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云
2014年11月,南昌的媒体作了一项调查:2014年1-10月,南昌有45373对准新人领取结婚证,11441对夫妻离婚。其中,“闪婚”“闪离”的约占35%,“七年之痒”缩短为“三年之痒”。这是社会追求“高效率”的一种情感折射,也是年轻人生活日趋娱乐化的现实写真。我觉得,当下人容易遭遇“三年之痒”,主要有三种原因。
首先,结婚、离婚的成本较低,因为经济层面的成本一般都摊到父母身上。而开放性的单位结构和社会组织,让同事和亲友间的“私事”得以保密。社交媒体的便捷,让人的交往和情感发展变得异常顺畅。单位的小姑娘休次年假,就把自己嫁了,这种事已见怪不怪。离婚也同样,凑合和坚守对一些年轻一代来说几乎不可理喻。这样的“低成本运作”,让结婚、离婚的舆论压力骤降。如果没有小孩的羁绊,夫妻的“三年之痒”自然容易发作。
其次,社会诱惑太多。独生子女,自我意识都比较强,步入婚姻生活的他们,仍不知道迁就、收敛婚前的坏习惯。正所谓“来得快去得也快”,双方对于爱情和欢爱的新鲜感很容易消失。这时,双方的不和谐容易放大,很多隐私不复存在。一些人觉得两人“老夫老妻”,用不着珍惜了,和异性朋友打情骂俏甚至出轨,婚姻似乎逐渐沦为他们的负累。
最后,一些人缺乏基本的包容和奉献精神。吃中餐还是西餐,争夺电视遥控器,到谁家里过春节……这些小事导致的离婚事件,在上一辈人看来几乎是天方夜谭。即便是他们想帮助子女维系婚姻,怕也无能为力。两个人的不合决定了婚姻的走向,与各自的家人关系甚小,双方家长的卷入主要在财产分割和小孩归属上。结婚确实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但一些人的“爱无能”,还等不到家庭出现摩擦,自己已经缴械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