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晓华
近几年来,我一直参加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在回顾总结时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考场作文文采越来越好,但内容越来越苍白,陈腐八股之气越来越浓,充满朝气、大气、灵气的文章急剧下降,并呈现出片面追逐文采的趋势,而且愈演愈烈。这不得不让人忧心当下高考作文指导的现状。针对高考作文片面追求文采的问题,现做如下分析归纳,以便于大家参考。
追求形式的华美,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的华美与虚空上。
“开头弄个题记,中间用排比,堆上一堆例证,结尾处看似‘意味深长,却看不明白到底要说些什么。”这是不少阅卷老师对许多低分作文的深刻印象。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文章“充斥”了许多考前准备好的的妙词佳句,或者“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及大量的名人名言、诗文名句,或者仿造一些往年的高考佳句,以排比句开头、比喻句拓展、排比句升华结尾等。这些作文程式化严重,模仿痕迹明显,内容空洞无物,让阅卷老师大跌眼镜。
我们来看看2014年湖北卷的一篇典型作文《执著,攀上人生高峰》,其开头是:是一条小溪,那么就要奔腾不止,流入大海,成就波澜壮阔之势;是一棵小树,那么就要努力生长,向上挺进,成就参天大材之志;是一只雏鹰,那么就要奋力搏击,展翅高飞,成就天空王者之名。对于一个真正的攀登者来说,就应该不断挑战,攀上人生高峰,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成就壮阔之美。
中间部分只写了司马迁一人“攀登”的例子。
其结尾是:执著是一种奋斗不止的精神,执著是一种推动进步的力量,执著是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无论是个人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发展,都离不开执著的精神。让我们执著攀登,迈上生命之峰吧。
开头用了一个排比句式进行比喻论证,虽很美,但给人的感觉是陈旧的堆砌和华美的虚空。首先,这个比喻论证很常见,没有新意和创意;第二,这个句式是一个程序化的组合,可以把意象换成小草、石头、水滴等,一样可以使用,而且甚至比原文还有新意。结尾排比似乎很有气势但因为文章主要内容只有一个司马迁的例子,所以最后的归纳完全就是一般认识的归纳,加上文章主体的单薄,这个很美的结尾纯属是一个假、大、空的口号,读来令人生厌。
一点建议 语言与结构只是我们表情达意需要凭借的符号而已,真正的好文章并不仅仅是好在文字的华丽丰赡上,而在于文章仿佛是从心中涌出的泉水,有着个人独特的气息,闪烁着迥异于他人的光芒,于一个词上见特色,于一句话中显精妙。写作不是求同思维而是求异思维,所以要克服追求形式的华美,就要多在构思上下工夫,方能独出机杼,独领风骚。
大量使用古人古事,主要表现为所写的古人极为集中和单一。
近几年来,从平时的作文到高考评出的优秀作文,我们恐怕很难用数字去计算屈原、司马迁、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鲁迅等出现的频率、次数,中学生作文几乎已经到了言必及“屈子”“陶子”“李子”“杜子”“苏子”等名人“五子登科”的地步。材料的极度匮乏,加上语言的华美溢采,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作文充满矫情,形成了新“八股”。
例如2014年湖北一考生作文《生命的坚守》中的两个段落。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守。三闾大夫“忠而见疑,信而被谤”,汨罗河畔,他怀石自沉,九死无悔,这是一名士大夫对报国之志的坚守;魏武挥鞭东指,老当益壮,雄心不已,这是一代豪杰对建功立业之志的坚守;鲁迅以如椽大笔,横扫一切反动势力,这是一位文化旗手对救国救民之志的坚守。
在一望无涯的茫茫沙漠上,一位白发老人手持汉节,头戴毡帽,背后跟着他的羊群。他佝偻着身体,始终朝着中原的方向遥望,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他把自己站成了一具雕像。那个遥远的地方是大汉朝,他的家园故国所在,他就是苏武,大汉使臣。他被困匈奴十九载,最终等来了归汉的那一天。
第一个段落用了程式化的排比句式举例论证,第二个段落以抒情式详尽叙述了苏武的事例,强化他的坚守,因为没有一点当代鲜活的生活气息,因为缺少现实中活生生的事例,两个段落完全就是一种“堆砌”“拼凑”“背记”而成的“八股文”,给人一种陈腐呆滞之感,这样的文章,丝毫不见学生的灵气和朝气。
一点建议 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我们要引导学生使用鲜活的现实材料,因为鲜活材料的同时也是在鲜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去开辟广阔的天地,辩证地看待网络报刊上大量信息的快捷传递,主观上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优势,使得现在的学生对生活了解得并不少。当务之急,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不仅指构思立意上有新意,还包括材料选用上的新颖别致。借古论今、述史论世,固然能够显示出学生知识的丰富以及行文的韵味和风格,但材料的时代性更能给人的心灵吹进一股清新之风。
笔法泛散文化,主要变现为表达方式单一和过度夸张宣泄个人情绪。
散文在近年高考作文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散文追求随意开放,可以表现学生的思想状态,但无形中也滋长了学生写作中情绪浮躁、内容空泛的风气,少了议论文的严肃与严密,少了记叙文的真切与从容。
与此同时,作文模仿痕迹明显,即机械模仿近年来考场作文中出现的一些新形式,模仿网络文学,如滥用题记、后记、小标题等。具体有如下三个方面:①构思混乱,表现为立意似是而非;虽然思想明确,但行文乏力;②构思雷同,表现为人云亦云,构思缺乏独创性;③构思平庸,表现对题材只是作一般的平面表现,它们无非是模块的组合,形式胜过内容,技巧大于思想。
例如2013年湖北一考生作文《谈方圆》中的两段:
个人需要方圆的相辅相成,一个民族亦如是。
纵观中华历史长河,有魏征大胆直谏的方,便有长孙无忌深谋慎思的圆;有张居正锐意改革的方,便有申时行调和中正的圆;有法家严冷不阿的方,便有道家清净自然的圆;有顾准“拆下肋骨作大炮”般悲壮的方,便有邓小平“三进三出中南海”般理性的圆……盛世也好,乱世也罢,方与圆的对立统一是开创辉煌的大神,是驱散黑暗的星辰。铜钱的圆与方可以是贫寒者温饱的来源、富贵者家财万贯的根基,更是民族智慧的传递,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今天,这是我们应当深思的。
这段文字洋洋洒洒,看上去很有理性思维的光辉,整齐的句式,明显地运用了散文化语言,读来确有气势。但我们不难看出第二段的问题:首先,开头四例中的第三个例子谈的是学说,这不是谈国家民族,明显没有扣住第一段,省略号后面的内容看上去很华美,游离了第一段,特别是“铜钱”一句到最后完全不知在说些什么,“深思”成为空虚的内容了;其次,材料都是一些关于“方圆”的实例而已,行文的过程没有动态感,没有分析,也没有内容上的展开。
一点建议 “散文化”的写作方式并非是获得高分的“捷径”,倒是中心比较容易松散的歧途。在写作中,正确的做法还是应该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来确定文体。一般的写作套路需要掌握,但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更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清晰地反映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文章有法,文无定法,拘泥则弊,求变则容易开辟新的天地。就像史铁生用心体悟生与死的意义那样,确定文体后,不追逐风气,不拘泥于框架与语言文采,这样的文章才算佳作。
作文贵在朴实感人,贵在能以真、善、美打动人,“真”是基础,“善”是内容,“美”是效果,不能为了美而丢弃“真”和“善”,“真”的前提是朴实自然,切不可虚空造作。希望同学们以“真”行文,笔下流“善”,定能让自己笔下生出“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