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月
亚历山大·塞尔柯克是一名出色的苏格兰水手,18世纪初,他被任命为“五港同盟”号的领航员。当时欧洲国家开辟新航路,扩张土地,所以海面上的争斗不断,“五港同盟”号远航期间,亚历山大就目睹并被迫参与了好几次与西班牙舰队的海战。亚历山大出于经验,想与船长协商避开海战的事宜,可没想到船长是个既粗暴又不可一世的人,俩人争吵起来,亚历山大一气之下表示,自己宁愿留在某个荒岛上,也不愿意继续跟着“五港同盟”号去送死。船长倒也十分“配合”,当船驶到南太平洋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准备补给淡水的时候,船长气急败坏地把亚历山大“扔”了出去,从此离开,再也没有回头。
从那天起,亚历山大·塞尔柯克就要面对一个严肃的问题——荒岛求生。陪在他身边的只有几样随身物品:火石枪、为数不多的火药、铅砂、子弹、刀子、斧子、小锅、被子和枕头、烟草、两件衬衣,还有一本《圣经》。
好消息是岛上没有毒蛇猛兽,只有一些神出鬼没却不难对付的狍子:坏消息是岛上没有蔬菜粮食,只有普通的海岛树木和一些酸掉牙的野果。亚历山大顿时感觉自己穿越到了数千年前的原始时期,不,至少那时候人类是聚居的,而现在却只有自己一个人。
看到这里,想必爱好海洋的你一定会惊呼,这不是《鲁滨孙漂流记》吗?没错,这个超经典故事中的鲁滨孙,描写的正是传奇人物——亚历山大·塞尔柯克。
作者笛福改写了亚历山大孤岛生涯的背景,书中的鲁滨孙在航海之前算得上是出自殷实商人家庭的“富二代”了,从他渴望自由而背着父亲去航海开始,就注定了他将会有着颇不太平的人生。数次出海的鲁滨孙经历了大风大浪,曾经赚到了钱,也曾经被俘虏当了一阵子奴隶,然而他就是不老实,航行探险所带给他的享受和刺激早已远远超过了经商赚钱,终于,在第四次出海时,船遭遇风暴触礁,一船人只有鲁滨孙活了下来,漂上了渺无人烟的孤岛……
一个文明社会的人,骤然间“穿越”到了茫茫大海之中的一块原始之地,吃穿住用,什么都没有,能独自存活下来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高超的智慧啊!那真实版“鲁滨孙”是怎么做到的呢?
亚历山大·塞尔柯克尝试用树木搭了两间茅屋,屋顶盖上茅草,屋里铺着狍皮。与《鲁滨孙漂流记》中描写的一样,他每天在门框上砍一道,作为日期的记号,以免自己忘记了时间。想吃饱的话,种粮食似乎是不可能了,不过可以钓鱼,他从扔在岸上的破船板中找来钉子做鱼钩,用棕榈纤维做成钓线。在岛上,亚历山大找到了野李子、野萝卜和野辣椒,驯服并蓄养了几只狍子,从它们身上取得了奶,制成了奶酪。亚历山大空余时间的休闲活动便是读书,也就是那本《圣经》。他还研究了岛上的每一寸土地,在两个最高的山岗搭起了两个木头做的灯塔,以便远方可能经过的船只能够发现这里有人。
而笛福笔下的鲁滨孙的生活似乎更加充实一些。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工具等运到岸上,并在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制作了陶器,藤编的手艺也直线提高。靠着这些,鲁滨孙甚至建起了一座“乡间别墅”和“乡间养殖场”。不仅如此,鲁宾孙还在岛上发现了真正的野人,并救下了其中一个,取名“星期五”。
亚历山大·塞尔柯克在孤岛上独自生活了4年多,在坚持不放弃的等待中,总算迎来了路经此岛的船队,被救回了自己的家乡。回到苏格兰之后,亚历山大在众人的惊叹中,一次次地讲述自己的历险故事,而这群惊讶得瞪圆了眼睛的人之中,便有作家笛福的身影,于是,仅仅一年,传世不朽的《鲁滨孙漂流记》就诞生了。
今天,亚历山大曾经求生的孤岛已经有了村落人烟,那个岛也已经改名为“鲁滨孙岛”。有不少游客都兴致勃勃地踏上鲁滨孙岛,探访300年前“鲁滨孙”留下的遗迹——“鲁滨孙山洞”和“塞尔柯克嘹望山”。
现代社会,恐怕再难有人能独自体会“野人”的艰苦生活了,而一个人究竟有着多大的生存能量?看看鲁滨孙的故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