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燕彬
摘要:深圳自然村代表着深圳的文化,蕴藏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其中,传统建筑是古代社会的历史见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然而,伴随着经济、人口等方面的增长,农村逐步城镇化,自然村落面貌从传统居住模式逐渐演变成具现代功能的城镇居住模式。通过分析深圳南山村民居建筑风格的变迁,希望能通过置换或改变建筑功能,改善居住环境,使古村落、古建筑保留下来。
关键词:古村落;祠堂;建筑风格;古民居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5-0004-17
中图分类号:TU986 收稿日期:2013-09-11
深圳有个古老的村落叫南山村,它有着800年历史,村里有200间百年老宅。因城市发展更新,这些百年老宅将面临被全部摧毁的局面,而取代它们的将是一栋栋崭新的高楼大厦。本文通过分析各个时期村落建筑的风格,探讨如何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保留传统文化。
1南山村概述
南山村(图1)位于深圳市南头半岛中南部,旧称南头陈屋村,因村民姓陈而得名。又因其位置刚好在大南山脚下而又被命名南山村。据村内族谱记载,南山村至今已有800年历史,即该村建立时间为南宋时期,是当时广府民系的聚居地。南山村里有很多被保留下来的老建筑,如陈郁故居(图2),还有200间被城中村包围的古老民宅及两座有着600年历史的陈姓祠堂(图3~4)。陈郁曾是广东省省长,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被毛主席赞誉为“海员工人当部长,开天辟地第一遭”。为纪念这位建立了不朽功勋的“岭南英雄”,1984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将陈郁故居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南山村村落布局形式
位于深圳西部大南山脚下的南山村,刚好在广府民居的中部。其村落布局形式及建筑风格属广府传统围村风格,是里坊制度的排屋形式,即一排又一排的屋子,每排屋子分成若干个单元,每单元为二进一天井布局,最里面为正房,上面有阁层,左右不设厢房,与隔壁单元紧挨着形成一排屋子,排与排之间以巷子分隔,纵横走向。一排排的屋子前后左右对齐,秩序严整,形成棋盘式布局。两座有着600年历史的陈姓祠堂作为村里的中心建筑,但不是建在中轴线上,这是广府民居的重要特征。从以上的建筑格局或村落布局形式可以看出南山村古村落算是典型的广府围村了。
3建筑类型及特色
3.1明清祠堂
祠堂是族人进行各种活动的聚集地。南山村内有两座祠堂,算是个大村,而祠堂的历史也有600年,仍能保留至今实属难得。两座祠堂分别是陈氏宗祠(图3)及蘭所陈公祠(图4)。据祠堂重修碑文记载,两座祠堂建立的时间在明朝早期。从现在所看到的祠堂外观、建筑细部、构件式样,可以判断其主体结构应为清代早期重修,且其后进行过多次修茸。其中陈氏宗祠的建筑平面为三开间二进布局,面阔10.6m,进深16.8m,前堂形为凹式,前檐廊为穿斗式梁架,天井两侧为单面坡廊庑,后堂前檐为穿斗式梁架。辘筒灰瓦屋顶,博古垂脊,尖山式硬山。正中有“耕龙陈公祠”石匾。祠堂主体为砖木结构,外墙为清水清砖墙,天井、地面用石材铺砌,木作梁架为一般穿斗式结构。建筑风格清丽淡雅,庄重朴实。
3.2清朝民居
南山村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旧村、三家村和新村,旧村里约有200间古老民宅。从建筑风格、结构构件、样式可以判断这些古民宅大多数是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建造的。古民宅持有人至今还保留有清朝时期的屋契。200间古民宅分布在两条主要街道——正巷及西巷两侧。另外两座有600年历史的祠堂,分别在正巷和西巷。祠堂周围全是布置整齐、井井有条的古民宅,祠堂前有一空地,祠堂正对面有一堵墙。祠堂、墙及两侧古民宅规则排列,像一座四合院,而活动用的空地就像四合院的中庭。古民宅分布以街道为轴线,单元民宅分布在街道的两侧,每一单元为独立的长方形民宅,每三四个单元连在一起形成一组,每两组民宅之间设一条小巷,几个组在同一直线上为一排,前后排民宅之间也有小巷,也就是以两街道为主轴,纵横小巷交错形成交通道路。
旧村里的200间古民宅建筑是城镇化后幸存下来的传统建筑,外观上与珠三角传统的岭南建筑(即广府建筑)差不多。岭南建筑的特点为:1)顺应自然条件包括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体现出防潮、防晒的特点;2)大量汲取西方建筑精髓,体现出兼容并蓄的风格。这一时期的民居建筑即为早期的“泥墙楼”,砌墙材料有三合土、卵石、蚝壳、砖等。清代后多用青砖,俗称“青砖楼”。岭南气候炎热,风雨常至,民居的进深一般较大,单开间面阔,从门口进去后左边是灶台右边是放置餐桌的地方,相当于厨房,再往里是天井,天井上有一可活动雨篷,用来采光,绕过天井再跨过一门槛就到达客厅,客厅后面为正房,正房上有隔楼可作卧室或储物间。这种单开间民宅平面布局紧凑,入口设在房子的正中间,使用双开木门,门上贴一副“门神”意在保护全家平安。有的民宅大门为趟拢,是用十几条坚硬的圆木条构成的活动格栅,可以横向开合。
3.3南洋风格建筑
深圳属沿海城市,长期以来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建筑设计方面,晚清及民国时期,深圳的自然村落里也曾出现过一些南洋风格的建筑。笔者在探访南山村老宅时,发现其中有一栋南洋风格浓厚的2层小楼,村里人称其为“民兵部”(图5~6),是南山村最具代表性的老宅子。这里已经没有人居住的痕迹,窄小的窗户被旧塑料布草草遮挡,门廊柱拴着的铁丝上挂着附近居民晾晒的衣服。只有门廊上方的镂空围栏,还能让人依稀辨出往日精致的模样。这种具有异国风情的建筑在村里大约有10栋,无论从建筑的外观还是内里结构来看,大部分房子仍能继续居住。
3.4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居住面积及环境卫生等问题,村民在旧村及三家村盖了两层左右的带有阳台或悬挑雨篷的独栋楼房(图7)。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上有一些西洋楼的元素,当时被称为“中西合璧式”建筑。从古民宅到这种两层高的独栋楼房,主要是居住面积、建筑外观、结构及功能空间发生了变化。而引起居住形式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另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国人口生育的高峰期,人口增长过快是居住形式发生变化的另一个原因。这些独栋楼房的结构有砖木,也有砖混。砖木结构的房子,起承重作用的是用砖砌的柱及墙;木结构屋架的房子,有坡屋顶或坡屋顶与平屋顶混合的形式。此外,还有两层左右、砖混结构的平屋顶形式的房子。这个年代的楼房不管采用哪种结构,外墙都有批灰,房子面积虽比古民宅大,但屋内仍没有洗手间,而洗澡间设在厨房的一角,居民一般使用村内的公共厕所。
3.5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南山村的房子主要框架为砖混结构,平屋顶设计,外观方正简洁,外墙材料和颜色种类不多,主要是水洗石、马赛克和墙砖。在那个年代,居民建楼房是用于居住的,实用性比较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院子,围合感及私密性较强(图8),一般是2~4层的低层独院住宅,平面布置方正,各功能房间面积较大,但设计不算很合理,空间没有被充分利用。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楼房相比,这个时期的房子较大的变化是有了卫生间,并与厨房及其他功能用房连在一起。整套房子的各种功能空间齐全,设计有一定的进步。这些新房子多数建在新村,楼房外观方正、小巧、简洁。这个时期村民自建的房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阳台及窗户上没有设置防盗网,说明这一时期深圳的治安环境良好。独院住宅的私密性及安全性相对较好,是村民认为较理想的一种居住模式。但这种各自为营的居住模式使村民对楼房以外的属于大家共有的活动及使用空间的保护意识薄弱,村落渐渐发展成脏乱差、治安恶劣的环境,同时生活配套设施越来越跟不上,使得这种房子及居住模式没有发展空间。
4建筑风格变迁的主要原因
从古民宅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房再到其后八九十年代的独院住宅,村民不断往外扩张建房,原来的古民宅被保留下来。从旧村到新村,我们看到了各个时期的民居建筑,其建筑风格及样式随着经济、人口和环境的发展而发生很大变化。总的来说,建筑风格的变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4.1外环境因素
深圳属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城市,东面有大鹏湾,西面与珠江口相连,南面与香港接壤,北面靠近东莞和惠州。深圳原是一个小渔村,原住民主要有广府及客家两种类型。民居建筑风格主要受广府及客家文化的影响,但因深圳属沿海城市,所以民居建筑风格也会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在深圳现有的广府民居或客家围拢屋中,都夹杂有深圳本土文化和南洋、西洋文化,独具特色。广府文化在深圳主要集中体现在以南山区南头镇为中心的周边地带,包括南头、蛇口、西乡、福永、松岗等地。南山村位于南头镇的中南部,建筑风格固然是受广府文化及岭南建筑特色影响。
4.2建筑技术因素
建筑技术的发展使建筑结构及建筑形式发生变化。例如从砖木结构到砖混结构再到钢混结构,这些都是受到建筑技术发展的推动,而结构形式的改变使得建筑空间形式及建筑立面形式发生变化。
4.3经济条件因素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村民向往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村民从原来的旧村子逐步向外移,建筑新房子扩充村子的规模,或在附近的住宅小区买房,都反映出村民对居住模式,建筑功能及建筑样式的要求提高了。
4.4建筑区域风格因素
不同地区的建筑有不同的风格,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州的骑楼,梅州的客家围垅屋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圳原住民有广府人也有客家人,建筑风格固然是受到比较多广府及客家文化的影响。而地处沿海使得深圳在建筑设计方面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则是体现在建筑立面和各种装饰构件上。
5保留古村落及古建筑的意义及建议
自然村落建筑风格的变迁说明建筑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如果记忆没有了,那么这座城市的地方特色文化就没有了。在城中村改造时,多数人认为古建筑的功能、布局、结构等与现代人的生活格格不入,很难将其保留下来。事实上,传统的古村落及古建筑不见得非拆不可。笔者结合南山村的实际情况,对如何保留古村落及古建筑有以下看法
5.1置换或改变建筑功能
村落里的传统文化包括村民产生的生活及文化气息、传统民间信仰及风俗习惯等。如果保留古村落仅仅是保留古建筑,古村居住的全是出租客而非原住民,那么保留的只有历史文物而没有文化内涵。从真正意义上讲,要保留古村落是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内容,但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却相当大。保留传统文化意味着要让居民长久居住在古村落,那么,建筑的功能必须改变。首先,作为住宅须增加洗手间,分开厨房与客厅,安装各种水电、煤气设备。而其他建筑如祠堂,可以通过改变部分功能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其中。祠堂在过去作为族人祀祖及办理婚丧寿喜事的场所及族人商议事务的聚集地。随着社会发展,祠堂的功能已渐渐失去或者正在演变。迫于生活的压力,人们需要到一定的环境场所放松心情、舒缓压力,而某些祠堂已变成人们健身运动及娱乐的场所,即康乐中心。这样可以不破坏古建筑,而是通过置换或改变功能,让传统文化与历史建筑同时得到保留。
5.2改善环境,修缮古建筑
古村落总体环境风貌的改善也是吸引原居民居住在古村落的重要内容。如可由村委统一与村民签订协议,将村民物业作为历史建筑并由村委收购获得产权,然后统一规划、修缮,改善居住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水电、通信设备、卫生环境,完善道路设施及现代化的通信设备等,让村民得以继续居住并享有居住权,延续传统文化及生活气息。修缮古村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尽量保持古村落的原貌及特色。
古村落建筑风格变迁或建筑拆迁过程使很多本应保留的传统文化消失了。古村落是深圳稀有的建筑文化遗产,它见证了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大都市的变迁历程,是这座城市最为厚重的历史资源。虽然社会发生变化,居住模式发生变化,邻里关系发生变化,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置换或改变建筑的功能、改善居住环境,使古民居或历史建筑得以保留下来。