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忆江南

2015-05-30 10:48:04朱群英
牡丹 2015年7期
关键词:江南水乡芳草水乡

江南水乡的脚,爱读断简的石板路,读一节节的水乡春秋,轻轻盈盈地读,在老水牛的瞳孔里,在独木舟的歌吟里,读出一颗颗酸梅花子来,读出一个个失眠夜来。

于是便有许多石质的问号,拱起在路上。

青屋檐的梦在水底晃荡,从月亮古老的清泪中,山茶花般的姑娘,纤纤的手,扯起丝丝嫩绿的燕语,评剧味般的图案,薄荷味的节奏,在江南水乡风靡了。

醉过山城水廓的酒,把湖边的柳树做成长弓,将苔色岁月射向苍穹,惊断——从湖水深处飘来的云朵。

在阳光忙碌的嗡嗡里,在梅雨多情的祝福里,江南水乡穿起白鹭的衣裳,款款舞动的翅影,倒映在古运河的碧波里……

从太湖的唇边,幽幽折折淌来,一支古调渔歌,有小雨的三弦伴奏,时疏时密时急时缓。

是谁默默踏歌而来,把网撒成汊汊湾湾,渔汛若舟子,聚拢,散开,去去又来来。

所有的瞳眸都走到水边,所有的民居都走到水边,水缠绵成柳树,水缄默成炊烟。

酿水为酒,吹水为箫,从此你再也走不出水乡,水乡已塑你成一叶无形之舟。

日月星辰融化为水,父亲的刚烈母亲的柔媚融化为水,水声四起,水乡是水的形体的性灵。

静而为缆,为苔痕;动而为鹭,为白云。

煅水为剑啊,水是纹路,游在你掌心。

在江南水乡,芳草如火焰般燃烧。

那是遥看才辨出色泽的芳草,那是淹没马蹄的芳草,那是萋萋离离的芳草,那是一个女子罗裙颜色的芳草,那是力图抱得三春晖的芳草。

芳草洇透江南,氤氲春天。芳草是写在水边泥土上的一篇赋,恣肆铺陈而不夸张。

你可以迷恋一丛带露的杏花、一条绿如蓝的江水,或一次头枕柔波听雨而眠的浪游。但给你感奋持久而强烈的,还是芳草。

芊芊绵绵,挨挨挤挤,你忽略不了染绿你的眼神和记忆的芳草。

人静时,在思念的深处,芳草的语言清翠、娇嫩而细碎,且撩人。

骢马曾系于哪座楼前的垂柳,扁舟曾泊于哪条小河的浅滩,青衿曾染上谁家小店的酒痕?

舟逝马驰人杳。在桨声和马嘶里,江南倏地颤栗了一下,一下,又一下。

几千年了。芳草如火焰般燃烧,将你煎熬。注定你走不出芳草,走不出水乡古镇的眼神。

让人魂牵梦萦的是水乡,令人心旌摇荡的是芳草。芳草的绿色打湿睫毛,凝成一滴晶亮的液体,悬挂而不风干。这就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呀!

江南水乡是一管笛,你可以横卧唇边随意地吹。野调无腔,袅袅扬扬。

太阳醒了,将粉红的睡衣悄然褪去,轻搭在苇叶上。

匆匆掬一捧湖水洗脸,昨夜的胭脂施得太厚,染红了碧水和田园。

渔船醒了,舀一瓢朝霞煮茶,顺手从舱外牵一缕晨雾撒进锅里。

鸬鹚醒了,面镜而立,静待出发的篙声。

只有鱼儿,还在水草里沉睡。

这儿离湖汊好像很近。艾叶和菖蒲在鱼腥的风中静静地摇曳,千万莫发出丁点儿声响啊;捕虾者正密密地编织着新的方案,圈套须在静谧中细细地制造。倘若走漏了半点风声,晚宴上便少却了殷红的色调。

唯有红的愈多,红的愈猛,捕虾者那屏息静气的脸上,才会显出惬意的微笑。

阳光在天上,犹如一根细玉的纤维。太重了,云儿托不住,哗啦啦撒在水中。一半沉入湖底,一半浮在浪峰。

渔夫急了,匆匆撒开渔网,围成远古的迷阵。在晨曦里,在夕阳下——打捞阳光,打捞星星。

世间的琼浆玉液,并不都用瓶装。

眼前,是一泓绿色的散装酒,陈列在水乡露天的酒柜上,以飘香的形状,渗入苇叶和柳叶构建的容器。

乌篷船,一头闯进醇香的诱惑中,醉卧在她绿色的酒樽里……

江南是出名茶的地方,成年后的江南人都爱喝茶。

小小的茶馆,每天茶客满堂,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们在这里或是消磨时光,或是谈谈生意,甚至说媒定亲的事情也在茶馆里定下来了。茶馆是小集镇的新闻、文化中心,也是判定是非、调解纠纷的社会“衙门”。人们遇上什么扯不清的事,都会选择“到茶馆里去评评理”。

田头有半桶茶水,渴了就用大号的搪瓷缸,咕嘟咕嘟灌上一气。累了,就在田埂上躺一躺,任暖暖的阳光照着脸庞,庄稼散发出的清香包裹著自己,放松着躯体,也放逐着心灵。傍晚时分回到家,等着开饭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在自己场院上,捧着一杯热茶远眺。村外清澈鉴人的小河边,几位妇女说笑着淘米洗菜;天际淡淡的晚霞,正慢慢调和着浅浅的天青、桃红与金黄,缓缓演幻着飘缈不定的色彩。

周末,开车去乡下的旅游农庄,独享“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的清愁。近睹杯中香茗,远赏被雨水洗得清亮的山水,如同一幅江南烟雨秀色图。平时,则聚在装潢典雅的茶楼里,一边聊着股票、美容、孩子,一边看茶艺师把开水注入透明的玻璃壶。茶叶在壶中起伏旋转,像一个着绿袖的女人翩翩起舞,而后如沐浴后的美人,慵懒地慢慢地精神了起来。簇拥着,争先恐后挤到水面,屏息静气地展示着它们的清纯。香气始无略有渐淡而浓,飘入鼻尖。汤色清明口感柔滑,清香隐隐沁入心脾。一曲悠远的古筝曲,一杯清茶,水里的热量慢慢释放着,全身的毛孔慢慢张开,心灵彻底游离于尘嚣之外,云一样飘逸,雾一样曼妙……

吃茶、喝茶、品茶,品味的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不一定都会活在轻闲之中,享受那种雅致生活。只要热爱生活,即使一杯粗茶,也能品出甘醇,心怀豁达。何况,在江南有很多好茶可以选择。“太云白茶”、“幽香速查”、“向峰寿眉”、“天幕湖白茶”……光听这些茶名,就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泉,有说不出的畅快。

品饮这些好茶,真的是一种福分。在湖边,泡上一杯好茶,远眺群山叠嶂,漫山遍野、整齐有致的现代化茶园,被或浓或淡的雾罩着,阳光透过淡雾,构成如梦似幻的仙境。这仙境中出产的茶注定是“吸天地之灵气,集花草之精华”;置身仙境的采茶姑娘,融清、雅、洁于一身,也一个个灵性天然、清纯而又美丽吧?

春天的江南,杨柳依依,碧水悠悠。漫步生态园,只见桃花朵朵盛开,粉面含春,宛若少女羞红的笑脸儿;梨花四处纷飞,碎碎的,白白的,仿佛漫天飞舞的雪花,轻轻盈盈便沾上你的衣襟;远处,是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儿,此起彼伏地连接着,形成一片花的海洋,感觉一不小心就要把你淹没。一路行去,一路花香,一路凤舞蝶飞,仿佛正經历一场春的盛会。

夏日的江南,莲花朵朵,水上蜻蜓,款款翻飞。绿意盎然的荷花池内,粉的、白的、红的,各色荷花交相辉映,各种形态千娇百媚;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有绽开笑脸迎风怒放的,还有的三五成群正低着头窃窃私语着什么。漫步湖畔,举目之处,满眼都是绿。绿的树绿的叶绿的草,还有一池又一池碧绿的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螺贝、青虾、游鱼。悄悄走近湖边,你的面庞立即倒现水中。倒影背后是蓝蓝的天、绿绿的树,还有几朵缓缓流动的白云。耳边,却是别样的安静,只听得见鸟儿偶尔的欢叫和自己扑扑的心跳。轻轻向湖心投去一小粒石子,平静的湖面立即激起一朵碎碎的浪花,接着便漾开一圈一圈的水纹来,向四围慢慢扩散开去。或许,当你凝神注视这水花之际,突然间便会从水草之中蹿出一只水鸟来,红嘴、黑身、长脚,一路惊恐地小跑着,跳着踏破平静的水面,倏地钻进对面的芦苇荡丛中去了。

所谓会船,就是以船会友。会船当天,闻鸡起舞的当地船民,踏晨露,破晓雾,折两三支桃花,裹一身油菜花香,早早地从四面八方赶来赴会。待到日上三竿,四乡八镇数百船只云集——贡船、花船、捞妇船应有尽有,秧歌、社戏、舞龙灯各领风骚;再看沿湖两岸,人密如织,呼声如潮,观众游客在十万人以上,那场面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

“当!当!当!”随着三声锣响,会船比赛正式开始。刹那间,湖面上绽开千万朵浪花,千支竹篙犹如千支鼓锤,在水面上敲击出惊天动地的鼓点;而此际,沿湖四岸,群情激奋,呼声雷动;千支竹篙又恍如千支彩笔,将湖面描绘成一幅铺天盖地、色彩绚丽的壮美画卷。水乡民俗,水乡风情,大场面,大气派;一扫清明时节的伤感与惆怅,演绎出一派张扬着生命活力的动人风采。

随着一阵收篙的锣响,暂时领先的篙船发出了停篙的号令;第一场会船比赛鸣金收兵,第二场比赛蓄势待发……如此一场场比下去,直至尘埃落定,决出当年的优胜者。午后,会船节的赛船活动渐近尾声,复归平静的湖水轻轻拍打着船舷,仿佛在悄悄叮嘱船上意犹未尽的篙手:明年的今天再相会。

秋天的江南,芦花染白,“秋雪纷飞”,芦花、香蒲、睡莲随处可见。长长的木栈道,亲水而卧,时呈之字形,时呈一字形,隐于芳草之间,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沿路悠悠寻去,片片芦花纷至沓来,幽幽菊香沁人心脾,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水草的气息,让人倍感舒心,如闻天籁,如饮香茗,如品宋词,刹那间竟恍入桃源仙境。

往前探去,便是水上鸟语林。这里芳草萋萋,芦苇丛生,万鸟群集。所谓“禅光悦鸟性,潭影入空林”,在湖边湿地里,这样的意境可以随时体验。再往前几步,便是古色古香的“悦鸟小筑”。拾级而上,进入观鸟小木屋,透过望远镜——只见白花花的芦苇上面,正停满各式各样的鸟儿,有白鹭、喜鹊、灰鹭、白头翁等等,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来,那数目实在多得数不胜数……这些可爱的精灵们,停歇在芦苇上面,悠然地半寐着眼睛,沐浴着懒洋洋的阳光;一切显得那么自然,一切显得那么安静。偶尔,会有那么一两只鸟儿,扑闪扑闪着翅膀飞向天空;然而在一两个漂亮的回旋之后,它们又轻唤一声,停落到原先的地方。它们这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对自己守望的家园表示深切的爱恋。

目光散尽,我的思忆收不回来。

只是那么轻轻的一眼,我就醉了。

远远地,仿佛在画边行走。那碧绿的湖水啊,就像大师泼洒的颜料,那么匀称得体,恰到好处,油画般的效果。

在这里,天空的蔚蓝也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岁月浸润云影之后与梦有关的色彩。

没有风的时候,这里的水是平静的海。偶尔,让一片轻云,缓缓飘过,像帆。这时,你的心,也是帆吗?

在这里,蔚蓝是最美丽的语言。

走惯了山径与古道,看惯了峭壁和巉岩,一旦云散天开,谁都会抬起头来仰望,谁都会放开嗓子呐喊,让蓝如湖水的天光,沐浴疲惫的躯体和灵魂。

没有到过这里的人,没有这种刻骨铭心的体验。

蔚蓝,它往往超越一切境界和一切色彩,以一种无拘无束的情绪,把你的心和整个视野统统覆盖,让你过目不忘。呵,江南水乡,这孕育热烈神话的“东方威尼斯”,硕大的翡翠镶着天边的云彩,湛蓝的天空折射澄明,定格成永恒的风景,成为多少游客洗涤尘世风尘和心灵的栖息之地。

责任编辑   杨丽秀

朱群英,1969年生,江苏丰县人,曾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当代》《十月》《北京文学》《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二百余万字。系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江南水乡芳草水乡
《江南水乡》
文化产业(2023年17期)2023-06-26 01:03:33
《芳草》文学奖(2021/2022)获奖篇目
芳草满天涯文
当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00:14:07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心声歌刊(2021年2期)2021-07-16 07:05:52
梦里水乡画里藏
黄河之声(2021年22期)2021-03-16 02:04:32
江南水乡
水乡哪里美
青年歌声(2020年9期)2020-09-27 07:57:18
好一个江南水乡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家在江南水乡
黄河之声(2017年9期)2017-07-31 19: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