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颖
在我看来,所谓荣誉,不过是外界对我们的一种褒奖,只是一种表象而已,可我们往往容易被那看似诱人,实质虚无的头衔、赞誉所迷惑、蒙蔽,而忽略了对本质的充实,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这样感慨。
是的,现实中,名与利的浮华不时在诱惑着我们的内心,荣誉不可怕,可怕的是为追逐荣誉的那颗功利的内心,为攫取荣誉而不择手段的龌蹉行为:因为放不下手中的职务、待遇,有些人整天东奔西跑,荒废了正当的工作;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有人费尽心思,结果常常是作茧自缚;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有些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惜丢掉人格的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后悔莫及……可以说,过分的追求荣誉会令人迷失自我,而丧失了最初的赤子之心。
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抵达彼岸时不在路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载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应该放下的“坚果”果断地放下。我们有视相位如腐鼠的的庄子;有游学欧洲,学贯中西,却不求半个文凭的陈寅恪;有拒绝英女王邀请,固守心灵自由领地的钱钟书。这些先哲不求名,不求利,视荣誉为虚无,不为名利迷眼,不为荣誉扰心,修身求学,丰富内涵,终名垂千古,成后世典范。
面对荣誉,我们尤需一份淡然。他,王万青,曾经的儒雅的上海男人,如今的备受尊敬的“草原曼巴”。他获得许多奖,赢得许多荣誉,却只把光环珍藏于心房,对谁也不讲。即使登上了流光溢彩的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舞台,站在“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台上,微微上扬的嘴角,充满仁爱的眼神,显现的,仍是那份淡泊与从容。淡泊,使他成了个平凡的草原医生;淡泊,也使他成了个不平凡的人。
莫言荣获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家,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是一份无上的殊荣,但是在被问到将以何种方式庆祝获奖时,莫言却淡淡地表示,晚上会跟家人一起包顿饺子吃。获奖的庆祝方式居然只是吃一顿饺子,这该令多少追名逐利的所谓专家、学者为之汗颜啊!
袁隆平,这个毕生梦想消除饥饿的“杂交水稻之父”,即使在他已名满天下的今天,他也一如昨日一样默默耕耘于阡陌之间。鲜花和掌声没有让他止步不前,赞美和荣誉没有让他目空一切,昨日的辉煌带给他的不是名与利,而是一颗淡泊名利的从容的心。袁隆平面对荣誉的淡然,尤令我们敬佩。
荣誉是身外之物,如浮云,终有一天,会荡然无存。唯有美好的品德,不朽的思想才在我们心中永生永存。
【点评】
本文准确地把握到材料的含意,开篇引用材料自然引出荣誉、赞誉对人心的迷惑的问题。结构上主要采用对照式,先列举了种种人心被荣誉、赞誉迷惑的例子,举例精要,素材新鲜而富有时代感,然后列举不为荣誉所迷惑的先哲以作比较,对比鲜明。之后顺势提出面对荣誉的做法——淡然,列举莫言和李安两个典型事例展开分析论述,论证有力。最后回扣文题,首尾呼应,提出呼吁。全文中心突出,结构清晰而规范,素材由点及面,新鲜而丰富,分析论述很好地体现了中心。语言生动准确,特别是反问句式的妙用,句式的整齐匀称,为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