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心思你要猜

2015-05-30 10:48刘长柏
家庭百事通 2015年7期
关键词:宁宁丁丁头发

刘长柏

你可知道,宝宝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背后真实的动机是什么?

有一首歌叫《女孩的心思你别猜》,其中有句歌词是“你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其实,家长不用心揣摩幼儿特定时期的心理、行为,同样会“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幼儿的心思,乍一看是很容易读懂的。可要说到猜出他们那些看似“无理取闹”如不乖、捣乱、“破坏”背后真实的动机是什么,可能有些人会变得“不知所以然”了。

“小捣蛋”真是故意捣蛋?

妈妈觉得8个月的丁丁越来越不听话了。这不,她下班回来,非常疲倦,可看着心肝宝贝向自己扑来,她强打精神陪他玩耍。可令妈妈苦恼的是:给他皮球,他扔;给他洋娃娃,他也扔……看到妈妈不停地走动,捡拾,他倒乐得“咯咯”直笑。三番五次下来,妈妈累了,够不着玩具的丁丁就烦躁、哭闹。妈妈又气又恼:小捣蛋,才这么大就不学好,就知道添乱。

真相:丁丁真是在故意捣蛋吗?不是的。6个月以上的幼儿,喜欢把物品扔到地上,这不是在搞破坏,而是探索、感知世界的奇妙。幼儿通过扔的过程,有两方面想法:一是感受物品的性质、功能,如什么样的物体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什么东西易弹跳,什么东西易滚滑;二是他不懂得什么是累着了妈妈,只是觉得和妈妈互动让游戏变得更有趣。他甚至不懂得体贴别人,只是陶醉在懂得或掌握了新技能的开心之中。何况,在扔的过程中,幼儿的大脑、手、眼睛协调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他的注意力不在妈妈考虑的劳累、捣蛋方面。

“小调皮”真的很顽皮吗?

快一岁的宁宁最近总是做让妈妈心烦的事:他爱撕扯东西。撕得烂的书、纸,撕不破的布、玩具,都是他捣鼓的对象。后来,宁宁发展到喜欢抓妈妈的头发,有时把妈妈梳好的头发弄得像鸡窝,有时抓着头发撕扯。妈妈痛得呲牙咧嘴时,他却越发玩得投入。无论妈妈好声劝说,还是虎着脸吓唬,宁宁对抓头发的游戏依旧乐此不疲,让妈妈既无可奈何又不能不去照料“小调皮”。

真相:宁宁真的开始顽皮了吗?无论是揪头发还是撕纸,这些常常被家长理解为“顽皮”的行为,其实是幼儿用手探索世界的结果。这代表着幼儿的手指、手的动作能力在快速发育,由于手的灵敏度对人成年后十分重要,因而该阶段是幼儿精细动作发展、协调的重要时刻。加上幼儿喜欢夸张的表情,看到大家关注自己,或妈妈表现出与平常不一样的表情,他会理解成妈妈是在逗自己玩。得到鼓励的他因此不仅不听劝说,反而玩得更投入。因此,当孩子抓家长的头发时,可以用玩具适当地转移他的注意力,抓其他东西,一样可以训练幼儿手的灵敏和配合的默契性。

“小破坏”是在搞破坏吗?

爸爸出差归来,给一岁的聪聪买了塑料玩具工程车。不一会儿,工程车却被聪聪“大卸八块”了。爸爸想把玩具重新拼好,经过一番努力总算快大功告成。但在他转身寻找胶水的时候,聪聪小手一挥,让爸爸前功尽弃。爸爸说:“我儿子是天才呀,才这么点时间,就让好好的玩具回炉了。”妈妈告诉爸爸:“他现在是‘小小破坏王,就知道搞破坏。”

真相:聪聪喜欢做“小小破坏王”吗?一岁左右的幼儿,随着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想知道的东西很多,可又找不到正确了解事物的办法。也就是说,他们不具备依成人的按照预定的目的完成、了解事物的完整思维。因此,他不可能按成人的动手、动脑能力去探究想知道的奥秘。但是,好奇心促使他用不讲究方法的“破坏”来认识事物。因此,父母应理解幼儿的破坏行为,保护其探索意识,可以换一些不易碎裂的玩具供其“研究”。

当发现幼儿有反常的“不乖”行为时,家长应用鼓励的眼神、赞美的言语增强他探索事物的自信心。同时,家长不妨耐心与其互动,保护幼儿完成特殊阶段的探知欲和好奇心。这对他们日后的身心发展如注意力、创造力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持续一段时间后,幼儿的捣蛋、破坏等行为会自动消失。这是由于随着身心快速发展和心理、生理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意识、思维已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特定的探知模式,知道可以在不破坏的基础上弄清包裹在事物表面的“秘密”。

猜你喜欢
宁宁丁丁头发
书法家 韩宁宁
我的头发『断了』
五行真经
五行真经(17)
动物“叫”各不同
头发飘起来了
一起去踏春
谈天气
神奇的三角形
头发剪坏的你可以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