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3月5日发布的《2014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东西方之间的对话》这么说:“中国在2014年亚洲艺术品交易中,其销售收入为56.6亿美元,比位于亚军位置的美国艺术品市场成交总额高出8亿美元,占亚洲纯艺术拍卖市场份额的97%,优势地位牢固。”
这份年度报告是知名平台Artprice和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两家机构联合出品,统计了2014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情况与趋势变化。
中国艺术品市场理性回调
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调整期,2014年度的拍卖总销售收入为88.39亿美元,其中,纯艺术部分的销售收入为56.64亿美元,比亚军位置的美国艺术品市场成交总额高出8亿美元,中国纯艺术品市场重回全球第一。
从整个亚洲的范围来讲,中国纯艺术拍卖份额占市场份额的97%,总成交的作品数量为176146件,比2013年度减少了3359件。但在这种调整期,最为亮眼的在于新藏家的进入速度,正如著名艺术市场专家龚继遂所言,每年有20%以上新收藏者入市,这些新藏家往往从现当代艺术和低价位的“原始股”作品买起。新板块和新藏家的叠合,今后无论是新藏家的购买力增长,还是交易新品种的拓展,都将给中国艺术品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该报告显示,全球艺术市场2014年再创新高,公开拍卖成交额达到152亿美元,相较于2013年的120.5億美元增长了26%。“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而且是10年间涨幅超过300%!增长主要来自经济增长强劲的中国市场,以及西方高端市场的出众表现。”Artprice创始人兼总裁蒂埃里·埃尔曼表示。
蒂埃里·埃尔曼同时指出:“然而,与美国21%、英国35%的超高交易额增幅相比,2014年中国艺术市场销售额却同比下降了5%。看来,这个新兴的、经历了几年前井喷的艺术市场正在克服投机和冲动,通过缓慢的理性回调找准自己的步速。”
2014年度成交总额与2013年大体持平,这基本上与宏观经济背景呈现同步状态。秋拍总量缩水,最主要因素为宏观背景中股票投资的利好消息和牛市启动,吸引了很多投资类资金,而艺术品市场产品从投资角度讲,依然处在更新换代的盘整阶段。
另一方面,体现在以前隐性庞大的礼品市场在倡廉反腐中大幅缩水,即使礼品市场中所沉淀的藏品不会出现急于套现现象,短期内也不再成为支持艺术品市场交易的增量因素。
这两年欧美艺术市场的增长,无论是整体,还是重要艺术家,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成熟市场在复苏时的表现。反观我们的市场,在整体市场依然扩大的时候,个体的分化却十分严重,特别是一些重要艺术家的市场表现反而出现了萎缩。“不差钱”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差的是市场化的眼光。
今天,全世界的藏家已经越来越少关注整体市场的行情,而是更多地关注艺术家本身。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拍卖总额连创第一,只能说明市场的容量而已。如果我们不注意培养市场,特别是潜在藏家的鉴赏能力的话,那我们可能只能成为一个艺术市场大国,而成不了一个艺术市场强国。
80后成为新一轮的投资热点
80后一代青年艺术家在2014年的西方拍场上表现抢眼。他们的画作在拍卖行上受到追捧,背后往往有强大的画廊支撑,有的人迄今已经举办了上百次个展。比如,吕西安·史密斯1989年出生于洛杉矶,他年纪虽轻却在2014年就拍出了43件作品。
而就在去年,多位80后青年艺术家刷新了个人作品拍卖纪录,贾蔼力《疯景1号》以126万美元成交,王光乐《水磨石2004.1.1-2004.2.5》以58万美元成交。80后艺术家周松2014年创作的《梦—山花烂漫》在中国嘉德以32.51万美元成交,此件作品溢价达149%。不过,西方80后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大多数在30万美元左右。
不仅在东方,西方的艺术市场,2014年都是80后大放异彩的一年。2014年最成功的青年艺术家当是陶巴·奥尔巴赫。出生于1981年,这位美国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堪称典范,且相当年轻就已享誉国际。2014年她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得到了空前的瞩目,凭着丙烯绘画《Untitled (Fold)》,就创下三项百万美元的交易纪录,且每一幅画作的转让金额都介于150万美元到190万美元之间。
当代艺术品拍卖中的重点从一线高价艺术家开始逐步向青年艺术家渗透,他们出生于80年代,还不到35岁,但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之星,更是享誉盛名的文化机构和势力最庞大的拍卖公司渴求之人。
《2014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东西方之间的对话》显示,在中国市场上,80后艺术家的数量明显增多,成交价多在30万元以内。除了少量在拍卖市场上表现良好的艺术家如周松、彭斯、陈飞等人外,处于一级市场的80后艺术家的作品价格都不是很高,知名度高一些的艺术家作品价格在十几万人民币到几十万人民币之间不等,大多数80后艺术家作品价格都在十万元人民币以下,这在绝大多数投资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市场专家李苏桥就这一局势做出分析:“此板块还不完全是一个成熟的板块,不能说明未来就一定会得到肯定。但在目前的价位中讨论青年艺术家板块,短期内看不到泡沫问题。”
三大主流板块 独瓷杂上升
从拍卖品类看,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这三大主流品类板块表现相对平稳,市场份额略微下滑:去年第三季度(2014年秋季)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三大板块总成交额为251亿元人民币,市场占比87.4%,同比下降1.25%,书画、油画板块份额双双下降,唯瓷杂板块份额提高。其中,最受社会关注,引起轰动效应的高价“明星 ”拍品——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均由境外拍卖行拍出,先后被同一藏家刘益谦所购得。
“这反映出中国大陆藏家的强烈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同时也反映出在艺术市场‘新常态下,市场在不断耕耘原有拍卖门类的同时,不断细化和扩充杂项等交易门类,寻找新的潜力股。”报告中如此总结。
中国的制瓷工艺发展至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无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匠师们发挥智慧,精工巧制,使瓷器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上,清三朝瓷器从未跌过价。以唐代瓷器为例,30年前大升,15年前大跌,至今未起过!与高古瓷、晚清瓷等如此这般“大起大落”有所不同,清三朝瓷器可谓是从来只升不跌,一直稳健向上行进。这与其工艺水平精湛、市场认知度高、供求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