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斌华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逐渐体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文章针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施的必要性阐述了具体的实现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教学模式;创新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应具有实践意义,与实践进行紧密联系。高校在进行这一课程教学时,存在明显的弊端,无论是教学观念上还是教学方法和内容上,都应进行必要的改革。从具体教学方面,教师思维观念的转换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程随之进行适当的改革。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其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现代教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在具体教学中,受限于个人素质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依然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并且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单纯的理论讲解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二:脱离了时代特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衍生了多种高科技产品。这使得传统的教学观念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不彻底,导致教学相对保守,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无法调动学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外界环境要求政治教学能够紧跟时代的脚步,反映时代的特征。但现代思想政治教学在这一问题上存在明显的漏洞。
第三:教学设备落后。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这仅仅针对少数学校而言,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由于其从思想上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轻视,以及教学能力低下等原因,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引入教学,使教学设备落后于教学需求。学校在教学设备更新换代的过程中不能及时按照其所需购入教学设备,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使课程教学缺乏直观性。
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
(一)系列式教学模式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够满足企业、社会以及高校的需求。系列式教学模式致力于将课程教学内容做成系列专题,树立清晰化的教学目标。这样可以方便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系列式教学模式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这一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灵活性和对课程整体的把握具有较高要求。合理的利用系列式教学模式,教学系列专题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针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应在制作系列专题的过程中渗透经济、文化等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明确化、思路清晰化,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已经在高校教学中得到认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更加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先进设备,使教學更加直观。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多种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针对教学内容制作正确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大量自主学习中需要的资料。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并且实现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改变了传统教师的地位和教学作用,符合新课标的基本需求。
(三)基于实践能力提高的教学模式
在高校政治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如利用法律观念武装自己,解决工作中的法律纠纷问题等。而要实现这一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模式应进行转变,安排更多与实践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多进行社会调查。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多为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相互谈论和自我探索的时间,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还应积极投身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发掘新的教学资源。基于政治教学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对外部环境的认识能力,提高其政治素养。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创新已经成为必然。上文我们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教学改革的途径。事实上,思想政治课程的创新不仅体现为以上几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还应不断的探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构建先进的教学观念。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为前提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思想政治课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其教学效率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对社会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实现思想政治的创新,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葛根宝.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J].文教资料,2012(12).
[2]杨蕊.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3]孙耀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