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上升,有备无患

2015-05-30 10:48:04吕虹汝
中老年健康 2015年5期
关键词:雀斑黄褐斑味精

吕虹汝

初夏饮食有讲究

饮食清淡,多进稀食

夏天逐渐攀升的温度,常常让人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有所下降。专家提醒,立夏之后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夏季人的胃酸分泌减少,加上饮水较多,冲淡胃酸,导致机体消化功能较弱,所以饮食应清淡一些,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

不过,清淡饮食并不等于完全拒绝荤菜。因为素菜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及丰富的维生素,但缺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失衡。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要拒绝荤菜,可适当摄入一些瘦肉、蛋、奶、鱼以及豆制品,不过需注意不要做得过于油腻。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小米、玉米、山楂、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另外,专家指出,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苦味宜多食

中医认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因此,营养学家建议,夏季经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夏天常食苦瓜汤或苦瓜菜肴,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苦菜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凉解毒、消毒排脓、去瘀止痛、防治胃肠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时,将它的根、叶洗净,可拌可炒可做汤,味道苦中带香,是解暑开胃的佳肴,而且对肠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夏季出汗较多,不妨喝点带苦味的饮料,绿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夏季菜肴慎放味精

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总是让人垂涎欲滴,这些美味的后面怎么能少得了味精呢?但是如果味精使用不当的话,这些美食就会成为你致命的“杀手”,引起食物中毒,具体有哪些菜式是不宜加味精的呢?

一、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因为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二、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三、调馅料不宜加味精

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不能拌馅,在制作热菜时,也是要在菜肴即将离火时才能加入味精。

四、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五、味精用咸不用甜

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注意护心

心静自然凉

立夏后气温逐渐炎热,人体容易感到烦躁不安、爱发脾气,有些平时不太急躁的人,到了夏季也会为一些小事情发脾气。专家认为,这是由于过高的气温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为心火过旺所致。

心脏的生理功能为主血脉、主神志。心脏是重要的血液循环器官,心脏阳气推动血液循环,把营养物质供养到全身,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此夏季心火过旺,不仅情绪容易起伏、出现波动,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因此,专家提醒,夏季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切忌狂喜大怒伤心。“夏季静养心脏很重要,尽量避免发脾气,保持心态平和、笑口常开,听音乐、钓鱼、绘画、下棋、种花养草之类的活动可以怡情养性,让人心情安静,而心一静下来,即便是炎热的夏季,人体也会感到舒畅、精神好。”

避免出大汗

《黄帝内经》指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的三个月是春华向秋实的过渡,为万物生长的重要时期,中医认为,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因此夏天要晚睡早起、重视“静养”。

专家提醒,夏季人体容易出汗,虽然适当的出汗有利于人体散热,但要避免大汗淋漓,以免出汗过多而伤到心。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而且“血汗同源”,因此“汗出伤阳”,如果夏季出汗过多,人体水分减少,电解质流失,血液会变得黏稠,严重时甚至出现中暑、休克、中风、心梗等危险情况。

夏季出汗多,要注意补充水分,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出,达到清热排毒的目的,但在感到口渴的时候猛喝水则是不可取的,甚至可能造成水中毒。应在平时就多注意补水,大量出汗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以调养心脏。

初夏时节注意预防菌痢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除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与夏季气候适宜痢疾杆菌繁殖、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控制菌痢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其次应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对饮食、水源管理,消灭苍蝇,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初夏时节气候干燥,人易上火,所以口疮患者在这一时节会陡然增多。发生口疮的诱因除了干燥的气候,焦虑、紧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也很有关系。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局部烧灼、涂抹口疮药膜和服用维生素B2等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初夏还要注意预防流行红眼病。此病潜伏期短,受感染后24小时内发病,自觉双眼剧烈疼痛,畏光流泪,有异物感。得了红眼病,一要防止传染,二要及时治疗。患者的洗漱和擦拭物品要专用,尤其在集体场所,更要做好各项隔离工作。预防红眼病的关键是,在高温高湿的初夏,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眼部保健,少去人多的场所,避免接触传染源。

初夏旅游季 如何防晒去斑

1.晒斑

受晒后的几个小时,受晒皮肤出现肉眼可见、边缘清晰的红斑、丘疹等皮疹红斑、水肿症状,颜色为淡红色、鲜红色或者深红色,呈现椭圆形突起或平滑,数天后最终成为碎碎的棕色斑块,容易出现在前臂外侧、手背、小腿前侧及脸部等暴露部位。

形成原因:阳光造成的光老化。

解决方案:阳光的曝晒是去斑的头号敌人,所以想要拥有白净的肌肤就要时刻注意防晒。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夏天才需要防晒,其实一年四季防晒都是去斑必修的课程,如电脑、灯光等,都会促进黑色素的形成。同时,选择适当的优质的防晒品,就为你的宝贝肌肤构筑了第一道防线,能有效抑制色素的沉淀、色斑的生成。

2.黄褐斑

黄褐斑是对称发生于面部的淡褐色或深褐色斑,主要表现为淡褐色到深褐色的色素斑,大小不一,最初为点状,之后会扩大融合为形状不规则的斑状,表面光滑,形状很像蝴蝶,所以又叫蝴蝶斑,一般对称分布在颧部、鼻部、额部及口唇周围。

形成原因:黄褐斑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有来自内分泌、代谢、妊娠、肝病等多方面的诱因,也有来自紫外线的强烈照射等物理因素的影响,同时,用药不当和使用不合格化妆品,都可能引起黄褐斑,因此,对于深受黄褐斑困扰的朋友,建议大家还是到正规的医院做一个彻底的检查,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解决方案:对抗黄褐斑需要内外治疗同时进行,内部可通过中医中药调理,通过服用一些调整内分泌的纯中药来调理;而外部则可以使用一些美白产品,美白产品最好是成套使用并要坚持2个月以上。

同时,防止黄褐斑的产生,又是一个日常护理问题,需要我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改善睡眠,减轻压力;多吃水果,饮食以新鲜蔬菜及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还应多喝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进行防晒护理,这样才能保证效果,找回白皙的肤色。总体来说黄褐斑是最难对付的斑之一,希望大家给自己足够耐心的同时不要过于焦急,因为焦急忧虑会加重斑的恶化。

3.雀斑

雀斑是极为常见的发生在日光暴露区域的褐色、棕色点状色素沉着斑,形状有针头到芝麻大或者更大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小斑点,表面光滑,孤立存在,一般在面部脸颊对称性地分散或密集成群,有时也见于双颊部、颈部等部位。

形成原因:雀斑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皮肤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生成的黑色素过多所致,通常会与遗传有关,后天性的雀斑多数是因为涂抹含刺激性成分的产品或挤压痤疮伤到真皮,或毛细血管受到刺激而破裂,久而久之形成的。

解决方案:由于雀斑通常位于表皮,所以一些外用的小窍门,对于改善雀斑痕迹,是很有效果的。比如使用一些美白精华类产品,如淡斑精华素和面膜,同时还要加强防晒,抵抗紫外线的照射,是有希望祛除或者明显淡化色斑的;另外,光子嫩肤和果酸焕肤也是近几年兴起的对抗雀斑的有效方法。注意祛斑之后一定要严密防晒,否则雀斑在过强的日晒之后还会在回来。

链接:初夏养生误区:

立夏过后天气温明显升高,炎暑来临,雷雨天气也会增多。立夏是我们养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气,一些人会对这时期的养生存在误区,我们就一起来看下有哪些。

晨练越早越好

许多人都认为夏季晨练越早越好。其实,在天亮之前或天蒙蒙亮的时候,空气并不清新,不利于健身。据专家研究,在夏季早晨6时前,空气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此外,日出前,由于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周围并没有多少新鲜氧气。太早晨练易患感冒,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等病症。故夏季晨练的时间不宜早于6时。

多喝啤酒能解暑

暑热天,喝啤酒的确有一种凉爽的感觉。但是,多喝会使人感到口干咽燥、全身发热。因为啤酒含有酒精,如一次喝得过多,进入人体的酒精含量就会过高。如果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就会持续不断,口渴、出汗症状会加重。

空调应保持恒温状态

许多人在夏季使用空调时,习惯将温度定在某一个值上。其实,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致于经常患感冒或其他居室病症。当然,刚开始利用空调进行调节时,温度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至5℃之间;半个月后,幅度可逐渐提高到6℃至10℃。温度变化也不要太突然,每次调节以1℃至2℃为宜。

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

许多人都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造成眼睛损伤。专家建议,最好选用能穿过15%至30%可见光线的太阳镜镜片,以灰色、绿色为佳。

猜你喜欢
雀斑黄褐斑味精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味精究竟是不是“害人精”?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40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增强模特面部的雀斑
三颗雀斑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
味精有毒论不可信
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