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禅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吗?

2015-05-30 10:48木匠
北广人物 2015年43期
关键词:阿斗司马昭刘禅

木匠

提到刘禅,几乎世人都觉得他是个不但昏庸,甚至还有一点弱智的君主,因为他小名阿斗,于是,有人还创造了一个成语——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蠢人难以成材。

但是,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

在《三国志》中,有这么一段描述,说诸葛亮尝对人言,刘禅“智量甚大”。有人将此话转告给刘备,刘备很是高兴,所以在遗诏中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意思是说,连诸葛亮都说你要比想象中的聪明,那我还有啥担忧的呢?诸葛亮不是喜欢阿谀奉承之人,刘备也以识人而著称,《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犯不着弄虚作假编这么一出,所以,由此可以推断:刘禅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无能。

不仅如此,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也曾夸过说过刘禅“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又刘禅从公元223年登基,到公元263年降魏,在位40年,是三国时期各国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可能有人会说他能做这么长时间的皇帝,不过是命好碰上了诸葛亮。但事实却是,诸葛亮只辅佐了刘禅11年,刘禅在诸葛亮死了以后,还做了30年的皇帝。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动乱时代,能执政这么久,可能是一个白痴吗?

在此,我想有必要先说下诸葛亮和刘禅之间的微妙关系。既言“微妙”,当然不是表面上的一个年轻的君主与一个既忠心耿耿、又能力超强的辅政大臣的关系。公元223年,刘备伐吴失败,引军退到白帝城时,自知大限已到。于是,他把诸葛亮找来,说出了下面一段让后人足足争议了将近两千年的话。

他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说,你比魏帝曹丕厉害多了,必能完成我的志愿。如果刘禅可辅,你就帮他,如果你觉得他不行,你就自己来当这个皇帝吧。

当他说出这样的话来的时候,不光在场的所有大臣都感到吃惊,就连诸葛亮也险些吓得趴在地上。因为刘备即使再怎么看重诸葛亮之才,也绝无可能主动把自己的江山拱手送与诸葛亮。他一生都口口声声说要复兴汉室的江山,汉高祖刘邦当年与大臣们“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约定他岂会不知?连称王都要被“天下共击之”,更何况做皇帝呢!

所以,无论怎么看,刘备的这番话都是对诸葛亮的一种试探。同时,也是在给诸葛亮压上一个沉重的包袱,让他动弹不得,只能为刘氏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据《三国演义》,诸葛亮在听了刘备的这番话后,马上就跪在地上说:“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刘备这才点了点头,又对身边的刘禅说:“你今后要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这倒是真的在教刘禅今后当如何与诸葛亮相处,才能不使这样一个“人中之龙”心生异志了。而刘禅确也在以后的岁月中,做到了这一点……

在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来说,为什么刘禅非但不是一个昏君,甚至还能勉强算是一个明君的原因了……

一、有容人之量

让我们站在刘禅的角度,还原历史情境。刘禅继承帝位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于是乎,刘禅非常明智地选择了“政事无巨细,成决于亮”的做法,也就是说,在处理朝堂之上的事情时,他就一个原则:按丞相说的办。而对于大权独揽的诸葛亮,他也确实做到了凡事谦让。这同那些一辈子都害怕大权旁落,而终日寝食难安、不择手段的皇帝们相比,实属难能可贵。

后来,刘禅年纪渐长,按照常理,诸葛亮应当逐渐地将大权交还给刘禅,让刘禅顺利“转正”。可是,诸葛亮仍大权紧握。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刘禅没有治国经验,所以只好自己总揽全局。可是,你从不给刘禅实践的机会,他又哪儿来的经验,这样下去他岂非永远没经验?

虽然并不能说诸葛亮的拒不交权,是有什么不臣之心,但他在带兵出外征时战,还派了心腹之人,对已年满22岁的刘禅进行暗中的监视,尽管可能他是怕刘禅受小人的盅惑,而做出什么不利于国家的事情,但怎么说也有点过分。而对于这一切,刘禅也是一让再让。

其时,诸葛亮力主北伐,对此刘禅其实是不赞成的,因为他非常清楚,蜀国和魏国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但他又不好直接反对,只能委婉地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但诸葛亮并没有听从刘禅的劝告,仍执意要北伐。这时,刘禅则又当机立断,立刻转为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因为他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这等度量,真非一般人所能有的,更何况他还是个一国之君呢?

对此,你可以说刘禅在对待诸葛亮的问题上,不过是在听老爸的话,抑或是迫于诸葛亮的强势,但他可不仅仅对诸葛亮宽宏大量,对其他大臣也是如此。比如魏延叛乱被杀,虽然谋反叛乱永远是身为皇帝的人最不能容忍的大罪,但刘禅对于魏延并没有一概否定,而是下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魏延,作为其父亲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怎么会忽然叛乱?刘禅也明白,魏延的智慧不比诸葛亮差多少,不过是有些刚愎自用,人际关系不好,诸葛亮死后,诸葛亮利益集团里已没有人能制服得了他了,所以他才会反。是以刘禅才会“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来处理这事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智慧。毕竟阵前叛乱,可不是能以仁德和“念前功”,就可以“赐棺椁葬之”的。

二、头脑清楚,知人善任

刘禅不仅有超于寻常的容人之量,而且头脑清楚,知人善任,有很强的分析能力,绝对不是弱智。他能全權委托诸葛亮来帮他治理国家,就是他聪明的地方,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这位丞相,除了有些偏爱穷兵黩武之外,在治理国家方面,的确有才,诸葛亮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才能,甚至超过了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是以即便是在诸葛亮死后,他仍然继续延用了诸葛亮的措施,甚至重用诸葛亮所选拔的人。

至于,他在明知不可能取胜的情况下,还是听任了诸葛亮一意孤行的北伐,则不能不说也是为了顾全国家决策层团结统一的大局。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诸葛亮死后,刘禅立刻就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中看出端倪。

另在人事任免上,刘禅也表现出了他过人的一面。鉴于诸葛亮生前权力太大,刘禅废除了丞相制,以费神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制衡,但又各有侧重。蒋琬以管政务为主,兼管军事;费祎以管军事为主,兼管政务,军政及内政大权不再由同一人一把抓。这种安排,意味着刘禅绝不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成决于丞相一人,而致自己大权旁落的局面。

蒋琬死后,刘禅更是进一步“自摄国事”。任官封爵,出兵征讨,都要他同意才行。这一系列举措以及背后体现的治国理念,绝不会是一位智商低下的人想得出和做得到的。

三:“乐不思蜀”乃大智若愚

世人之所以对刘禅的印象会是“软弱无能、贤愚不辨”,最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不战而降、被之俘后,竟还闹出了“乐不思蜀”一出。

“乐不思蜀”,是说刘禅在降魏之后,司马昭有一次大宴蜀国君臣时,特意令人奏起了蜀地的音乐,以观察刘禅的反应。蜀国旧臣在听了那音乐之后,无不现出悲慽之容,只有刘禅一人,不但不悲,反而还开心得不得了。司马昭当时就跟人说,一个人没有心肝怎么可以到这种地步!后来,司马昭又派人去问刘禅,你还想念蜀国吗?刘禅马上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由此便诞生了“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关于刘禅的“不战而降”,或也可以这样解释:魏兵围成都,刘禅在衡量了双方的实力以后,心里已非常清楚,要是抵抗的话,士兵的伤亡一定十分巨大,而且未必,或者说根本没有可能保住成都,且在城破之时,还可能会招致魏军的屠城,让百姓遭殃。所以他在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要开城门投降。

之后,他被俘北上到达洛阳,被封为安乐公。这并不能说明他胆小,他大可为一己之私利,不断地鼓动老百姓为自己卖命,最后即使国灭了,自己还可以去“乐不思蜀”的。但他却选择了投降,结果自己背上了一个“软弱无能”的坏名声,但却保全了全城百姓的性命和财产。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刘禅的“乐不思蜀”,那也未尝不是处于当时那种环境中的唯一明智的选择。刘祥被押往洛阳以后,以当时的情形,司马昭要想杀他,实如捏死一只臭虫,而身为阶下囚的他,又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一点呢?他要想保全性命,就必须让司马昭觉得他是一个懦弱无能、不足为虑的亡国之君。而“此间乐,不思蜀也”,就是他在审时度势之后,释放出的一个烟雾弹,所以,他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正如一个西方著名文学家说的那样:“装傻要装得好,也是要靠才华的……”所以,在他表面的麻木和懦弱的背后,实是潜藏着过人的狡诈与机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南唐后主李煜的情況就和刘禅当年的情况差不太多,可是他就不如刘惮聪明,非要有事儿没事儿地诉说点“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之痛,结果就被赵匡胤给毒杀了。两相比较,孰傻孰笨,一目了然。

由此看来,刘禅并非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非但不是这样,如果他能遇到一个好的执政环境,真很可能成为一代英主,也未可知。

但遗憾的是,在以“成王败寇”为主导的价值观里,人们是不愿意接受失败的英雄的,似乎只有胜利者,抑或是虽然失败了,却仍宁折不弯,唯死而已,如项羽那样的人才是大丈夫,以至于没能看懂刘禅投降后在洛阳的这段表演,才让他背负了“全无心肝”的臭名,并将“扶不起的阿斗”这顶大帽子牢牢地扣在了他的头上。惜乎阿斗,竟被后世之人误会如此之深。

猜你喜欢
阿斗司马昭刘禅
事后莫做诸葛亮,事前莫效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司马昭为何不称帝
阿斗来到我身边
只有上一等,没有下一等
立夏烧“野米饭”的由来
此生繁华,无你何欢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阿斗”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