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坤飞
为深入解决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新部署、新要求,内江市确定2015年为“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年”,着力实施“九大提升行动”,下功夫在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上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实施“党建责任”提升行动,强化抓党建责任意识。健全各级党委党建领导小组,完善联席会议等制度;开展一次集中调研、专题教育、专题报告、主题讨论“四个一”活动;推行书记抓党建工作全程纪实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强化书记党建“主业”意识,书记公开承诺、述职面达100%。
实施“组织覆盖”提升行动,拓宽党组织有效覆盖。实施“入驻企业建党组织专项计划”、“织网计划”、“清零计划”,推广区域化“党建组团”模式,探索街道社区“孵化”组团、商业街区“商圈”组团等形式组建党组织;健全街道建“大工委”、社区建“大党委”、网格建党支部、共同生活空间建功能党小组的“四位一体”区域化大党建组织体系。
实施“政治引领”提升行动,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对全市党员干部分层分类分级再教育再培训;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分层分类制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细则,完善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操作规程;加强群众教育引导,推广“枫桥经验”、“五一工作法”等经验,探索建立“五群”工作法,积极开展“五进村(社区)”活动。
实施“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强化党组织服务功能。规范基层党组织运行,深入推进党建日常工作、工作展示、工作档案、教育平台规范化建设,健全落实基层党建工作“季评”制;深化“走基层”等活动,完善“四级问政平台”运行机制,探索构建党建电商“双促”工作新模式;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总结推广“群众议政”、“党群110”等经验做法,基层党员和干部群众对党组织工作满意率在90%以上。
实施“基层治理”提升行动,全面构建基层治理体系。探索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依法治理体系,引领乡镇(街道)、村(社区)等法治建设;深化推广“三自一引”基层治理模式,探索院落议事会、小区自管委等自治模式和民主协商有效载体;大力提升基层治理骨干队伍专业能力,鼓励社区专职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大力选拔培养和引进紧缺基层治理专业型人才。
实施“队伍素质”提升行动,建强基层骨干力量。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挂职党组织书记或担任“第一书记”,集中开展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五大培训”;配齐配强乡镇(街道)专职组织员和组织干事,大力实施“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选派“红领先锋”行动;实施大学生村官“五个一批”分流计划。
实施“党员先锋”提升行动,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制定发展党员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标准、程序抓好党员发展,对三年未发展党员的村(社区)党组织实行挂牌督办;科学设置村(社区)党员教育中心,推进党员“六上”工程,分类别分领域开展主题教育培训;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做好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和使用管理,稳妥慎重开展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
实施“基本保障”提升行动,加大基层基础工作投入。强化经费保障,健全经费落实“两查”制度,严格责任追究;继续实施村(社区)活动场所“达标升级工程”,全市村(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100%达标;深入推进村活动阵地“1+6”功能及社区活动阵地“六站一平台”建设,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实施“落实能力”提升行动,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实效。继续深化“分类升级”活动,开展新一轮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纳入台账管理的后进村(社区)党组织转化率达100%;对部分乡镇(街道)党建工作实行市级重点督导;坚持项目管理,推行基层党建项目台账制和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建项目制;坚持典型引领,分类打造一批示范点、示范带、示范片,树立标准化基层党建工作范本。
(作者系中共内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