着工作人员(包含医疗人员)配合表演:大声朗诵诗歌、现场播放音乐、带入精心设计的舞蹈,通过绕场仪式让观者看到她布满展场的早期表演艺术照片。观众能透过屏幕看到外科医生从她的大腿取出油脂,然后用注射器注入她指定的面部位置(眼皮之上,颧骨之下,上嘴唇等)。手术中,奥兰只让自己被局部麻醉,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她都是清醒的,并控制着现场气氛、解释手术的项目、回答公众问题和评论。整个表演因为太过直白、血腥而超越了大众惯有的接受程度,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细究之下,就能发现这场打破常规的,不以表达美学为主旨的行为艺术,实则是艺术家对整容外科抗议的标志,她借由这场行为艺术探讨女性主义,展示了在男权与消费主义的合谋压迫下,女性身体所承受的伤害和痛楚。

理性对话中的抨击

90年代后,随着西方女权主义理论进入一种更加多元、更加理性的境遇,女权主义艺术思维和创作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更多地考虑到了如何通过作品与受众进行沟通,并邀请社会一起加入这一世界性话题。

2012年3月3日,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的《秃头戈女》联展中,当代艺术家肖鲁以剃光头的方式来宣传女权主义,也将作品《什么是女权?》搬进展厅,这个由三根三米长的槽钢焊接而成的巨大人字结构装置,暗示着“女权即人权”。作品旁边则放置着打开的册页“什么是女权?”,观众可在上面留言,写下自己对于女权的理解。

她的另一个经典作品是在2006年创作的装置行为作品《精子》,她准备了十二个空瓶子和一个冷藏柜,目的是向与会者和参观者的男性征集精子,并将这些精子放在特定的温度下冷藏,在其每月排卵期间,将所捐献的精子与自己进行人工受孕。但结果是没有一个男性愿意奉献他们的精子。在这件作品中,肖鲁背弃了关于异性恋情的一切,包括异性情感,异性婚姻,还有异性生理的层层关系,她征集精子,无需一个男性扮演父亲和丈夫或情人的角色。整个作品充满了女权主义的色彩,无论男性是否捐献精子,他们都被置于了“播种机”的处境,一种尴尬的境地。

肖鲁说:“在两性关系中,男人总要掌握主动,但在我这个作品中,他们是被动的,这会让他们不舒服,这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测试男人的心理状态。”当然,这个比较过激和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作品在当时也引发了很多争议,特别是被一些男性批评家运用男性的视角来进行解读。肖鲁坦言:“女权主义在中国还是非常弱势的,一谈女权,男人不喜欢,女人也不喜欢,看得最多的就是讳莫如深的笑。从大的概念上讲,中国与西方的女性觉醒意识相比,差得很远很远。其实女权就是人权,就是在呼唤男女平等。”

宽容平和的自我认同

客观地来说,如今“男女平等”这一问题相较过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从国家政要,企业精英,到杰出艺术家,女性的比例正在逐渐扩大。两性社会地位的平等也让相处变得更加融洽,女性艺术家在创作上也更加怡然自得。

每一个看到林海容作品的人,都免不了被这份安静淡然所感染。作为一名具有强烈女性特质的艺术家,“大头娃娃眯眯眼”这一独特的艺术符号,已经跟随她走过了近十个创作年头。她追寻宁静、单纯的生活方式,美满的家庭在带给她安定的同时,也让她能够在协调、祥和与闲适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她聚焦生活中的美,在其最近名为《美像》的展览中,所呈现的一系列作品中,大多都弱化了场景设置,在赋予人物更多表情描绘的同时,奇妙地让画面和谐地沐浴在安静淡然的状态之中,令人不禁心生艳羡。

而前文提及的摄影师夫妇Thad和Sarah则通过创意摄影,表达了在一种固定关系中,男女各司其职扮演他们最乐于扮演的擅长与熟悉的角色。这不由让人觉得,绝对公正的五五等分式的男女平等,已经不再是这代年轻艺术家和创意人士所孜孜追求的表达目标了,而男女之间各有所长各有千秋,才是要点所在。

“呼吁男女平等”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场漫长的战争,你很难去界定什么才算真正的胜利,也无法保证永不复发。但在艺术世界中,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对女权主义这个议题的思想变化,也让我们相信,在文明社会的进程中,它势必会朝着美好、积极的方向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女权维克女权主义
我体内的DNA好好的,怎么就需要修复了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5:08
向警予的女权思想
这样的“女权”
福维克 呵护家庭健康
福维克 服务致远
福维克重拳出击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2:54:24
114年前,女权先锋与两则征婚启示
海峡姐妹(2016年4期)2016-02-27 15:18:18
《可敬的夫人》的后现代女权主义角度解读
浅析女权主义的兴起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