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巧娜
“剩女”是近年流行起来的新词,也是个热词,2007年在教育部发布的汉语新词榜中,“剩女”位列其中。同年入选中国十大流行语之一。
“剩女”被用以特指因择偶条件高而错过适婚年龄的都市“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女性。近几年又渐渐扩大为泛指受过良好教育的大龄未婚女性(通常指30岁以上)。由于被定为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在我国实施已有三十多年,中国又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不少家庭在“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下执着于养育男孩,一些地区甚至有溺弃女婴的现象屡屡发生。因此,当下中国社会整体上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男多女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为数众多的成年男性无法找到适婚对象的情况下,“剩女”队伍却日趋壮大。因而“剩女”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实属理所当然。
探究“剩女”形成的根源,就得要了解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妇女角色定位与价值评判的区别。传统社会中男女的角色定位明确,即“男主外女主内”。“主外”的男性意味着必须外出劳作,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主内”的女性则意味要操持家务,负担生儿育女侍老抚幼的职责。正由于男女角色分工明确,是故传统社会在男性培育之中,更重视对他的技能体能方面的训练,以获取外出谋生劳作所必需的能力和体力。同时为了应对离家外出谋生的艰辛和磨难,男孩的品质培育更倾向于坚强和勇敢。正是这种角色定位与分工,坚强、勇敢、阳刚被视为男性的主要气质。对女性的培养则更注重其品德和性情,温柔和贤淑被视为女性的主要气质。女性所处的环境以家庭为主,是故由婚姻而衍生出来的姑舅叔伯弟妹等等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矛盾冲突在所难免,以故忍让和顺从被视为女性重要的品德。传统社会这种男女角色的定位和价值判定,并非取决男女个体的自由意志,而是取决于既成的社会秩序和思想观念。甚至有时候它会以剥夺个体自由意志的方式,来巩固这种秩序和观念。
随着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取代了农耕为主的传统社会,现代妇女也走出家庭进入社会,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生力军之一,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已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当下中国社会越来越重视个体的自由意志,自主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在政府的推动和法律的保障之下,男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基本是一致的。而随着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拥有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也不断提升,不少女性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愿望来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这种选择自然也包括婚姻。有大龄而主动选择“不婚”的“剩女”,多由于不愿勉强的原因。亦有大龄而被动“不婚”的“剩女”,不少与她们执着的事业追求有关。现代社會中男女的分工不再与传统社会一样严格区分“内”与“外”。很多情况下女性与男性在社会上所承担的工作职责与竞争压力是一样的。因而女性必须与男性一样培育自己坚强独立的品质。要在考场或职场胜出,获得“高学历”和“高收入”,女性甚至要付出远多于男性的努力,这种努力通常以消耗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体力来体现。因此一些优秀的事业有成的女性大龄未嫁,情有可原。
有人认为“剩女”称谓本身含有性别歧视的意味,这种观点并非全无依据。因为“剩”的语义中即包含有贬义。相应的,大龄未婚的男性亦不鲜见,但“剩男”却并未成为热词。媒体和大众对“剩男”的关注和讨论,远逊于“剩女”。而“剩女”时时被曝光于大众之前,承受社会异样的目光和议论,对她们的心理及生活都形成了巨大的干扰。当下的中国社会,虽然物质上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但观念上却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个女子“被剩下”或“嫁不出去”的社会评价,仍然成为贬低这个女性生命价值的一种方式。正是这种观念形成的巨大压力,令现实中不少“剩女”备感焦虑。这种焦虑甚至于漫延到了不少正当妙龄的优秀女性及其父母身上。因担心女儿成为“剩女”,一些父母早早就张罗着给女儿相亲了。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剩女”的组词结构与“剩饭”、“剩货”相类似,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当下社会虽然包容度越来越大,女性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但传统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不管女性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造成大龄未嫁,社会以“剩女”之冠扣其头上,仍旧显示出歧视的意味。可见,尽管当下现代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与传统社会相比已大不相同,但对女性价值的社会评价依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女性角色定位观念的影响。用“剩女”来称呼那些高学历高收入而又大龄未嫁的女性,实在是文化观念落后于社会发展的结果。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社会对“剩女”的关注度越高,对她们造成的心理压力就越大。经常处在被社会带着某种歧视眼光注视和议论的人,形成自卑或对抗心理的可能性也就越加增大,而自卑或对抗,于社会和谐无益。因此,真正的包容其实是尊重,这种尊重应该从全社会减少过度关注乃至以不再使用“剩女”称谓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