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个真实事件

2015-05-30 23:58:01刘婵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谎言生活孩子

刘婵

10岁的小男孩斯派维一家住在美国西部的一个牧场上,它在“大分水岭以北数英里处,隐没于派厄尼尔山脉中。”父亲是一位地道的牛仔,母亲是个投入的昆虫学博士,斯派维和弟弟雷顿为异卵双生的兄弟,雷顿像极了父亲,举手投足之间一个活脱脱的小牛仔,他体格壮硕,酷爱冒险,喜欢且善于用枪。而斯派维则遗传母亲,从小就显示出异于常人的科学天赋,姐姐格雷西是典型的现代美国女孩,斯派维一家五口各行其是而又平静地生活在蒙大拿山谷环绕的美丽牧场中。

直到有一天,当雷顿和斯派维在仓库里对枪的声音进行科学测试时,雷顿不幸被枪击中死于意外。从此以后,尽管母亲还是会惯性地在每天早晨叫雷顿起床,但是没有人再提及这件事,生活看起来仍旧安然无异,就连那只叫“木薯卡”的狗在雷顿死去的一段时间后,也结束了由于哀伤而疯狂啃噬铁桶的举动,逐渐恢复了平静。

然而,雷顿的死让斯派维陷入自责和痛苦无法自拔,因为,在这场意外中,作为当事人,他是弟弟死因的参与者,弟弟的死终归与他有着无法剥离的关系,因为自己,父亲永远地失去了最疼爱的儿子、助手以及伙伴,他认为父亲的内心也一定充满了对他的责备和怨恨。尽管所有的人从未流露出这样的意思,但是斯派维的敏感总是促使他将一件件小事同雷顿之死联系起来。比如,父亲不愿采纳他的山谷引流想法,仅仅只是因为父亲是一名对科学不感冒的牛仔。再比如他出走的那天凌晨,父亲开着车从他身旁呼啸而去,也并非如他所想的那样,是父亲不在乎、怨恨他的结果,而仅仅只是由于他体格太小,父亲确实没有看到他。

这个10岁少年眼中的生活不再是此前他习惯的样子,他的美好信念被摧毁,生活的事实与“生活应该是”之间出现了惊人的断裂。比如,在他眼里,母亲和父亲已经生了三个孩子,他们当然就应该是相爱的,但这只是一个孩子的、逻辑并不严密的孩子逻辑。而我们的生活却告诉我们,尽管有了婚姻、家庭甚至孩子,这也并不能说明男女主人公是相爱的,至少不是一个孩子所认为的那样相爱的。更何况,“雷顿死了”同“雷顿应该跟我们在一起”两者的转换在斯派维这里无法完成,这一转变对一个孩子所造成的冲击不亚于地震。而且,恰好这个少年本身又是雷顿之死的目击者(事件的参与者),因此当这种转换恰好落在一个接受力与视野都有限的孩子身上时,就只能以自责、悔恨的方式从这个少年不谙世事的精神世界中全面生长、爆发出来,并通过一种自我向内的强迫力承受下来(尽管他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承受能力),除此之外,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另外一种途径去解决这一困境。

这样的“转换”形态既是一个不成熟的人在成长中遭遇突变时的应激反应,也是某些不成熟的文明所惯用的方式。比如在基督教教义中,你的世界之所以不完美、破碎、残缺,你的生活之所以从美好变得不美好,那是因为你有罪,你的不幸就是上帝对你所犯罪业的惩罚,你要想再次得到拯救就需要向上帝忏悔、赎罪。然而,事实是,少年一旦成长为成人,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再回复到少年时光的,他在成长中所经历的一切,尤其是伤痛和不幸,必然已经作为他成长的起来的事实成为他本身,既无法抹去,也无法剥离、还原成为曾经一切都未发生的时光与境域中。就如同人一旦人被逐出伊甸园,他只能越来越远离于斯,伊甸园是一个出发点,而它也仅仅只是一个出发点而已,它变成尔后人生幸福与否的标尺仅仅只是人一厢情愿的价值附加与恋乡情结而已。

因此,所有的“无法回到”,都昭示着“拯救”与“期望”不过是一个谎言,你永远也不可能从成年人被“拯救”为“少年”,更不可能再次被“拯救”回伊甸园。电影中有一幕直戳了这个问题,在火车站灯光摇曳的小屋里,老油漆匠带着无限的甜蜜向斯派维讲述了他奶奶告诉他的麻雀故事,而斯派维则当场指出这个故事根本就是一个谎言。是的,没有谁能比一个遭遇过“真实”的孩子对“谎言”更敏感了。实际上,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面对与拆穿谎言的过程,所以,我们儿时都是从读童话开始的。只是,有的人最终接受了作为“谎言”的美好这一事实而平静地隐匿于人群中,有的人则始终无法接受,因而无时无刻不被撕扯和煎熬着,而从未意识到谎言的人,无论他年龄几何,他永远都是一个孩子。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当斯派维指出这一点时,老油漆匠那满脸的愕然,其实,不要对一个幸福的人拆穿谎言,这是慈悲的一种形式。

而在斯派维那里,一切似乎都被拖入一个不停旋转的漩涡,他独自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在这个漩涡中沉入晦暗,在挣扎了一段时间后,斯派维选择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作为一个天才少年,他发明的永动机获得了史密森尼博物馆颁发的贝尔德奖,他决定前往华盛顿接受这一奖项。然而,无论斯派维是不是一个小天才,是否发明了永动机,这本身并不重要,它们的作用只是强化了作为斯派维这样一位独特少年所具有的敏感、反思特质。与其说他要远赴华盛顿领奖,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不如说他本质上是在选择“出逃”,带着雷顿之死的伤痕出逃(他拉箱子的小车属于雷顿生前所有,且小车背面赫然印着雷顿的名字)。

少年斯派维就这样开始了一段让人惊奇火车之旅,古典可爱的小火车从西部横穿过美国大陆腹地,一幅幅美景翩然而过,这个庞大的现代化国家展示给我们的样貌恍若法国南部阳光下绚烂而祥和的田园美景。鉴于很多导演在暴力和色情的道路上越发无耻,我们并不反对把电影拍成一部风光片。当然,这些流动的自然美景在火车越来越接近斯派维目的地时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钢铁水泥浇灌的、各种由几何线条勾勒而成的现代建筑和摩天大厦,少年说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就是创造出越来越多毫无意义的直角。

后续的故事略显平淡,斯派维在经历了一点小波折后,最终被授予贝尔德奖并发表演说,演说中他重述雷顿之死,“打动了”座下无数的人,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经纪人只想利用他牟取利益的初心、上流精英的虚伪以及大众趣味的恶俗,影片以好莱坞式惯用的手法结束,斯派维父母在脱口秀节目直播中大打出手“救回”儿子。

在这个故事中,尽管斯派维为了回避雷顿之死所带来的精神危机而选择“出逃”,但实际上雷顿却从不曾消失过,甚至比任何时候都离他更近。导演想要说的不过就是,一切挥之不去的伤痕注定让人无处可逃,逃避本身就是以不幸为中心的价值判断的强化。所有生活的秘密就是平静地面对“残缺”,不让它们在过度的反思中化作虚无和深渊阻止生命力的增长和天赋的发挥、完善。生活本身不过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和快乐、幸福一样,残缺、不幸、痛苦……都只是构成这个真实事件的一部分,它们本身是不具有价值和意义判定的。然而,却只有最强大的人才能接受这个事实,并在适当的时候停止对生活进行反思,因为真正的生活更需要一种超越反思的技艺和力量。我不知道但丁为什么在《神曲》中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地狱》和《煉狱》,却面目苍白地照会了《天堂》,难道是因为在但丁看来天堂实在是太无聊了?

猜你喜欢
谎言生活孩子
创意谎言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真实的谎言
小说月刊(2015年6期)2015-04-23 08: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