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的用法

2015-05-30 10:48王妮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49期
关键词:单句复句太后

王妮

文言虚词的考查是高考文言文部分考查的重难点,“之”字的用法是常考的点,在“之”字的诸多用法之中,“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理解上的难点。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理解并学好文言文中与语法相关的知识,就一定要先让学生知道句子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及由哪些词语充当的,用现在的一般规律理解古代的特殊用法,这样,学习古代语法才不会是沙上建塔。

用在主谓之间是就“之“字在句中的位置来说的,在文言文中,为了表意更简洁,书写更简便,表达更流畅,常常把主谓结构的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中间加上一个“之”,从而取消了这个短语独立成句的自由,而作结构复杂的句子的一个成分或一个分句。其作用就是告诉读者这是一个短语而不是一个句子(因为文言文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以便于读者理解。先从现代汉语角度结合例子来理解一下,如:我爱语文。这是由主语“我”和谓语“爱语文”构成的可以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句子,但是,如果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上一个“之”字,就成了“我之爱语文”,本来意思完整的句子此时却变得不能单独表达完整的意思了,必须说出爱语文的理由 以后对应句子才算完整了,这里的“之”的用法理解起来就是所说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具体来说,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作单句的一个成分,一是作复句的一个分句。下面结合具体句子来分析一下:

1.作单句主语。例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在这个句子中,“之”用在主谓短语“吾妻美我”的主语“吾妻”和谓语“美我”之间,从而取消了“吾妻美我”独立成句的自由,作“……者……也”结构的判断句的主语。

2.作单句的宾语。例如:

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触龙说赵太后》)

这是一个省略主语“吾”的单句。其中,“恐”是谓语动词,“太后玉体之有所郄”是宾语。本来,这个单句是由两个句子构成的,一个是“吾恐”,一个是“太后玉体有所郄”。为了表意简洁流畅,文言中往往把它们合成一个句子来说,在主谓短语“太后玉体有所郄”的主语“太后玉体”和谓语“有所郄”中间加一个“之”字,取消它独立成句的自由,也就是不再让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子来使用,跟另一个句子“吾恐”合在一起。这样就变成了一个结构较为复杂,但表意较为简洁的单句了,这个单句就是“(吾)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在这个合成的句子中,“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作单句的宾语。

3.作单句的时间状语分句。例如: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这个句子中,“之”用在“行李”与“往来”之间,取消了“行李往来”的独立性,作后面单句的时间状语分句。译为“出使的人经过(郑国)时”。

4.单句的主语和宾语都包含有“之”的这种用法。例如: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兰亭集序》)

这个句子译为“后世的人们看待现在的事,也像现在的人们看待过去的事一样”。

5.作复句的一个分句。例如: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这句话如果没有“之”字的话,前半句就是“父母爱孩子”,主谓宾齐全,是个句子,但是有了“之”字以后,就变成后半句的主语了,再也不能成为独立的句子。所以,这里的“之”字就取消了前半句本来的独立句子身份,作了假设关系的复句的一个分句。译为“(如果)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替他作长远的打算”。

有时,复句的两个分句都包含有“之”的这种用法。例如:

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前后分句中的“之”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译为“(如果)邻国的土地增加了,(那么)您的土地就会减少”。

此外,“之”字这一用法,还有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例如: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这是一个判断句。译为“(这是)你知道的”。“之”用在主语“君”和谓语“所知”之间,取消了“君所知”的独立性作判断句的宾语。这样的情况比较隐蔽,只有把它译出来才可以断定。

猜你喜欢
单句复句太后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黄太后”驾到
韩国语复句结构的二分说
太后是个有故事的人
参考答案
2015年《时代英语》高二第1期参考答案
2014年《时代英语》高二第4期参考答案
2014年《时代英语》高二第五期参考答案
复句内部不应当用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