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曹颖
摘 要:社区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单元,社区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存价值和幸福基数,也直接关乎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价值与测量尺度。在当今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趋向纵深的新时期,我国社区“共同体”逐渐流转,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变化:居民生活的无助、情感的疏离、社区治安的恶化、社会资本的下降等等社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文章呼吁社区”共同体”的重建,加强社区居民互动,增强居民的情感联系,使社区成为人们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以此促进求社会管理主体的创新,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关键词:社区 共同体 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4-019-03
社区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单元,是社会管理应具有的基本面向。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最初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的后台,为人们职场前台的打拼聚集精神力量和社会资本。因此,社区管理的完美与否,社区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存价值和幸福基数,也直接关乎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价值与测量尺度。在当今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趋向纵深的新时期,我国社区“共同体”逐渐流转,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变化,居民生活的无助,情感的疏离,社区治安的恶化,社会资本的下降等等社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本文呼吁社区”共同体”的重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社区组织的直接领导和协调作用,调动居民共建社区生活的积极性。从居民生活的基层单元出发改善居民的人际关系,重塑居民的共同意识,增强社区发展的社会资本,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为居民的安居乐业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一、社区“共同体”的内涵
“社區”一词源于拉丁语的Fellowship,本意为“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共同体和社会》一书中对共同体(Gemeinschaft)和社会(Gesellschaf)概念作了纯粹理论性区分。滕尼斯的“共同体”概念等同于社区概念,是存在于传统乡村社会,基于共同的价值取向、信仰、风俗习惯,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在这种社会团体中突出了血缘及地缘关系对人们趋同价值观及社会整合机制的巨大影响。而社会则是基于理性劳动分工和法理性的契约关系融合在一起的异质性人群,体现了基于个人利益取向的社会关系。它凸显了职业分工和法律制度在社会融合中有力作用。这两个概念表明了社会变迁的趋势,也体现了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生活的样态。自滕尼斯之后,中西方学者在界定社区概念时也着重强调社区的共同体内涵。英国学者齐格蒙特·鲍曼曾经说过,“共同体是一个‘温馨的地方,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它就像是一个家(roof),在它的下面,可以遮风避雨”,“在共同体中,我们能够互相依靠对方。如果我们跌倒了,其他人会帮助我们重新站立起来。”{1}雷蒙·威廉斯认为共同体具有两层内涵,即“直接、共同关怀”和各种不同形式的共同组织。{2}涂尔干在研究社会整合机制时,用机械团结来概括传统乡村社会人们的凝聚方式:如紧密的社会约束力、相同的道德信仰和道德秩序等。社区概念引入中国后,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费孝通先生认为社区的含义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共同的”、“一起的”、“共享的”,就是一群人有共同的感受,有共同关心的事情,也常常有共同的命运。{3}
从以上学者们的界定可以看出,“社区”共同体的内涵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它体现了一种稳定的地域关系;第二,它具有共同的文化意识和守望互助的公共精神;第三,人与人的互动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互相合作、热心奉献和休戚与共的关系上;第四,共同的心理因素。人们在互动中形成了具有强烈的社会、家庭责任感和共同的归属意识、理想与承诺, 并共同创建了传统道德自律规范来整合人们的关系。在这四个方面中,共同的心理精神要素才是社区的精髓,也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元素。
二、现代社区“共同体”的流失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社区还具有共同体的精神内涵。农村社区基于共同的土地资源、共同的血缘、共同的小农意识和共同的村社政治体下,城市社区基于共同的职业、共同的业缘和共同的单位体下;不管是农村社区,还是城市社区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的社区共同体的内涵。农民和居民过着彼此熟悉、彼此信任、彼此互助的生活,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荣誉感,有着共同的爱好、兴趣,有着共同的行为规范。人们虽然清贫,但安居乐业,和谐有序,有着不同于今日的幸福感。而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转型,农村集体的解体、社会分化的加剧、职业结构的多元和农民流动性的增强,农村社区也在随之发生转变;城市单位制的解体、职业结构的多元和居住方式的变化等因素也促使城市社区的性质发生改变。我国当前的社区概念实质上更多体现的是地域关系和行政区的关系,即政府为了管理的方便,人为地划定一定的地域范围,设置基层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行政区。社区“共同体”正在逐步流失,其流失的具体表现为:
1.社区邻里的疏离。现代社区邻里已经失去了初级群体的含义,不再是彼此熟悉,彼此信任,互助合作的稳定社会关系;邻里的社会互动日益减少,甚至达到开门声相闻,目光相对,也老死不相往来的程度。即使有的邻里有一定语言交流和情感往来,也大部分停留在交流的片面化、肤浅化程度上。如此的关系疏离已经引发人的精神孤独,社区维系治安能力的下降等问题。引起我国社区邻里疏离的原因:一是由于劳动分工引起社会流动加剧,人们很难在一个社区长期居住,居住的短暂性和不稳定性使人们难于或者不愿产生长期的社会互动。二是职业竞争导致的生活快节奏和高压力,使人们没有时间,也无力进行过多的邻里交往。三是高层住宅电梯式运载方式形成的“闭锁式”结构,在保护居民隐私,减少居民的矛盾和冲突的同时,也使居民接触机会减少,失去情感交流的机会。四是人口高度异质性减少了邻里交往的兴趣和互动的缘由。
2.社区共同意识的丧失。共同意识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磨合中逐渐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共同心理认同感和对社区归属感,以及对自身在社区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它是维系社区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也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代性的解构力量却彻底冲破传统社区的情感归属意识,现代性所张扬的主体性使“现代人的私人空间以膨胀的态势挤占了公共领域和空间,形成一种对抗性的冲突和矛盾。”{4}在这种主体性理念的支配下,人们强烈地追求个人利益,把个人提高到了至上的高度。人的自利性使人按功利化的原则处理人际交往,使人逐渐趋于孤独和冷漠,相互间的不信任感逐渐增强。在社区生活中,人们严格按交换原则处理人与人、人与社区的关系,主动参与精神和责任意识逐渐淡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已经成为现代人典型心理表征。许多人意识不到“社区是我生活的家园,这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与我的利益休戚相关,我有责任和义务去积极关心和热心参与。”社区中的各种主体,如开发商、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都把自我利益放在首位,各自为政,矛盾和摩擦就不可避免。社区共同意识的消解,使社区居民很难达成一致性社会行动,去谋求社区繁荣向前。社区居民很难组织成为一种强大的民间力量,去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和社会走向。这是现代性主体性极端发展的结果,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失去了肥沃的土壤。社区如果缺乏共同体的归属感,就会如马克思所言,“个人还没有自觉地使共同体从属于自己,使其成为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和手段。”{5}
3.社区社会资本的逐渐流失。布迪厄在使用社会资本概念时特指人们解决共同问题时所利用的可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数量,是人们运用社会关系或动用社会资源的能力。这里的社区社会资本是在社区的管辖区域内,社区及其居民形成的各种形式可以利用的潜在社会关系、社会共享价值、社会制度、社会信念和社会网络等。由于社会急剧变迁和社会结构不断调整,带来了社区居民身份的多元化和异质性,社区居民的频繁流动性及亲戚、朋友和熟人圈子衰减,社区社会资本出现不断弱化的趋势。比如,由于社区居民间缺乏基本的诚信,当居民生活一时陷入困境时,社区内无求助的对象。由于社会关系网络松散,居民在求偶、就业中无法在社区找到可利用信息源。由于成员间缺乏基本的价值共识和共同认同的规范,居民难以达到一致行动自我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4.共同行为方式的丧失。正因为现代社区邻里关系的疏离,社区共同意识的丧失和社区社会资本的弱化,人们难以形成基于深厚情感基础的稳定关系结构,也就难以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为你好,你为我好”的共同行为准则,也就不会形成守望相助、互助合作、和谐相处的共同行为方式。
三、重建社区“共同体”的必要性
在现代化社会形态日益明显的今天,重新强调社区“共同体”,无论是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治安;还是对于居民的心理健康、精神慰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各方的信任与合作,达成一致的社会行动,防止矛盾与冲突的发生。如果在社区中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居民的互动与联系,培养社区内部的各种小共同体,可以增加居民间的熟悉感和信任感,从而增强人們合作的可能性。为了个人的生存安全和社区共同利益的实现,居民们可以联合起来,与政府或其它的利益集团协商、合作,或施加压力,从而克服个体原子化力量的不足。共同体可以“把人的力量聚合起来,使人有可能在能力十分脆弱的状态下去发挥类的力量。”{6}共同体在“在政府与群众之间安装一个安全有效、双向互动的‘缓冲阀,使社会压力得以释放”,{7}如果没有理性交往的渠道,群众没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引发突发性群体事件。{8}“失去共同体,意味着失去安全感;得到共同体,如果真的发生的话,意味着将很快推动自由”。{9}
2.有利于增进居民道德感。人生来与动物类似并不具有道德感,只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经过各种媒介可适当地进行价值内化与强化,增进品德,由生物意义上的人转化为道德意义上的人。而人道德感的形成由三个基本的社会化载体:即家庭、学校、社区。婴儿最初接触的社会化载体是家庭,父母的教化使其慢慢接受价值、发生道德自我;学龄期进入学校进一步发展他们的道德自我,或者矫正其特性;社区或社群则通过长期的互动和舆论强化其成员特征而加固其道德基础,不至于使个人失去对价值的承诺。社区中的道德声音作为他人的非正式赞同会形成一个非正式影响的关系网络,比国家力量更能为社会秩序提供道德基础。
3.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自由、平等、和谐的基础上,精神情感的满足和物质需要的满足。具体来说,人的需要、活动、能力、社会交往关系和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在社区共同体内部,人们由于在更多初级关系中的互动和互助而实现自身的个体性需求,如在邻里关照与交流中实现情感交流和心理慰藉,在各种文体娱乐活动中实现精神的富足等。人类只有认同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自觉为之而奋斗的个人才有可能成为真实的个人,如果仅仅想从集体中获得好处而不想为集体利益奉献的个体,也很难成为真实的个人而在社会中独立。{10}正如马克思所言,“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各种类型的共同体的存在,正是这些共同体的产生,才得以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从而推进社会的进步。
四、重建社区“共同体”的现实路径
我国当前正处在急速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期,我们在面临高度复杂的结构分化和结构整合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同层面的利益分化和整合;在面临传统及现代的多元价值理念的矛盾和冲突的同时,也面临着人的多样性和异质性的整合和团结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整合社区成员间、社区成员和社区组织、社区组织与社区组织间的关系,如何发挥各级主体的作用,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重构现代社区共同体意识?就成为了社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现代性的极端单向度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虽然消解了社区共同体意识,减少了居民间的信任和合作,但是人的类群体本性却使得个体理性化的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同时,渴求被爱、被接受、被尊重和在此基础上的自我发展。离开了交流和沟通,人的自我发展就陷入了困境。这种人的需求本性决定了现代时空下个体内心涌动的一种情绪,这是孕育身份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的人性源泉。因此,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借助政府、社会及社区中的各种力量,从政策制度导向、资源的合理配置、组织网络的设计重构、居民互动平台的搭建及居民多元参与渠道的建设等方面来合理推进社区共同体意识的重建。当然,这里的重建并不是回归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而是要激发共同体的心理文化精神要素,使这种团结要素和现代社会精神相契合形成现代性的社区共同体意识。使人在更美好的社会生态环境里自由呼吸。
1.发挥社区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源整合作用。在社区共同体的重建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政府不仅是社区建设的掌舵者,也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同时凭借其行政权力在动员整合社区资源上有其特有的优势。政府具体作用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性指导。建立健全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响应党中央和谐社会建设的号召。这种政策性指导既体现在政府对社区共同体建设提供一个总的规划和开展的思路方法,又体现在对共同体的各种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2)经费支持。政府要在社区组织的建设和运作中给予财政支持。特别在关系到组织生存发展的日常经费支出和居民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资设施方面给予资金扶持,促进社区组织的健全和发展。比如,社区环境建设方面,政府要把社区绿化、社区全民健身的各项初始费用、文化基础设施(如阅览室)和大型房屋修葺等费用纳入到财政预算,而且还要把开展活动和维护保养等活动所需的各项费用也纳入财政预算,给予不断的资金援助。
2.构建社区非政府组织网络,实现社区的自治。非政府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非营利、自律、志愿性的正式组织。社区非政府组织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各种政府难以供给的面向社区或社会公众的社会公共服务,可以帮助社区中的鳏寡孤独、残障人士及家庭贫困都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达到自助。可以调解人们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仲裁各类日常冲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区成员的合作与交流。就政府与社区之间关系而言,非营利组织可以起到缓解阀的作用,在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充当桥梁的同时,可以避免政府过多地直接面对社会成员个体。鉴于非政府组织的巨大作用,在重建社区共同体时必须构建发达的非政府组织,扩大非政府组织活动的范围,使其发挥在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学术、环保、福利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政策优惠等措施促使社区非政府组织提供细致的地方性个性化服务,提高社区自主供给各种社会服务的灵活性,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性作用,推动社区自治,消减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僵硬和不足。政府可以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的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来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直接支持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财政补贴,以契约合同的方式向非营利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或者直接为那些参与低收入阶层服务的非营利组织付费等方式实现;间接支持则可以通过减税、免税,为从事儿童照顾、老人照顾、住宅补贴的非营利组织提供税收减免、国债保险等方式实现。
3.促进邻里团结,建立新型睦邻关系。“远亲不如近邻”,良好的邻里关系可起到互帮互助、互相关心、互相慰藉的作用,是一种最便捷、可靠的社区人际资源。而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特别是工作方式、居住格局的变化,导致社区的邻里关系疏离,完全恢复往昔那种传统休戚与共的邻里关系已不再可能。但建立新型睦邻关系,发挥楼栋单元、院落等邻里网络的社会支持功能,对于今天的社区来说,仍然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建立新型的邻里关系可以从下方面入手:(1)搭建邻里互动的空间平台。由于城市社区大部分都是高层住宅,电梯直接直送,居民又不在同一单位工作,导致居民没有互动的机会,让邻里找不到可以互动的空间,使邻里失去了初级群体互助友爱及情感慰藉的功能,人们隔门相望,老死不相往来。这非常不利于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因此,为了尽可能减少城市社区造成邻里疏离的空间障碍,政府审批住宅楼建设时应该通过制度规定,要求开发商增加楼内的公共活动空间,在居民楼中安排活动大厅,便宜于楼中居民休息、娱乐、接待亲友、集会的场所,用于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便于邻里间的互相道贺。甚至可以要求开发商在每栋楼的几层之间设有一个可供交流的平台,供老人户外谈天、下棋、打牌、观赏周围景物。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促进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动,而且可以减轻高楼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压力。缓解人的紧张情绪。还可以增加整个社区公共互动空间。室内外运动场、娱乐休闲场所、图书馆、电影院、游泳池等等,为邻里互动提供有利的场合。(2)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增进邻里互动机会。邻里互动机会减少是影响社区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除了搭建互动的空间平台的外,还需要努力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促进居民的交流。政府可以策动组建协助邻里互动的社区组织,鼓励这些社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社区居民参与,通过参与活动来促进邻里交流、团结,并加强他们的情感联系。比如,社区组织可以在社区中心开展各种球类比赛、棋牌类游戏比赛;开办居民自己的演唱会、舞会;举办裁缝、插花和手工艺制作等较受欢迎的项目;还可以举办有教育活动座谈会、展览会等名目繁多的活动,为居民互动提供更多的机会。(3)通过增加社区公共利益促进邻里互动。比如,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小区义务劳动,来增进邻里之间的交往机会。社区委员会在阳春三月号召社区居民共栽树苗,并由居民自己管理,来绿化社区,使社区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在劳动中增进感情。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可以组织居民共同清雪,为居民出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4.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渠道。社区建设需要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发挥本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在参与中达成利益共识,形成共享的一致性社区意识。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扩大居民的参与:(1)提高社区与其居民的利益相关性。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有对利益追逐的激情和热情。如果社区利益实现能很好地促进个体利益的实现,必然激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比如社区活动举办、基础设施的修建与维修、社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创建和维护等不能以营利为目的,而切实以居民的利益共享出发来运作,必然能引起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2)做好各种宣传和动员工作。社区工作人员细致、耐心和科学地利用各种媒介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阐明利害关系,便于居民掌握组织运作的目的、过程和方式,推动居民的参与。(3)扩大社区居民的参与渠道。参与渠道的不足或受阻,是导致居民参与缺乏的重要因素。必须为居民的参与提供更多方便的渠道,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依托社区居委会,通过居委会的协助、推荐和引导,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其中来;二是通过居民委员会来加强沟通;三是通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组织的作用和存在价值,增强居民对社区组织的理解和信任,从而促进其自觉参与。
总之,新时期社区“共同体”需要政府、社区组织及社区居民三方的长期协作互助来培育与完善。在共同社区利益的基础上,为了营造优良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迫切需要建立权责相符的不同主体、不同层次的社区公共意识体系,以进一步推动现代新型社区建设及其发展。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编号:2572014BC22)
注释:
{1}{9}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5
{2}[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关键词汇[M].北京:三联书店,2005:81
{3}费孝通.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J].江海学刊,2002(3):15
{4}陈宗章.城市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解构及其重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469
{6}秦龙.马克思从“共同体”视角看人的发展思想探析.求实,2007(9)
{7}杨连专.论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法治防范与控制机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法学)版,2008(3)
{8}刘莉.社会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論文,2008:36
{10}欧阳康,王晓磊.在个性自由与集体合作之间保持张力.求索,2005(10)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119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大学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作者简介:王红梅(1979-),女,湖北襄阳人,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政府制度与体制改革;曹颖(1979-),男,内蒙古扎兰屯人,黑龙江大学哲学院讲师,宗教哲学博士,研究方向:社区与社会工作)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